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8条)

从头学中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8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本条重点是讲“汗出不彻”的可能后果。一共可以分为三段,就分别论述了“汗出不彻”的三种后果。

第一段是“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续自微汗出,不恶寒。”“二阳并病”就是太阳病未解,传入阳明,形成太阳阳明同病的局面。

为什么会发展到“二阳并病”呢?这是因为初得太阳病的时候,医者给病人发汗,但是汗没有出透,邪气反而因之化热,传入阳明。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太阳病可以完全转入阳明,形成阳明病,于是表现为“微汗出,不恶寒”。

第二种情况是“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如果病情发展到二阳合病之后,太阳病并没有完全转入阳明,这就是所谓的“太阳病证不罢”。既然有表证,就要先解表,所以不可以用下法,用了就错了。此时应当用汗法。但是二阳并病,邪入阳明,已经化热,必伤津液,不可再用一般的汗法更伤津液,而应该用小汗法,例如第23、25条的麻桂合方。“设”,就是假设。假设这个病人的面色一直发红,这是“阳气怫郁在表”的表现,应当用小汗方宣散阳气,即所谓的“解之熏之”。

第三种情况是“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发汗不彻,不足言”就是说发汗不透,服药后出的汗非常少,不足以言表。发汗不彻,所以表邪未尽,仍然闭郁卫表,卫表之阳气闭郁而不能发越。这是当用汗法,没有正确使用汗法的缘故。因为阳气怫郁于卫表,郁而化热,热邪扰动心神,故而“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是描述病人因阳气怫郁而出现的莫可名状的不适感,一会儿在腹部,一会儿又到四肢上去了。这是阳气怫郁未解,气郁之处时有变动,或在彼处,或在此处引起来的。表郁不解,则肺气失宣,所以“短气但坐”。之所以有的这些症状,都是由“汗出不彻”所引起来的,再用发汗的方法,使表郁之邪气随汗而出,则病可解。

引起躁烦、莫可名状的周身不适,“短气但坐”的病因很多,如何判断是由“汗出不彻”引起来的呢?“脉涩”可以做为一个重要依据。表阳闭郁,营卫不畅,故而可以表现为脉来涩滞。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4、45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6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7条)

字帖获取请点击:

伤寒论字帖

现已更新至45条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最近没顾上更新,今天写一下. 我看了一下上一篇是写到了伤寒兼证.今天继续表郁轻证.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第48条

    第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7条

    0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解伤寒论>:"阳为热,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1条

    011,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解伤寒论>:"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22条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解伤寒论>:"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条第5条

    0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70条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伤寒论>:"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6条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67条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伤寒论>:"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发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8条

    0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本条主要讲述阴阳自和是一切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9条

    0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本条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