“反正你媳妇赚钱多,让她给你弟弟买婚房”,儿子:我已经离婚了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人生在世,追求“心理平衡”不仅是人之常情,而且是一种“规律”,不管有意无意,这种规律都会发挥作用。
面对婚姻时也是一样,谁都会追求“心理平衡”,如罗曼·罗兰所说:“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
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忽略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人跟人不一样,不同人对“供求”的理解不一样。
尤其是对待婚姻的时候,有的人对平衡的追求相对苛刻,要求对方的付出必须跟自己的付出对等,对自己才公平;有的人对平衡的追求相对宽松,觉得只要双方的付出差距不是太大就没事;还有的人自认为自己对平衡的理解很合理,自己没付出去却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对方付出很多却不给她回报,这就会让婚姻出问题。
就像朋友阿聪所说:“以前的我太自以为是了,有时候想想,如果我早一点认清这个问题,不那么自以为是,多为婚姻付出,多在乎前妻的感受,或许我们就不会离婚了。尤其是离婚后在于遇不到她那么好的人时,我总是会心生悔意。没办法,我这种人觉悟太低,注定不可能有我前妻活得好!”
02
东野圭吾《黎明之街》中的渡部和有美子这对夫妻,就存在“供求不平衡”的问题。虽然他们跟很多日式夫妻一样,男主外女主内,但有美子并非什么都没付出,她照顾好家里,一个人带孩子,还要照顾渡部工作之外的一切,虽然没赚钱,但她的付出不亚于渡部的付出。
渡部之后爱上别人,给自己找的理由是:跟妻子结婚以后牺牲了很多,觉得生活没有新鲜感了。他拿妻子跟婚外没有婚姻约束的女人做比较,当然会觉得妻子不如别的女人有活力,但这不能作为他否定妻子付出的借口。
有美子对他不满,是因为她不认为自己没付出,如果真讲牺牲的话,她所牺牲的东西比渡部要多,这就是很常见的婚姻问题:一方认为供求不平衡,导致对方也认为供求不平衡。
阿聪和前妻小彤之间的问题也是上述问题,具体形式跟渡部和有美子不太一样,虽然不是女主外男主内,但从赚钱角度来说,小彤赚得比较多。
小彤赚的钱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婆家的生活质量,这些都算是她为婚姻的付出。而且,她是一个对“供求平衡”要求很宽松的人,不要求阿聪像她一样赚钱多,只要对她好,别没事找事就行。
可惜,阿聪对“供求平衡”的理解跟她不一致,如他前面所说,他自以为是,认为如果自己不比小彤优秀的话,她条件那么好不可能嫁给自己,于是就以此认定自己已经为小彤付出很多了,觉得小彤即便赚钱多,也比不过他的付出,从而觉得自己对她提要求也不过分。
他提的要求是让小彤拿出更多钱帮衬婆家,婆家人得了好处之后,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结果就破坏了他们夫妻间的平衡。即便小彤的要求很宽松,但再宽松也是有限度的,婆婆要求她给婆家所有人买房,说“反正你赚钱多,应该让婆家人手一套房”,她当然不会同意,阿聪此时火上浇油,她选择离婚也很正常。
直到离婚以后的生活出现倾斜了,阿聪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了,他才意识到前妻有多重要,才认识到自己的付出远没有前妻多,才明白自己不该自以为是,不该不给她回报。
尤其是他母亲继续怂恿他说“反正你媳妇赚钱多,让她给你弟买婚房”的时候,他更是觉得自己对前妻亏欠太多,觉得如果早一点阻止自己家人算计前妻,或许婚姻还有一线生机。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就冲他母亲发脾气了:“我已经离婚了,我自己都没钱了,拿什么给我弟买婚房!”
03
从阿聪对之前那段婚姻的诉说来看,他不仅没有前妻心态好,而且没有前妻的眼界宽,注定没有前妻活得轻松。而这一切,都跟他所说的“自以为是”四个字有关。
“自以为是”的人,是活得“不切实际”的人,他们做人做事的时候习惯于无视现实,习惯于在幻想中推测是非对错,不懂得从现实角度出发做判断,这就会使得他们所秉承的很多东西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比如阿聪,他只是自认为自己比前妻优秀,自认为“她那么优秀的人愿意嫁给我,足以说明我比她优秀”,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这就使得他一直走在错的路上,等到错得离谱了,大错也就酿成了。
相比之下,小彤是个活得很现实的人,也正是因为她活得现实,所以她的眼界和心态才经得起现实的考验。对她这样的人来说,婚姻只是给自己的生活额外做的加法,如果婚姻有意义,她可以一直加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果没意义,就会果断丢掉。
本身她就心态好,眼界宽,所以对待婚姻的态度才会很果断。认识到婚姻没意义的时候,果断放弃婚姻,这反过来会让她的心态变得更好,眼界变得更宽,她之后再去规划人生的时候,肯定会慎重对待婚姻,无论如何,她都可以活得很轻松。
希望其他人也能像她一样拥有好心态和相对较宽的眼界,并且活得现实一点,能具备这些优势,你不需要依靠任何人就可以活得很轻松。以此为基础,你能很清楚地认识到你所面对的婚姻能让你更轻松,还是让你更累,从而就能在取舍方面做出很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