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县丹东街道下余村
余姓和中国众多的姓氏一样,其远祖都可追溯到炎帝、黄帝,所以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轩辕氏称帝在公元前2697年,和其后裔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及帝挚合称为五帝。帝挚之后的列朝有唐、虞、夏、商、周。从黄帝至周武王灭商纣建西周,其间有1563年的漫长历史。周武王姓姬名发,在位19年卒,由周成王姬诵即帝位。武王的另一个儿子名叔虞,被成王封于唐(山西翼城),叔虞的儿子姬燮再封于晋,为晋候。姬燮的裔孙晋哀公生子名由余,在西戎入侵战乱时,曾避难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被挽留在秦国任辅政大臣。由余替秦穆公出谋划策,兴国强兵后,于周襄王28年(公元前624)灭了西戎12国。使秦国成就为西方的盟主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宏大事业,由余的功绩为最大。由余去世后,其子孙就以余为姓,以显示自己是名贤的后代,也是为了纪念先祖由余公的功德。
余姓的由来另有三说:①据余氏家谱记载。春秋时,齐国有以“余丘”为复姓的姓氏,后简化为“余”姓;②中国台湾台北余姓宗亲藏有手抄的族谱,谱中记述:余姓出自大禹之后。有二支,一支是禹三子名空,封为余度王,其后代就以余为姓。③另一支是禹二子仲康的庶子少康被封为越王。少康的庶子无余也封为越王,无余的后裔就以余为姓。
综合以上所说,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余姓的姓氏是把始祖名字中的 “余” 字作为姓的。
2007年,江西省铅山县港东乡余源村余英忠先生寄给丹东街道河东余氏族亲一本书名为《中国余氏世系考》的资料文献,述涉余氏始祖的来历,是夏禹之裔苗,少康之三世子“罕”。这和上述③说“少康的的庶子无余也封为越王,无余的后裔就以余为姓”的论点相同。无余(即“罕”)被封越王是在公元前2061年。依此说推算,余姓产生迄今已有4068年的历史了。2007年在《百家姓》的姓氏排名中余姓居41位。
追溯历史,大禹曾治水于会稽,由余的后裔也曾到过古越,无余被封为越王,所以浙江有余姓蕃衍,溯源久远,而且分派很多。唐、宋之期浙东的余姚地区,余氏即为望族。余姚的县名中就含有“余”字。综合现有资料考证,余姚市桐下湖是余氏分派到慈溪、鄞州,奉化、象山各县孙枝的宗基之地。
余姓分派象山最早一支宗脉是丹东街道河东村的余氏宗族,其始祖乾祚公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从奉化市西坞镇白杜的余家埠迁象,迄今641年,已蕃衍了十九代。乾祚的兄弟则分迁鄞州市余家坝。清初顺治年间,余家坝的余氏裔孙伏初公迁入丹东街道上余村,成为该村余姓的始祖。
清初时期另有一支余姓孙枝直接从桐下湖迁入丹东街道河西村发祥。相隔百来年后的乾隆初期,余文公从河西迁出,来到海塘下余发迹落户,成为下余村余姓的始祖。
2004年4月,鄞州区余隘村余君方先生邀请丹东街道河东村余氏族人赴奉化白杜、鄞州余家坝、余隘村与余氏宗亲相聚,晋谒了余氏先祖贤者余天锡、余有丁的墓道,了解到余氏先辈们曾是朝庭的显宦功臣。
2007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初一)是慈溪市桥头镇车头村余氏大族宗祠重修峻工典礼之日,举行盛大的敬祖尊宗开光仪式。河东余氏族人一行七人应邀赴会,受到车头余姓宗亲的热情接待。瞻观了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35年,现经再次修葺焕然一新的车头余氏宗祠。见到了珍藏多年的古老宗谱,方知车头、白杜、余家坝、余隘以及迁居在象山的河东、河西、上余、下余、泗洲头、三角埭、南庄、珠溪等村的余姓族人都同出一脉,宗基都在余姚桐下湖。车头的余姓是宁波市内最大的余姓宗族,其先祖幸十一公,在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从桐下湖迁籍。迁来时,只有兄弟四人,至今已繁衍了二十七代,成为拥有三千多户,一万余口的大族。现在大都是第二十六、二十七代行辈的裔孙。
