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读——带着问题
同事准备上一堂关于节日食俗的群文阅读课,选取了《年糕》《谢人送粽》《真州竹枝词·祀月》《上元竹枝词》四首古诗。这四首古诗名气并不是很大,却是把传统节日的食物记录了下来。
第一次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学生读通诗文——发现节日以及食俗——了解食俗背后的寓意——设计年夜饭。课堂流程倒是很清晰,也很顺畅,但是总让人感觉到这个课很单薄,没有什么味道。
回到选文本身,有人提出:这几首是古诗,古诗是要讲求韵味、意境的,应该边读边想象画面。
这倒是能够增加课堂内涵的设计,而且贴合了三年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
可是,“边读边想象画面”,这种提法把我们吓住了。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对于刚刚上过这第一单元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难点。学生普遍想象不到画面,或者说描述不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回到这个选题的来源。贴合了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统节日”,要求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再去细读这一单元的编排。第一课,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其中,在课后题中赫然写着“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那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对呀,读这几首诗,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年糕》,岁节村厨春磨忙,黍糖蒸釜划成方;儿童袖手看风雪,并坐偎尝满灶香。你看,不是很形象地写出了春节时,大人们忙着做年糕的情景吗?先把面磨碎,再上锅蒸,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儿童则是四处玩耍,看风玩雪,一起坐着品尝年糕。
这不就是前面所说的“边读边想象画面”吗?
同时,语文园地的词语段运用中也提到“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和这诗很契合了,包括后面《上元竹枝词》一首,写出元宵的制作过程。虽然,这些的制作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很远了,不过,只是说出“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这个难度对于三年级孩子的理解力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这样一思考,这节课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就有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