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的红颜女星,停留在历史老照片里的美
胡蝶,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16岁时考入我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1933年时曾被当时上海《明星日报》评选的“电影皇后”,一生拍过70余部影片,慈母、娼妓、阔小姐、劳动妇女等多种角色都饰演过,曾获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二十三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和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缘》都参演过。
蝴蝶。
阮玲玉,原名阮凤根,外表端庄大方,清丽脱俗,共出演过20余部影片,生活和婚姻都比较坎坷,25岁时,服安眠药自杀。
阮玲玉剧照。
周璇,原名苏璞,唱演双优,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团崭露头角,有着金嗓子之称,其演唱的《天涯歌女》、《四季歌》、《夜上海》等歌曲传唱至今,1935年进入电影圈,共参演了40余部电影。
周璇。
张织云,原名张阿善,第一位中国电影影后,代表作有《可怜的闺女》、《空谷兰》等,被渣男唐季珊所误,曾花光所有积蓄,一度沦为妓女,1953年短暂复出,出演《天堂美女》,晚年的张织云穷困潦倒,有传闻其靠乞讨度日,七十年代中期病死。
陈云裳,原名陈云强,1936年因主演剧情片《新青年》而成名,一生出演了50余部电影,代表作有《血溅宝山城》、《木兰从军》、《王昭君》等,2016年逝世。
陈云裳。
王人美,原名庶熙,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的2005年,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其比较知名的影片有1934年的《渔光曲》,该片参加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并获第九名,是我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1935年的抗战电影《风云儿女》;1959年的革命电影《青春之歌》等。
王人美。
秦怡,1939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好丈夫》,代表作有《铁道游击队》、《上海屋檐下》等作品,在2015年出品的影片《那些女人》(2018年上映)中还曾饰演老年的水芹,曾获第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奖、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今年9月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秦怡。
白杨,原名杨成芳,1931年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第五分厂的演员养成所,1936年,主演个人第一部电影《十字街头》,之后出演过《中华儿女》、《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众多影片。建国后曾任电影家协会副主席,1996年逝世。
舒绣文,幼时家境贫寒,曾在舞厅当过伴舞女郎,1933年加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并出演了个人首部电影《民族生存》,一生共参演影片20余部,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的2005年,舒绣文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上官云珠,原名韦均荦,1940年考入华光戏剧专科学校学习话剧,不久后转入新华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同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王老虎抢亲》,2005年或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奖。
王丹凤,原名王玉凤,1941年被导演朱石麟看中,出演第一部影片《灵与肉》,1949年接受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邀请,赴香港发展。1980年在拍摄完成剧情片《玉色蝴蝶》后淡出影坛。曾获第1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等奖项。
李丽华,一生主演了140多部影片,是位高产的女星,被业内称为影坛常青树,是好莱坞首个华裔女星,曾在电影《秦香莲》中演她儿子的成龙,感性说“这个妈妈一叫就叫了超过50年”,称赞她是“永远的巨星,也是永远的女神”。
姚莉,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13岁时被周璇和严华赏识而加入百代唱片公司,有着“银嗓子”的美称,代表作有《玫瑰玫瑰我爱你》、《春风吻上我的脸》等,至今仍有传唱,今年7月离世,享年96岁。
白虹,原名白丽珠,我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位“歌唱皇后”,是当年上海滩的影剧歌三栖红星,灌录歌曲150余首,数量仅次于周璇。出演《无花果》、《孤岛春秋》、《美人关》、《雾夜血案》等30多部影片以及《上海之歌》、《杨贵妃》等舞台剧、歌剧和话剧。
白光,原名史咏芬,1943年开始拍电影,擅演风骚妖媚的坏女人,被称为“一代妖姬”、“传奇女子”。其和王丹凤、李丽华、周璇并称“沪港四大女星”。
吴莺音,原名吴剑秋,上海滩家喻户晓的红歌星。她原唱的《大地回春》在海外广为流传,在北美华人地区,至今还被作为春节的喜庆歌曲演唱。因拥有独树一帜的鼻音,曾有“鼻音歌后”之称,代表作有《明月千里寄相思》、《我有一段情》等。
龚秋霞,1933年14岁的她加入上海梅花歌舞团,因歌喉动人舞姿优美,与张仙琳等等人被喻为“梅花五虎将”,1936年登上影坛,参拍的第一部影片《父母子女》,一生共拍摄过90多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