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元明清,釉里红是如何一步步进化的?

举步艰难的元代釉里红
元 釉里红萧何月下追韩信人物故事纹梅瓶 成交价RMB56,378,256
用铜红料作釉下彩绘的工艺元初已经掌握,但因工艺要求高,技术上难以突破,发展缓慢。1979年在江西丰城发现了一件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的楼阁式谷仓(高29 5厘米,陪葬用)上有元至元戊寅即1338年的紀年铭文。从釉里红呈色看灰暗深紫,并未烧好。而同期的青花瓷已有巨大进步,足见釉里红工艺的复杂。
元 釉里红凤纹玉壶春瓶 成交价:RMB4,600,000
造成元代釉里红技术落后的又一原因是缺乏有力的市场需求。元代青花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伊斯兰地区对蓝白相间的青花瓷的癖好,诱人的出口瓷的利益成为元青花成熟的催化剂,而釉里红却得不到经济刺激,举步艰难是可以想见的。
元代 釉里红留白鸳鸯海藻纹螭龙扁壶 成交价:RMB4,948,900
用廖若辰星来比喻存世的元釉里红并不为过,迄今报道的元釉里红不过数十件,其中还有不 少是残破的。纵观已发现的元代釉里红,有这些工艺上的特点:釉里红呈色多种,鲜红的较少,大多趋灰,有明显晕散,有温度失控而铜红料“烧飞”的变白现象;施青白釉或白釉,和同期靑花相比釉面较深;采用白地釉里红绘画或刻划暗纹后釉里红涂地的方法,以色块装饰为主,较少线描纹饰;造型品种简单,仅玉壶春瓶罐或是杯等几种。这些特征都说明了元代釉里红的原始状态,但这并未影响其艺术价值,每一件元代釉里红都 是价逾黄金的珍宝。
官窑垄断的明代釉里红
明代时,釉里红成为惟有官窑才能烧制、惟有官府才能使用的品种。
明洪武 釉里红云龙纹双龙耳瓶 成交价:RMB93,852,000
我们还无法知道为什么明代只有官窑烧制釉里红,但其背后一定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元末时,农民起义队伍称红巾军。朱明王朝建立后, 对红色也有着特殊的情感,士兵均着红袄。红色是明代象征皇权的神秘力量,使明初釉里红的制作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明初釉里红由官窑烧制在技术的改进上有了财力的保证,这使明初釉里红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
明洪武 缠枝牡丹纹釉里红玉壶春瓶 成交价:RMB18,535,000
明初洪武釉里红上和元代产品有很大区别,表现在明朝时线描纹饰的成熟和呈色改进。明代釉里红在装饰上釆用线描方法,改变了元代釉里红以色块为主的原始装饰工艺。洪武釉里红采用了勾勒点染、双勾、填色等多种技法,能自如的表现各种纹饰。明初釉里红的呈色有了改进,整件器物的色泽统一,已较少见到含灰或烧飞的现象。洪武时,呈色有艳红、深红和灰红三种,艳红和深红的有晕散,灰红的一般无晕散。
明宣德 釉里红花果纹双耳扁瓶 估价:RMB780,00
明代釉里红技术上的改进完成于永乐和宣德两朝。到永宣时,釉里红呈色已娇艳欲滴,釉面油润晶莹,纹饰绘画趋向简约和灵动,达到了釉里红制作的巅峰。除了传统的白地上用釉里红绘画外、还出现了红地白花等新品种。
宣德以后,官窑釉里红因制作难、成本高已很少制作,而以低温红釉替代。明中后期官窑釉里红虽有个别存世,但和洪武釉里红的雄伟、永宣釉里红的华贵已不可同日而语。
官民窑并举的清代釉里红
釉里红工艺明代后期几乎失传。明末清初时,首先由民窑恢复生产。这时的一些民窑小碗上采用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的方法。大多以青花画枝叶,以釉里红画花朵,淡雅中透出几分喜气。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官窑很注重釉里红技术的恢复,这三朝官窑中都有上乘的釉里红作品,和明代相比。清代釉里红呈色又有了改进,其呈色红中透紫,既无元明釉里红的红艳,也无因烧制不好而出现的灰黑或烧飞。同时,清代的釉里红呈色已能分出浓淡色阶,这是又一个重要进步。这时的官窑釉里红大多采用白描的方法,和同期青花复杂而多样的绘画方法相比,在表现能力上还有有一定差距。采用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是最多的装饰手段。
清代中后期民窑的釉里红生产一直没有停止过。
雍正 青花釉里红十六应真纹琵琶尊 估价:RMB 15,000-30,000
清乾隆到嘉庆时,民窑有一种青花釉里红盘是大宗产品。盘一般直径在30厘米上下,盘中青花釉里红凤穿牡丹、松树仙鹤等吉祥图案,做工一般,青花混浊,釉里红也暗淡,在当时商品环境下能让大众买得起的釉里红,只能做到这种水平,以维持低价。
诞生于民窑的釉里红在明代被官窑垄断,到清代官民窑并举的盛况又被民窑独秀的局面替代。西方一位哲人说任何事物都有回归到自身初始状态的趋向,釉里红的发展历程似乎也证明了 这个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