依据前述宗源情况,宁波市政区内的各市、县(区)的余氏族人的行辈排字应该是统一的(少数地方除外,如象山峰北余姓是从淳安迁籍)。自从余氏分派到各县后,由于异地分散居住,或世事变迁等原因,到了近代,各地或各村的余氏世系排行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目前,有的地方,子女名讳,不按排行约束,自行取唤,所以差异就更大了。
丹东街道河东村余氏宗谱已于2004年重新续订,续订后的宗谱,沿袭旧谱纪录,重申确定河东余姓世系排行次第为:“乾德怀应大,舒道日宏继,兆隆宗家绪,明新亦世昌,其之奚先达,端克耀祖功。”以始祖乾祚的字第排在首位。
编者走访河东族余氏宗谱重修的主持人余增法先生,了解到增法先生是“绪”字行第,是河东余姓中的最长辈,其下子孙是“明”、“新”辈,现已发祥到“亦”、“世”之辈。
编者又走访上余余氏族人长辈,得悉以余绪生(如生)兄弟三人辈分为最大。上余余氏族谱保存完好,由85岁高龄的余明厚先生珍藏。房长余明初也已85岁,其子、孙的字第是“新”、“亦”辈。
之后,编者再访河西村余姓族人,该村诸姓中余姓人口占一半以上,以“明”字为最长辈。有明宏、明来(松来)、明显三兄弟在世。明宏现年75岁,其父是“绪”字辈,其子、孙是“新”、“亦”辈。
通过三次走访调查,了解到河东、河西、上余三村的余氏族人,虽然始祖分别从白杜、桐下湖、余家坝迁来,但其世系排行字第仍然统一相同,证明三村余姓都同出一脉。
但下余的余氏排行却和上述三村不尽相同了。究其原因,必有其来龙去脉。编者为搞清情况,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
下余村余姓自乾隆初迁籍发祥蕃衍,到1956年“八·一”台灾前全村已有余姓126户,人丁550口。逞逛肆虐的“八·一”台风洪潮,虽吞没夺去余氏族丁344人。但在重建家园经历53年后,2009年下余村余姓仍有200余户,近600人,比灾前还要多。编者查阅户籍资料又通过与余氏族人日常接触交谈,了解到目前余姓以“善”字辈为最长,族长余善唐先生,现年91岁。其上的父辈是“作”字,都已谢世。其下的子、孙、曾孙、玄孙代分别是“述”、“光”、“宗”、“祖”、“仁”字各辈分。按照下余村余姓的现行行辈字第与河东族谱的排行字第相对照,无一字相同。由此看来,下余村余氏与河东等三村的余姓似乎不属同宗没有渊源的了,这就要和前述“宁波市政区范围内各市、县(区)的余姓,同源一脉”的观点相左了!编者决心要找出历史线索和事实证据,来阐明下余余姓和河东等三姓余姓是同源一脉的结论。
编者与下余余氏族人一起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和实地察访,从四座现存的下余余氏先祖坟墓的墓主姓名中,发现余氏始祖三代的行辈字第与河东族谱排行吻合,才搞清了真相,印证四村余姓同出一脉。下面所述的是调研过程。
2007年8月7日上午,编者偕同下余村老年协会负责人余光田、余光律一起,到下余门前涂一带考察故海塘老碶闸的遗址,在接近老塘岸黄金蓬地段发现了一座余氏先祖的坟墓。该墓被多株高大茂盛的乔木所遮蔽,远看犹如一处茂密的树林,过路者不留意是看不到墓之外形的。墓的座向,背东南,朝西北。蛇蟠石横墓碑,长可2米,高约0.8米,厚0.15米。上覆平石板亦较宽厚,墓碑两旁附立石栏柱,雕刻花纹。墓碑、覆石板、石栏柱组成前护墓栏栅,构筑紧密,保存完好,无被盗掘的迹象。因墓周均被荆棘所蔽,不能见到墓背的形状。经扒开了坟前树枝杈,钻入走近墓前。用桶拎来清水洗去附在墓碑上的泥污,又从桔场借来蓄电灯照明,才看清了墓碑上的刻字。墓碑正文自右至左二字一行排列,共八行楷书:“寿乾余公继闵大人故妣蒋氏孺人之域”。立碑记年直书一行:“嘉庆十九年二月。”立碑人:“曰孝子余兆□□□。”(注“□”是字剥蚀的记号)
8月19日中午,编者与余光律老人去察看位于西墙弄地界以南百米田畈中的另一座余姓古墓。此墓较为高大,基本完好。墓基高出平地有0.5米,横墓碑刻“皇清故考余公兆庆大人故妣谢氏妣吴氏孺人之寿域”的碑文,但立墓年份与立碑人的姓名字迹都已剥蚀。唯有立碑人(儿辈)的排行一只“起”字,尚可端详辨认。
