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最让我担忧的一个问题

随着2020年报的发布,海康威视股价节节走高,这家公司的务实优秀,终于被资本市场充分认可。

但就在两三年前,有那么几大疑团一直萦绕在海康的上空,挥之不去,压制着海康的估值。

为了拨开迷雾,我写了好几篇长文,最让我满意的是这一篇《面对来势汹汹的阿里华为,海康的制胜法宝是什么》,今天回看,确实把海康的真面目揭示得很清楚了。

让我们回溯一下,曾经的那几个疑团,是如何解开的:

①行业空间疑团。

两三年前,不少人都认为,海康是受益于视频监控的普及而获得了高增长,仿佛一个“类周期股”,可是当大街小巷都布满了摄像头,海康的景气周期也就结束了。

18年底,我到海康威视调研,有个同行的基金经理提出的一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他问:现在全国视频监控的渗透率有多少,是不是已经很高了?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视频监控,根本就没有“渗透率”这个概念,因为没有人能说清100%的渗透率代表什么,事实上,视频监控也永远都达不到这所谓的“100%渗透率”。

其原因在于,我们全社会,对于视频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投入是没有止境的——假设一个新产品能让犯罪率降低0.1%,让交通事故死亡率降低0.01%,或者让市民每天堵车时间减少5分钟,你说这个产品要不要买?

而且,海康所做的事情,已经早已脱离了纯粹的“安防”范畴,而渗透进入到各个行业市场,帮助企业或政府降本增效,做数字化升级。

比如说,海康帮助建筑企业做智慧工地,可以实时识别全部工人有没有戴好安全帽,危险的深基坑边上有没有人违规行走,如果发现违规行为第一时间以灯光+声音的形式报警。

比如说,海康帮助禽畜养殖企业做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视频智能盘点活体资产,在周界/出入口准确识别人员进入(防范猪瘟),对于人员离开和闯入都能及时在养殖区的值班室进行弹窗提醒等。

比如说,海康帮助轮胎、钢铁等制造商做缺陷检测解决方案。原来这个环节都要靠人眼看,发现缺陷了喊停,再把废料切除,而现在海康通过工业相机完全实现了全过程无人化。

再比如说,海康为物业服务公司做的智慧物业,可以通过摇晃摄像头每个小时无死角巡逻一次,如果发生车辆乱停、老人跌倒或明火等状况,都能实时报警,并推送给相关责任人。

你看,这些应用场景还是单纯的安防吗?不是了,它们都是在帮助客户实实在在的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此外,就算在安防这个领域内,新老替换所产生的需求也相当的大。这不像是一条马路的路灯,装好之后可以用10年不换,安防设备的升级加装每年都在进行。

②华为阿里跨界竞争疑团。

华为高调杀入安防领域,喊出“不做到第一,不会退出”;阿里巴巴打出一张“城市大脑”的王牌,王坚在云栖大会讲的那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红绿灯与交通摄像头的距离”,震动了整个媒体圈。

很显然,他们都在把枪口对准海康。

这直接激起了对于海康的看衰声音。记得有一次我在星巴克和友人聊股票,说到海康为什么不惧竞争,大概声音有点响,5米外的大叔走到身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说的海康威视,几年之后肯定不行了,因为华为已经进来了。只要是华为想做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我认识一个华为副总裁……………”

时间证明,不论是华为、阿里还是腾讯,都没能抢走一点点海康的市场份额。行业里最如鱼得水的那个玩家,依然是海康威视。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这个行业如上文所说,玩法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销售了,而是要做行业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并且跟随客户漫山遍野地跑,倾听理解他们的需求,不断的进化和迭代,对响应速度和方案落地能力的要求极高。但是很遗憾,公司和人一样,做事情总是有优先级的,华为阿里们永远不可能把安防放到它们内部最重要的战略位置,它们的组织架构也并不适合做这样的产品。

其次,海康是最低成本的供应商,这不仅因为“体面厂”的员工薪资比菊厂福报厂低一大截,更重要的是,海康把底盘建设得非常扎实,AI Cloud云边融合架构,正是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完美结合。

举个例子,大学寝室一楼的门禁系统,刷脸放行,反应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这就需要把边缘节点的计算能力调动起来,人脸判别的计算过程就必须在边缘节点(即闸机口)完成,海康的计算架构可以满足这一点。而如果把所有数据都上传到所谓“城市大脑”之类的中央云平台去处理,再把指令反馈回来,那肯定是一场灾难。

③芯片卡脖子疑团。

2018年,美国对中兴通讯的制裁一度让公司直接瘫痪,所以当海康也被美国拉黑之时,整个市场都人心惶惶,大家担忧没有了英特尔和英伟达的芯片供应,海康的高端产品线也要瘫痪,业绩恐怕出现大幅倒退。

今天看来,担忧实属多余,海康做了非常漂亮的工作,“现在不用担心,已经找到了比较好的解决途径。”

摘自公司2021.3.2公告

而且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只有2019Q1出现了15%的负增长,以及2020Q1因疫情而同比持平,其余季度的表现都依然强劲,在全球局势动荡的2018年增长了20%,而2019和2020两年都后来居上,全年顽强实现9%和8%的利润增长。

好了,解开三个疑团,接下来说说让我感到担心的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虽然不影响海康现有的基本盘,但它直接关系到海康的“第二曲线”,而且它目前正被寄予厚望,那就是今年即将拆分上市的——萤石

我一直想不明白,海康坐拥着供应链成本的优势,可是萤石的主力产品,如家庭摄像头、智能门锁、智能猫眼、扫地机器人的售价,为什么会比小米华为石头科技等竞争对手贵得多?

