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治疗风湿热痹 云南吴生元

竹叶石膏汤治疗风湿热痹

痹证的病因病机尤为复杂,就其医理始于《内经》。后世医家又相继有补充和发挥。但痹证虽为风、寒、湿、热及血脉痹阻等成因,但据个人看法,仍属虚中夹实为多。痹证有热,亦应从本虚之处着眼,采用竹叶石膏汤为基本方治疗风湿热痹证,乃取仲景《伤寒论》差后劳复病篇:“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原方为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半升。主治外感病后虚热不解之证。现用于风湿热痹,在此方基础上适当加入祛风除湿、活络止痛药味,取得一定临床效果。因为痹证是慢性迁延之证,多以正气虚羸、气血不足为本,故不论寒热,均有正虚的表现。若属有热,则以本方治之;若属有寒,则以桂枝加附子汤或黄芪防己汤为基本方分别施治,这也是经方的临床变通用法,故遣方用药应本着“方药是死的,理法是活的”这一原则,才不至刻舟求剑,胶柱鼓瑟。

(0)

相关推荐

  • 人参竹叶石膏汤

    人参竹叶石膏汤 处方人参1.5克 石膏30克 麦冬30克 竹叶300片 知母9克 甘草3克 糯米10克 功能主治治阳明火盛发狂,腹满不能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 摘录<辨证 ...

  • 竹叶石膏汤的方证表达

    竹叶石膏汤的方证表达 (1)竹叶.石膏证:烦躁.烦热.夜汗.低热. (2)半夏证:干咳.气喘.干呕.呃逆. (3)麦冬.人参.粳米.甘草证:其人消瘦羸弱,骨瘦如柴,形削骨立:口渴,大便干结,舌嫩红少苔 ...

  • 方剂学清气分热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白虎汤 <伤寒论>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组成] 石膏碎,一斤(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炙,二两(6g) 粳米六合(9g)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 ...

  • 沙参麦冬石斛汤治疗消渴 云南吴生元

    沙参麦冬石斛汤治疗消渴 消渴病在<内经>已有论述,称其为"消瘅".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明确消渴病名并出方治之后,历代均有进一步认识和治疗方面的补充发展,但 ...

  • 玉屏风桂枝汤治疗湿毒流注 云南吴生元

    玉屏风桂枝汤治疗湿毒流注 湿毒流注,中医又有"瓜藤缠""核丹""梅核火丹"等之称,相当于西医学结节红斑,属风湿类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其发病原 ...

  • 归脾汤 云南吴生元

    归脾汤源于<济生方>,云:"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由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g,人参.木香各15g,甘草(炙)7. ...

  • 小柴胡汤 云南吴生元

    小柴胡汤由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三枚组成.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 ...

  • 温经汤 云南吴生元

    下元亏损,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其主要病机.在临床实践中,遵<金匮>之法,灵活应用,凡符合上述病机者,均可投以温经汤治之. 临证应用仲景方治病,颇有心得.对温经汤方运用娴熟,信手拈来,临床治 ...

  • 吴生元治疗胃脘痛210例经验总结

    吴生元教授在近40年的临床生涯中,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跟师临床收集到的.资料较完整的210例胃脘痛诊治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210例均为我院1997年4 ...

  • 【名医医话】吴生元:阳虚发热的辩证治疗

    阳  虚  发  热 阳虚发热属内伤发热范围,内伤发热是以劳倦.饮食.情志.瘀血.湿热等因素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病机的发热,为许多慢性病过程中的症状之一.在慢性病程中,由于正气衰退,常 ...

  • 【吴生元:阳虚发热的辩证治疗】

    阳  虚  发  热 阳虚发热属内伤发热范围,内伤发热是以劳倦.饮食.情志.瘀血.湿热等因素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病机的发热,为许多慢性病过程中的症状之一.在慢性病程中,由于正气衰退,常 ...

  • 娄多峰三方治疗各种痹症(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瘀血痹证)

    娄多峰教授,汉族,1929年3月生于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当地贤儒名医祖父娄宗海习歧黄,精通三土文,尽得真传.现任河南中医学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河南中医学院‧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