8月22日上午,编者邀请河东余氏族长辈余增法先生,由余光律老人引领,同往赤坎游仙寨公墓区,在中部的最高一级墓层找到了一座余氏先祖的移建墓。该墓顶部及四周均用现代建筑材料构筑,但墓碑、护栏、石柱、墓坑覆石板等都是原物,棕红色蛇蟠石构件均完好无损。特别是横墓碑的刻字,字迹端正清楚。墓碑正文楷书:“皇清故考余公继美大人妣史氏安人之域”。立碑年份:“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月”。立碑人:“孤哀子余兆铭、兆吉、兆行、兆庆率孙起源、起泰、起伦、起祥、起常、起盛、起泉、起龙同泣血拜立”。墓碑两旁有墓联柱,柱头各雕坐狮。墓联:“樁萱相维□□□,儿孙世代拜蒸嘗”。两墓联柱边各镶接等高的护墓石栏,饰雕如意花纹,右方刻“福”字,左方刻“禄”字。
据下余村余氏族人介绍,这座余氏祖先墓,原建在松兰山旅游区大东岙柏树脚地段。2001年因建造黄金海岸大酒店征地时,被迁移于此。(注:黄金海岸大酒店所在地和东沙头海滨浴场地段都属下余村所有。)
按此墓现存石构件外表状况,与下余村黄金蓬那座继闵公墓相比较,此墓:①立墓早(6年);②格局高;③立碑人多。此墓的立碑人(孤哀子)中有“兆庆”的名讳,和下余村西墙弄南墓的墓主之名相同,并且可看出兆庆是继美的第四子。继美的孙辈是“起”字,和兆庆墓墓碑立碑人(儿辈)残留的一只“起”字相符。
这二座余氏祖先墓的墓主继美公、兆庆公都是下余西墙弄余氏房族系的先祖。而位于老塘岸黄金蓬的那座古墓墓主继闵公,则是东墙弄余氏房族系的先祖。所以直到现在,每年的清明节,东西墙弄余氏房族系要各按自家上代的祖宗坟墓,分别进行祭扫。即西墙弄的族系祭扫继美公墓,东墙弄的族系祭扫继闵公墓。
在座谈会上,善毛、仁龙、光田、光律、宗连、宗珠等余氏各辈族人又一致认为,另有一座余氏古墓的墓主人才是下余村东、西墙弄余氏各房族系的公认总太公(注:“总太公”即始祖)。编者闻讯随即往访。
这座总太公墓位于黄金蓬继闵墓的偏东南约百米处,已被杂树野棘所覆蔽。无墓碑和墓墙,整座坟墓的轮廓已难分辨。据陪同人说,旧时,墓前有一棵高大的百鸟不立刺树。今观之,替代的是两株高大的苦楝树。墓周边,地域空旷,据说曾是余姓族人亡故者棺木暂时停厝之处,也曾是夭折弃婴的乱葬场。
有以上四座余氏古墓的存在,足可印证民国《象山县志》、《象山县地名志》记载的下余余姓是清乾隆间自河西迁来的论断。从继美、继闵二墓分别建立在嘉庆十三年、十九年来推断,如果始祖确是总太公墓墓主的话,则始祖来籍下余的年限还要提前,应在雍正或康熙晚期之时。
再从继美、继闵墓的墓主人与立墓碑人的排行来看,两座墓主的行辈都是“继”字,立墓碑人,子辈是“兆”字、孙辈是“起”字。这“继”、“兆”二个行辈与河东余氏族谱中的“继”、“兆”字第相同。如果总太公是继美、继闵的父亲,则行辈应为“宏”字,按此推理,从族谱行辈概念来说,《象山县志·氏族表》记载的下余余氏始祖余文应作“余宏文”。既然下余余氏的“宏”、“继”、“兆”三代先祖的行辈字第都和河东族谱相符,为何从“起”字辈开始的排行却又都不同了呢?要解答这个问题,编者又去请教知情者。
编者拜访《“八一”台灾受损情况回忆统计表》的制表人“述”字辈老人余谒良先生,得悉谒良先生的父亲余宝林是“善”字行辈,曾是建国前海塘龙王庙的最后一任柱首,也是下余余氏族谱的藏谱人。余谒良先生年轻时常要翻阅余氏宗谱。从宗谱的记载中知道下余的余氏宗祠始建于乾隆25年岁次庚辰(1759)。又见到宗谱中定下的下余余氏宗族世系排行字第是:“文仲国孟,尚受元乐,起作善述,光宗祖仁,清望志孙”共二十字。这二十字世系排行字第与现任下余村党支部书记余宗珠抄留的排行字第字样相对照全部符合。(注:该余氏世系排行字第是原下余余氏族长余善怀留传给余述富,再转交给余宗珠的。)
以这个世系字第来分析,下余村余氏自始祖宏文公迁入后,经三代繁衍,余姓已有相当多的人丁,才有可能在乾隆25年创建宗祠。在创祠的同时,也极有可能新定本宗的世系排行字第,一改河东族的行辈字第。新定的下余余氏族排行字第从“起”字辈开始应用,“起”字辈以前的列祖先宗,原有名字,另行上推追认。新世系排行延续至今,已到“祖”、“仁”之辈。这就是下余余姓现行的行辈字第与河东等三村余姓的传统字第截然不同的奥秘所在。
再从下余余氏宗祠创建在乾隆25年的史事来推理,前面提到的论述“下余始祖来籍本地的时期应当在乾隆初或更前的雍正甚或上推康熙晚期”的论断是有历史事实为依据的。
河东、河西、上余、下余四村均曾建有规模较大的余氏宗祠,其创建年份不尽相同,惜都于1956年遭“八一”台风洪潮所毁。下余余氏宗祠的遗址尚在,位于贤昌江老碶闸西首,祠堂河以北,袁家东侧,占地一亩多。原宗祠大门前即是赤坎、寨里通往下余龙王庙、新碶头的大路,乃是下余古村落的中心地段部位
一、余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