当然这与各家公司的战略选择有关,最新财报显示,海康智能家居产品的毛利率高达39%,净利润率嘛,我推测在10%-15%之间。而小米则是明确要求,硬件产品的净利润率不得高于5%。

换句话说,海康现阶段就想在智能家居硬件上多赚钱,而小米正在以平价产品抢占市场。

这样的选择令我无比费解!我认为,智能家居这门生意远没有到可以舒服赚钱的时候,而是应该想办法积累更多的用户,收获更多的数据,赢得更多的称赞。

况且,2020年财报显示,海康智能家居产品收入29亿元,净利润应该在三四个亿,其中六成归属于母公司,也就2亿左右,这个盈利体量,只占海康全年利润的1%出头——为了提升一两个点的盈利,目送大量的个人用户投入小米生态链的怀抱,让创米(小米生态链公司)这样原本处在边缘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我实在是不理解。

在我看来,这样是很危险的。尽管近几年海康的智能家居业务收入势头增长不错(20年29亿,19年26亿,18年16亿,17年11亿),但我不知道具体多少比例是被C端消费者买走,多少比例是房地产开发商的精装修集采。

站在个人消费者的角度,当他家里养了只猫想买一个家用摄像头时,或者当他想给家门换一把智能锁、装一个智能猫眼时,他会倾向于买萤石吗?

我个人持悲观态度。一是因为萤石产品力并未展现出令人尖叫的差异化(这也可能是C端运营的问题)而价格又贵;二是米家、华为智能生活、萤石云视频这三个APP,我上手体验之后明显感到前两者的交互感受更好;

三是小米和华为的零售店已经铺遍各大商场,并且都在货架上摆出了摄像头、门锁、儿童智能手表等萤石的竞品,而萤石的线下零售店,目前只有在杭州平安金融中心开了一家。我昨天晚上去逛了逛,十几分钟时间里,除了我之外没有第二个顾客走进来,而且所有陈列的商品都是关闭状态,无法交互,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任何购买欲望被激起。

让我忍不住想继续吐槽的,还有萤石这个名字。

段永平曾经讲过他给品牌起名的原则,我特别认同:首先不能复杂,像他最早做小霸王,因为“霸”字笔画太复杂了让很多事情做不了;第二不能有异议,就像一说到“步步高”,所有人都知道是哪个步哪个高;第三是容易传播容易记,步步高、小天才都是如此;第四是英文名最好看到就会念,且全世界任何地方发音都一样,典型如OPPO,vivo。

按照这个标准,萤石简直每一条都不符合——说出“萤石”这两个字,有多少人能听出是哪个ying和哪个shi,又有多少人知道“萤石”那黑夜明珠的含义。而它那个英文商标EZVIZ,有人能记得住吗,有人知道怎么发音吗?

我甚至感到很不理解,为什么不直接用海康这个品牌来做智能家居呢?

在我看来,如果一家企业的主品牌高端感不强,为了打细分市场,成立一个全新高端品牌还可以理解,比如海尔的卡萨帝、吉利的领克、顾家的纳图兹。

但海康却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海康威视这四个字,在多数人心中都是很有分量的,它代表着在视频相关领域的技术专业性,并且天然的带有知名度和高端感。

不用海康,而用萤石,我个人看到的只有负效果。

现在如果去逛逛新楼盘的样板房,听到销售介绍“这个门锁是萤石的(或乐橙的)”,肯定会觉得这个楼盘档次一般,至少远远比不上配耶鲁锁的。但我相信,如果没有萤石,就叫海康,当听到“智能门锁品牌是海康威视”,一定会感觉好得多。

毕竟,像西门子、博世、三星这些公司,To B 与 To C业务都是用同一个品牌,且丝毫没有掉价,那为什么海康就不能这么做呢?

下个月的股东大会,如果我有机会提一个问题,我的问题一定是:公司关于萤石的战略规划,到底是怎么样的?

重要说明

本文为个人投资记录及商业分析,其中观点可能充满了我个人的偏见和错误。

对于任何股票在未来一个月、半年或一年的走势,我完全一无所知,更无法预料,涨跌多少都是有可能的。请坚持独立思考,切不可依赖文中内容作出买入或卖出决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