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为天下正,恒也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我们一起颠覆式破解《道德经》全部奥秘,复兴黄老正统传统文化,欢迎加盟合作!
老子.公刘版
下卷
中国哲学第五问: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明白清楚通晓四方的道理,能够达到无为的至高境界吗?
中国哲学第五答:
第十二篇 绝学无忧
掌握无忧的人间绝学
第七十一章,掌握无为而治的人间绝学
清静为天下正,恒也,
其无正,终生不救。
正复为奇,奇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夫使智者,不敢为也,
至治之极,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说明
1,“清静为天下正”,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四十五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通行本主流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2“恒也”在通行本的《道经》卷的第二章中。
通行本的《道经》卷的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通行本主流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3“其无正”“正复为奇,奇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五十八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通行本主流译文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4“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七十四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通行本主流译文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5“夫使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在通行本的《道经》卷的第三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道经》卷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夫使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通行本主流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致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致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6,“至治之极”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八十章中。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通行本主流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公刘本经文注解
清静为天下正1,恒也,其无正,终生不救。正复为奇2,奇复为妖3,人之迷4,其日固久5,而为奇者,吾得执6而杀之,夫使智者,不敢为也,至治之极7,为无为8则无不治也!
1,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清静无为。为,是。天下,治理天下。正,正统思想。
2,复为奇:复,反复,反复无常。为,成为。奇,
奇思怪想。
3,妖:妖魔鬼怪。
4,迷:迷失。
5,其日固久:其日:这样的日子。固,固然。久,很久了。
6,得执:得,得当。执,掌握。
7,至治之极:至,至高。统治。之,的。极,极点。
8,为无为:为,创造。无为文化。
公刘本译文
清静无为是治理天下的正统思想,这是永恒不变的经国济民的大道,
如果没有正确的正统思想的指导,那么人类永远都得不到有效救治,
正统思想反复变化而形成奇思怪想,奇思怪想反复演化成为妖魔鬼怪,
人类对清静无为的严重迷失,远离清静无为固然很久而且日趋严峻,
而面对那些设计奇思怪想的人,我们应该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加以绞杀,
使得那些奇思怪想有为的创新的智者,不敢积极进行无厘头式的创新,
这是至高统治的极点,创造清静无为的文化,就没有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