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校本研修

《辞源》上说,研,学习、遵循;著作、撰写。修,磨、碾;研究、探讨。校本研修是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实践需求,以教师任职所在学校为基本场所,以促进本校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本,以结合本校和教师本人的教育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包括专业人士和学校领导在内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动为直接目标,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教师教育形式。它的提出既是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也是教师学习方式、历练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现代教育体制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现结合农村学校开展的校本研修,谈一谈对校本研修的认识。

一、教师发展重在反思

波斯纳(G.J.Posner)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反思什么

熊川武先生从反思内容的角度对反思活动进行分析:

1.对教学主体合理性的反思

教学主体是教学实践中确证了自己主体地位的人。按照教学合理性的要求,教学主体合理具体化为教学主体行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它既可以通过教学主体与物的关系表现,也可以借助教学主体之的关系体现。

2.对教学目的合理性的反思

反思教学目的合理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思教学目的的本身是否反映了时代与教学人员的要求,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二是反思教学目的合理性是怎样实现的。

3.对教学工具合理性的反思

教学工具包括理论工具与实践工具。理论工具是以判断、推理等形式表达的理性认识的结果。实践工具同样是更改认识的结晶,包括教学内容、形式、途径、方法等。

(二)什么时间反思

1.课前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未来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课前反思的结果是形成更加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

2.课中反思,指向于当前教学,在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包括内容呈现的顺序、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状况、师生互动、时间安排等。课中反思需要教师有一种闲适的心态准备。

3.课后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

实践证明,由教师本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教师学习、研究的意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

二、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最好的老师在哪儿?是谁?最好的老师就在我们身边,最好的老师是我们的同伴。同伴互助在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中是使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基本途径。同伴互助有以下几种主要方式。

1.帮扶式的同伴互助。即利用学校的骨干教师帮扶新教师,老教师帮扶新教师,学校制定跟踪计划。如要求指导教师进行备课辅导、听课评课、教学设计的指导等等,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2.谈话式的同伴互助。这种形式最灵活,最不受时间、空间、话题的限制。学校的研修氛围如果能真正形成起来,教师在平时就能真正做到“三句不离本行”,坐在一起,就离不开研修的话题,这些话题可能是教学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学中对偶发问题的处理,也可能是学科中的热点问题等等。虽然这些谈话没有主题,也可能没有中心,但可能是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它同样也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3.研讨式的同伴互助。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形式最有效,但是这种形式须有计划地进行,否则将处于无序的状态,同样会成为一种应付检查的形式。教研组、备课组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确立每周有一个研讨的专题,每个参与研讨的人都应事先围绕着这个专题写好书面材料,定点、定时、定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讲座者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研之有得,以确保集体备课的有效,也为集体智慧的展示提供舞台。

三、专业引领促成长

1.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要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指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使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层次、不同专业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水平又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目标定位要切合各类教师的实际情况,引领内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引导方法要灵活、多样、有效。

2.在专业引领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人员和教师双方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引领人员既可以是教育科研的专家,也可以是教研部门的教研人员,还可以是既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科研专家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的引领,教研人员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把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引领,第一线骨干教师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具体实践操作的引领。引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和引领能力,在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过程中,既有对教师理论上的指导,又有实际的教育教学示范;既要参与到教师学习、研讨的过程之中,又要对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评析,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措施,善于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引领人员一方面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又能对引领工作有高昂的工作积极性,要乐于从事引领工作,这才能保证引领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在专业引领过程中,作为接受引领的教师,要有积极上进的精神,要确立“我要学习”“我要发展”的思想,在接受引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积极配合,要向引领人员虚心学习、认真求教,要深入钻研、努力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促进自己的专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