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宇:从复数谈起(上)

图1 周向宇院士

周向宇,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周院士主要从事多复变与复几何的研究,在多复变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扩充未来光管猜想与Sergeev猜想,与合作者解决了Demailly关于乘子理想层的强开性猜想。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陈省身数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嘉庚科学奖。

周院士从复数产生的历史谈起,阐述复数及复变函数的神奇作用,说明“虚数”不虚及数学的“无用之用”,兼及中国古代数学思想。

本文由周向宇院士12月16日于北航沙河校区所作报告整理而成(部分内容),数学经纬网授权发布。

1、复数产生的历史背景

今天的题目是“从复数谈起”,这个题目是模仿我导师陆启铿先生的老师华罗庚先生。华罗庚先生写过很多科普著作,标题是“从……谈起”,比如《从杨辉三角谈起》、《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从孙子的“神机妙算”谈起》等。

我们要讨论数学的内容,应该要从历史的分析开始,在考虑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时,要注意它的来龙去脉。复变函数有几个关键词: 复数, 变量, 函数。先从复数的引进谈起。

提到复数,自然会想到x^2+1=0,但并不是直接因为这个方程的求根问题而马上引入了复数。引入复数的真正源头是从三次方程的根式求解开始。主要的两位数学家是丰坦纳(Fontana)和卡尔达诺(Cardano)。丰坦纳是这位数学家的姓,但现在很多人叫他Tartaglia(塔尔塔利亚,意为口吃者),因为丰坦纳小时候脸部受伤,之后就留下了后遗症——口吃。丰坦纳不在意这个称呼。数学家卡尔达诺央求丰坦纳得到了关于求解方法的一首隐晦的诗,并于1545年发表在自己的著作《Ars Magna》(大术)中。关于两人的故事可以讲很长,这里不多谈。

图2 卡尔达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先求解如下三次方程:

习知:

接着观察例子:x^3=15x+4,显然x=4是这个方程的根。可当把p=15,q=4代入,平方根号里面是个负数。这个问题给数学家带来了困惑,促使他们来考虑负数的开平方问题,由此开始研究虚数、引入复数。

Tartaglia-Cardano公式解决了三次方程的求根问题,而Bombelli在1572年写就了《代数学》,通过引入复数及其代数运算,解释如何用Tartaglia-Cardano公式得到上述情形的解。因此,我们说复数的发现者是Cardano,复数的引入者是Bombelli。

另外,中国数学家在高次方程的数值求解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隋朝时期有大量的工程,像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中自然就产生了三次方程。后来,唐朝王孝通撰写《缉古算经》,给出三次方程的数值求解,可以满足实用需求;北宋贾宪发现“增乘开方法”,贾宪三角可以做到一些高次方程的数值解;南宋秦九韶完成《数书九章》,发现“正负开方法”,给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此即19世纪的Horner方法。秦九韶还给出了一般的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比高斯早五百五十余年,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2、虚数的争议

虚数产生之后,在数学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其中主要分成三派。一派认为虚数是有的,比如沃利斯,他试图用几何方法解释虚数。沃利斯是杰出的数学家,是微积分的先驱者之一。另一派是不承认或反对虚数的,以数学家笛卡尔为代表,他引进了法语imaginaire,认为虚数是想象的、虚构的。其他代表人物有牛顿和引进对数的数学家纳皮尔(Napier)。第三派是莱布尼茨的模棱两可派。莱布尼兹在1702年曾说:复数“犹如存在和不存在的两栖物”。

进入18世纪,棣莫弗在1730年提出了棣莫弗公式

欧拉在1748年提出了欧拉公式

都应用了虚数。欧拉公式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公式,它把原来不可能有联系的指数和三角函数通过虚数联系起来了。现在常用的i是欧拉引进的,是单词imaginaire(imaginary)的首字母。虚数开始展现重要作用,最终到高斯奠定了虚数在数学中的地位。“复数”一词就是高斯引入的。自高斯以后,没有再争议虚数到底存不存在。

图3 高斯

3、复数的解释

前面提到复数的产生存在很多争议,那复数在现实中怎么可视化呢?最早发现这个关系是数学家韦塞尔,他从平面上的一个点,给了复数几何和向量的解释,使得复数能用XY平面可视化。后来高斯在1831年也提出这样的平面表示法,阿尔冈稍早也有类似发现。所以现在有的数学家把复数平面叫作阿尔冈图表(Argand diagram),而有的数学家叫高斯平面,我们现在叫复平面。复数有大小和方向,与力、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特征相符,可直接应用于电气工程,以描述交变正弦电流和电压。复数还和矩阵有个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保持了代数运算。

图4

4、复数的结构

复数集有丰富的结构。这个在现代数学里面很重要,它反映了现代数学的结构思想。复数有代数结构,如群、环、域、线性空间的结构。加减乘除和实数域一样,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不同的地方是,复数可以进行开方运算,这是比较重要的。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四元数、八元数等等。但是四元数的乘法不再有交换律;八元数更是连结合律都没有了。

