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这场“抗日援朝”之战,竟间接诱发了明朝的覆亡

十六世纪末,被后世誉为丰太阁的丰臣秀吉完成了日本的统一。随后,丰臣秀吉放眼世界,将目光瞄向了邻国朝鲜,打算兼并辽东半岛。
这“套路”是不是似曾相识?
没错,以朝鲜半岛为跳板,然后入主中原,构建以中原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在三百年后的《田中奏则》里,我们就能看出这两批生活在不同时间段的小鬼子有着如出一辙的野心。
不过,在发动战争之前,起码的国际礼仪还是要有的,日本并没有直接入侵朝鲜,而是递送了一份国书:“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意思很简单:我想要进攻大明帝国,但我的军队得从你的领土开过去,能不能借个道?
哪个国家还没发生过类似“假途灭虢”的典故?
当时的朝鲜统治者李昖不傻,所以他并不打算把道借给日本。殊不知,丰臣秀吉的国书只是“走个形式”,不管朝鲜方面同不同意,小西行长和加藤正清已带着二十万人马开到了釜山。
看到密密麻麻的日本兵,朝鲜当局吓坏了。不出一个月,大半朝鲜沦陷,两个朝鲜王子沦为阶下囚。眼看朝鲜半岛就要成日本人的占领区了,李昖连忙求助于“天朝上国”——大明。
看到朝鲜的文书以后,满朝文武都没当回事。
明朝当局的思维比较简单,和现在一些不了解日本战国史的朋友一样,把日本与朝鲜的战争当成了动辄几千“村兵”乱斗的小场面。明朝派出了三千人马,回应朝鲜的求援。
怎么样?三千人马够足了吧?解决掉倭国还不是一盏茶的事儿?
三千人和二十万硬碰硬,结果无疑是以卵击石。大明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朝廷,满朝文武都惊呆了。万历皇帝立马表示要重视此战,委任他最信赖的大将宋应昌为“备倭经略”,李如松为提督,兵部尚书石星负责规划,发动抗日援朝战争。
从大局上来看,万历皇帝做得不错,起码一个天朝上国的皇帝就该这样,外围屏障受到侵犯必须表现强硬。不过从细节上来看,万历皇帝没什么远见卓识,起码在用人这一点上漏洞百出。
宋应昌是何许人也?
兵部侍郎。
然而,他的官职并不是靠本事实打实熬上去的,而是凭借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吹上去的。此外,他还十分笃信鬼神,就像信奉“五斗米道”的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一样,相信靠方士能借来十万“天兵”击败日本鬼子。
这样的人,岂能将他放在主帅的位置上?
主帅是废物,负责统筹规划的石星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主和派”。在开战之前,他特地派了一名使者前往朝鲜,与日本人进行了交涉,交涉的内容自然是谈判。
当时的大环境是怎样的呢?
朝鲜半境已沦陷,如果明军再不做出实质性的军事行动,一旦朝鲜全境沦陷大明边境将危如累卵。
唯一一个能挑大梁的,就是李如松。
李如松是名将李成亮的儿子,早年曾追随父亲驻守北疆,对东北一带的地理因素了若指掌。可以说,如果万历皇帝任命的提督换成其他庸人,这场战争的结果就不堪想象了。
从万历启用的这几名将领里,我们就能看出万历将重点放在了“支援”上,而不是“讨伐”。或许,连万历本人都没考虑该与日本人作战到底,还是见机和谈。连万历皇帝都抱着这种思想,难怪李如松后期会变得首鼠两端。
在援朝之初,李如松率领一支奇兵进攻平壤,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一次性打下开城、黄海、京畿、江源四道。在这一系列战役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如松继承了他父亲的军事天赋。不过,或许是因为这几战太过轻松,以至于李如松有些轻敌,因此他冒然地指挥主力军强攻碧蹄馆,在这里败给了日本人。
从大局上来看,这场失败无伤大雅,毕竟平壤大捷已经让明军处于有利地位。然而,对于李如松个人而言,碧蹄馆的失败是难以承受的,他的亲兵大多死在这场攻坚战里,以至于他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在明军一胜一负的背景下,中日两方准备坐下来谈一谈。当然,朝鲜方面并不期望大明和谈,毕竟战场在自家地盘,朝鲜方面生怕宗主国和谈时会出卖朝鲜利益。
好在,和谈的重点并不是朝鲜的一亩三分地,而是中日两国的“封贡”。
“封贡”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
自明中期以来,明朝的统治者便贯彻了“寸板不得入海”的原则,大范围实施海禁。虽说这种政策限制了私人性质的贸易,但国与国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并未受到影响。在嘉靖以前,日本人通过市舶司与大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贸易,获利颇丰。然而,嘉靖时期发生了“宁波争贡事件”,以至于中日贸易关系破裂。
没法和大明官方进行贸易,但日本又舍不得中日贸易中巨大的利润,这该如何是好?走私。既然是私人性质的贸易,自然是违背海禁原则的。所以,日本组织了不少针对大明海禁政策的私人武装。由于这些私人武装大多是由无组织无纪律的浪人、落魄武士组成的,所以他们在进行走私活动的过程中,还会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居民。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熟悉?
