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影像之外的语言吗? | 莫非【影像的诠释4】(附音频)
视觉影像,在生活的环境中随处可见。这些视觉传达,对你会有什么影响吗?什么是影像诠释的关键?邀请您跟随莫非老师的分享,认知影像带给我们的另一个空间。
作者:莫非 | 主播:玲羽
后期制作:Lulu
虽然影像的解读,似乎是一目了然的事。但是,有几个因素会影响我们对影像的诠释。而且,这些因素全是影像之外的影像语言。若不掌握,对影像的诠释会有所偏差。
影像之外的语言有那些呢?展示的方式,文化、历史和社会脉络,以及观看者的诠释。
影像的展示方式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影像呈现的方式和载体,常会影响我们对影像的价值看法和期待。
比如说一个影像出现在客厅,还是电影院,或者在现代画廊中,是否会诱发出不同的观看方式呢?
这三种场所各有不同的技术和构成性,带出不同的欣赏氛围和感染。比如说画廊里,就不会卖爆米花,也不准带食物进入。我们会比较庄重宁静地欣赏。
人们在网上看电视剧,也不太会带有沉思或心怀敬意欣赏的心情去追剧。观看者在这三地和影像产生的联系方式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同样地,一张照片出现在广告或电影中,和出现在报纸或新闻影片里,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信任度。很多是因为广告和电影是虚构的叙事影像,产生的时间不是真实事件所发生的现场时间,而且是经过设计再拍摄制成,很难被视为实证的证据。
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和被摆放的位置更有关系。比如说一幅画放在教堂,还是皇宫、或是博物馆,会引发不同的联想。如果一幅耶稣雕刻或画像,被陈列在一栋教堂的建筑中时,就会引人默想和祷告。但若放在博物馆中呢?就只会被单纯地当作艺术品来欣赏。
我们家曾去意大利旅游。当然也特别去翡冷翠城(florence)看大卫的雕像。但是同一家博物馆中还陈列着众多不同画家、不同画风的十字架画像,诠释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或者被放下来的各种景象。
夹在游客内观赏时,我只注意到一个个画家的风格和诠释。但看了一阵子之后,就开始产生审美疲劳,因为不同时代的作品实在太多了!最缺少的,就是神圣默想的情思。也可说众多画作已剥夺了一幅画或一个雕刻,可以带给我的宗教情感撞击力。
所以观看影像,展示所在会促成影像的部分诠释。在国王大殿,还是好莱坞片场;在前卫艺廊,还是客厅,甚至街头,不同展示地点各有其游戏规则,规范着特定的观者该怎么看和怎么反应?
至于手机拍摄的照片和摄影,很容易就可被上传至网络,提供给数以百万的观众观看。在不同的载体上播放,定会赋予影像不同的意义和解读。
文化、历史和社会脉络
文化中有些主题从古到今都会一再地重复出现。比如说“母与子”的主题,从圣母圣子像,渐渐发展成单纯的“母与子”,从中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像意大利画家拉斐尔(Raphael)画的《圣母子》,和荷兰画家尤斯·范·克里夫(Joos van Cleve)画的《圣母和圣婴》,两幅画的画风不但呈现出不同的国家背景,也展示16世纪妇女或欧洲的文化背景。
拉斐尔(Raphael)绘
尤斯·范·克里夫(Joos van Cleve)绘
桃乐莎·兰格(Dorothea Lange)绘
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妇女体态比较丰满。拉斐尔的圣母图出现在意大利地景前面,范·克里夫的圣母后方则是荷兰的远景。两幅画的文化、地理和历史特殊性很明显。
再看1930年代,桃乐莎·兰格(Dorothea Lange)在加州移民潮时拍的一幅《移民母亲》(Migrant Mother),。这张照片成为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典型代表作。照片中的母亲和圣母图截然不同,没有了16世纪画中母亲光洁纯真的超然,反而是一脸风霜,满眼沧桑。眼神透露出绝望,也有坚毅。
三位母亲看出去的方向也不一样。前面两位看的都是近处,现在所在之处。但移民母亲看出去的却是远方,是未来──她和孩子的未来。这里面多少带着忧心和绝望。缺少了早期母与子画像中的安宁和平静。
这几幅画的意义,很多通过观看者对影像的背景和该段历史时空的认知来总结。解读影像需要掌握时代背景,还有在同样主题中,过去和现在周遭的影像间有什么关联。
观看者如何赋予影像意义?
所有创作者都有其原本创作的意义,希望观看者可以接收到。因此广告人会研究观众,电影制片者会创造影像让观众以特定的方式来解读。建筑师设计房子,也会企图让民众以他设计的方式,投入使用所建的空间。
然而,创作者的意图,却不见得是观看者会得到的意义。
因为观看者有着自己观看的经验和联想背景,这基本上便超越了创作者的想象。很多时候,观看者的角度还可能会偏离创作者原先的意图。比如说创作者在创作时,是在一个环境,以自己创作的影像为主体来创作。但是这影像陈列在哪里,旁边有些什么陈设,却会给观看者带来不同的观看经验。
画家创作一幅画,单单只专注在这幅画上,但是观画者却可能是在一个画廊中,在充斥很多画的地方看到这一幅画。或者一个广告在纽约时代广场众多缤纷闪烁的广告中出现。行路匆匆的人走过,匆匆一瞥,抓到什么影像语言很难说。或者当把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时,马上就和其他影片并列连结。观众看这一个视频时,是否会受到旁列的其他视频影响,也很难说。
观看者的角度,会受影像陈列在哪个渠道影响。五花八门的渠道,绝对会影响影像呈现的意义会被怎样诠释。
这就是视觉文化学者尼可拉斯.米左弗(Nicholas Mirzoeff)所提出的“视觉互涉性”(Intervisuality)。不同视觉模式的交互影响,是视觉文化的关键面向之一。因此,任何观看经验都可能和不同的媒体形式、基础设施和意义网络,以及互文性的意义(intertextual meanings)融为一体。
此外,创作者也无法掌握所有观看者的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原本设计的观看效果,不见得会达到期望。
比如说电影《铁达尼号》,很多年轻观众看了7次、10次,每次看每次哭,还听说过有人看到别的观众没哭,很生气地站起来问:“你为什么不哭?”
但我看这部电影就哭不出来,也不欣赏那位男主角。因为那时我已入中年,这种不靠谱的艺术家想要带我飞?想都不要想,完全认同不了。
所以观看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背景和生活经验,创造出另外一种影像的解读。也许和创作者的原意截然不同,但却一样地重要!
影响影像的诠释牵涉到三点:
1.影像作品的创造
2.影像的展示方式
3.观看者带入的诠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