实数域有一个重要的结构:序结构,可以比较大小。对于复数,虽然你可以给它一个序,但是这个序一定不会和代数结构相容,就是与域结构不相容。所谓与域结构相容(即有序域)就是说,对于序a<b,两边都乘以一个正数,仍然保持这个序。实数域是有序域。而对于i,如果i大于0,两边都乘上i,就得到i的平方大于0,i的平方显然是-1,-1大于0,矛盾;同样如果i<0,两边都乘上-i,也可以推出矛盾。所以复数上的序不可能和域结构相容,即复数域不是有序域。

复数域与实数域维数也不同,一个是1维,一个是2维。对于实轴,就像一个人走直线,在前面挖了一个点,没法绕过去。如果是在平面走,你可以绕过去。还有复数具有共轭结构。复数集有丰富的代数、几何、拓扑、分析结构以及复合结构,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具有复合结构的复流形及复李群,后者是现代数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5、复数的奇妙

复数有很多奇妙的用处。高斯引进复整数来解决二平方和问题:哪些正整数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和,有多少表示方法?因为一个整数写成a^2+b^2,那就等于a+bi乘上a-bi,所以他引进复整数,然后他证明这种数跟整数有类似的性质: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分解成素数的乘积。利用这样一个基本的虚数关系就把二平方和问题完全解决了。

库默尔引入分圆域(有理数域添加单位根这样的虚数而生成的数域)研究费马大定理,是代数数论的一个源头。上世纪90年代解决费马大定理,要用到模形式、椭圆曲线,这也是离不开复数的。这个猜想看上去是和复数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到最后解决它离不开复数。

图5 陈省身

陈省身先生说过,复数的引进是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第一届菲尔兹奖获得者阿尔福斯也说,对函数做圆满的分析,通常需要考虑它们在复数域上的性质,因为复数域是一个代数闭域。阿达玛说,实数域中两个真理之间最短的路径是通过复数域。3次方程求根在实数域上求不出,绕到虚数上自然就能求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0)

相关推荐

  • 对称之四:对称与对偶

    就在西方学者在现实世界探索精度型科学时,古中国之学者却致力于虚实结合而偏向于虚拟世界.古中国人传承"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之哲学观点,因此认为对偶之阴阳二象具有互补性.阴阳二象本身是 ...

  • 数术与数学

    数学史上,一般将以算术.代数与直观几何为基本内容之算法体系,称为东方式数学,可称为数术:而将希腊式.以论证为主的逻辑演绎体系之数学,称为西方式数学,后世数学基于此而形成.西方式数学由于经常脱离实际,因 ...

  • 周向宇:从复数谈起(下)

    图1 周向宇院士 周向宇,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周院士主要从事多复变与复几何的研究,在多复变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扩充未来光 ...

  • 周家旗丨南乡子·谈花木兰女将上战场

    南乡子·谈花木兰女将上战场 作者:周家旗 我愿一心诚,军士要招男儿兵,父老弟小谁去征?心痛,愿把旗帜血染红 ! 非我是男将 ,身上全是好武功,不杀敌人不见皇.杀敌 ,回家看父复女装 . 文/周家旗 编 ...

  • 台湾四大针灸学派之一,倪海厦的师傅周左宇谈中医传承的不易

    台湾四大针灸学派之一,倪海厦的师傅周左宇谈中医传承的不易

  • 历史教学|精选试题•闫宇凤|中外纲要(上):周测训练题答案解析

    蓝字 中外纲要上册第1-24课历史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闫宇凤 1~5BDCCB    6~10 DDCBA    11~15BDDBD    16~20BBCBB   21~25AA ...

  • 周仲瑛名中医谈肺系病证辨治总结 (转载学习)

    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 ...

  •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上)

    读胡谦盈<三代都址考古纪实>                                                                 马崧良子新购一册<三代都 ...

  • 治痛药对琐谈(上)

        中医理论与实践     治痛药对琐谈(上) 作者 孙龙川 疼痛一症,可见于临床各科及多种疾病.病因不一,治法各异,倘能结合选用治痛药对,往往可增强疗效.今略举数对,以示梗概. 一.羌活.独活治 ...

  • 浅谈陶瓷器上“系”的来源和特点

    现在的瓷器,用"系"的难以看见.为什么少用"系",原因很简单:如今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把盛装在陶瓷器皿中的酒水.食品.杂物等吊挂起来或提移于他处.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 ...

  • 浅谈古瓷上的假土沁识别方法

    土沁之痕是器物入土受浸所致.土沁可分两大类:一是器表之沁,二是釉内釉下直入胎骨的沁.土沁之痕与自然界中的多色泽酸.碱.盐等土质相关.原则上宋以前一元配的器物较二元配的器物受沁严重.当然也与存放环境的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