没错,他们就是倭寇。
在抗日援朝战争中,日本希望将中日贸易合法化提上日程:
一来,合法化的贸易比走私风险更小,利润更高;
二来,借助两国贸易,日本人可以深入中国内陆,获取战略情报。
于是,是否“封贡”成了大明满朝文武都在考虑的难题。如果答应了日本人,显然未来的隐患是无法预知的;若拒绝日本人,和谈势必无法继续下去。
明朝君臣对封贡的思考,总共持续了三年。相比于未来不可预知的风险,万历皇帝和大臣们还是选择了当下的安宁。于是,万历二十三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使团,不远千里来到海外岛国,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
表面上看,两国构建了宗藩关系,丰臣秀吉亦对大明使者谦恭有礼,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驻守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仍盘踞着,且没有退兵的意思。两年以后,这些士兵再次发动了侵略战争。显然,丰臣秀吉趁着和谈的这两年进行了策划,重新拟定了入侵大明的战略方针。别看在日本史上这位丰太阁像极了匡扶正统的治世能臣,但放在世界史来看他就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万历皇帝这才意识到,什么“封贡”不过是日本人拖延时间的借口罢了。意识到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后,万历皇帝立马加派兵马再次远征朝鲜,这次他启用的全都是李如松这样的主战派。然而,毕竟丰臣秀吉有备而来,所以这次战争里日本人的攻势十分凶猛,明军只能勉强抵御无法反击。这样的胶着战况持续了两年,日本方面竟突然撤出了朝鲜半岛。
气势汹汹的日本人为什么突然成了瘪茄子?中朝联军百思不得其解。好在日本人已远去,所以朝鲜重新接管了失落的城市,明军在协助朝鲜完成建设后亦班师回朝。事后才知道,日本人之所以退出朝鲜,就是因为战争的始作俑者丰臣秀吉一命呜呼,在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兵就像是没头苍蝇一样丧失了战斗力,不得不撤回本土。
仗打完了,普天同庆的同时也该算笔账了。
“七年之间,丧师十余万,糜金数千镒,善后之策,茫无津涯,律之国宪,其何以辞!”这是《明朝纪事本末》的作者谷应泰在书中给出的评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明军死伤在十万以上,耗费的军费是以金本位“镒”来计算的。
当然,这场战争根本不值得歌颂,因为明军并未击败日军,若非丰臣秀吉的死亡,恐怕双方的拉锯战还要持续下去。《明史》中如是说道:“自倭乱朝鲜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属国迄无胜算,至关白死而祸始息。”所谓“关白”,说的就是丰臣秀吉。
站在后来者的角度来看,明朝底蕴雄厚,就算采取人海战术也能把日本耗赢。不过,这场战争原本可以以更好的结果收场。倘若万历皇帝能够启用更优秀的人才,更果决地处理中日外交关系,肯定不会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争中明朝损失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辽东地区的控制力也逐日下降。若非如此,建州女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历史是一个怪圈,谁都没想到这场抗日援朝之战,间接诱发了明朝的覆亡。
参考资料:
【《明史》、《田中奏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