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盛赞的“五绝”名臣,他有什么过人之处,读完这首诗便懂了……

说起书法,就没有人不知道王羲之的鼎鼎大名。他善隶、草、楷、行各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

他笔下的《兰亭集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他的书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就有一个被唐太宗李世民称作“五绝”名臣的人,他就是唐代书法家、政治家——虞世南

所谓“五绝”就是“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一个皇帝对自己的臣子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可见虞世南不管是学识、才华,还是人品都是非常受人敬仰的。

他虽然以书法闻名,但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所作的《》一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一起被称为“唐代咏蝉诗三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虞世南的《蝉》:

蝉垂着长长的触须饮用洁净的露水,它清脆的鸣叫声从高大的梧桐树传出。居于高处声音自然传得很远,并不是因为凭借秋风的力量。

1

蝉是一种夏天常见的昆虫,一般人可能觉得它们很聒噪,但是在虞世南看来,蝉正是一种君子的象征,古人也常用蝉来比喻品性高洁。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它们栖高饮露。梧桐是高树,一个“疏”字更见枝干的高挺清拔,也更突显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末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觉得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也传达出诗人的思想: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2

虞世南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重臣,但他从不傲慢,踏实勤奋。李世民对他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一起欣赏海池景色,谈诗论,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这首诗。

它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后人对虞世南颇为敬重,但是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他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在南陈时,他当过参军。入隋后,七品小官10 年不变。隋灭,他被窦建德所获,在窦建德手下当了一阵子黄门侍郎。最终能一展平生抱负,则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之后的事。

而且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他曾追随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法师学习书法。据说为了专心学习,虞世南竟然数年不下楼一步,光是写废了的毛笔,就装了一大瓮。晚上上床睡了,学习仍不停止,一有心得,就用手指在被子上划,结果被子也被他划烂了好几床。

后来,他和哥哥虞世基一道又跟随顾野王学习了十多年,刻苦勤奋的精神比之学书丝毫不减。为了抓紧时间学习,他连洗脸梳头都顾不上,常常是十天半月不洗脸不梳头。

所以说,虞世南的“五绝”是他勤勉刻苦的回报。尤其是“书翰”一绝,虞世南是唐初公认的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最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真传。

更为难得的是,他的才华和学识没有让他变得傲慢,在辅佐唐太宗时,时常直言上谏,恪守初心。这首诗也包含着他对自己的要求和志向,做一个像蝉一样即使身处高位,仍然保持高洁品行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声名远播,受人敬重。

蝉鸣是诗词中的一种常见意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鸣清晰有力,但也因此更突显夏夜的宁静。

所以婷婷姐姐在给这首诗编曲的时候,一开始就采用了蝉鸣声做引入,烘托整首诗宁静悠闲的氛围,让人一秒入诗。

悠扬的笛声,明亮柔和的琴音,更突出诗歌中表达的高洁志向,感受到诗人的那份恬淡心境。

在我们看来非常平常的身边事物,在诗人这里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意义。

静下心来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细微之处,我们也能得到更多感悟。

保持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坚守本心,像诗人一样做个“居高声自远”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