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有这样的句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说:孔子发愤用功,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曾经,总以为自己也是这样的,几乎没有感觉过疲惫,几乎没有感觉过忧愁,几乎没有感觉过郁闷。即使偶尔会有些伤感,但是,很快就会过去了。激励自己的都是那一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总以为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明天一定会更好。所谓,今天以为过不去的大事难事儿,多少年过去,回头看,无非都是故事。然而,近来越发感觉老已至,真的到地有点儿早。从未'为赋新词强说愁’,更无庸人自扰话闲情,总以身体好为借口的过去好像真的成为了永远的过去时。今年44岁的自己,总以为会永远健康,或者至少像姥姥一样,今年的她已经91岁,依然一切正常,身体健康。昨天晚上打电话,姥姥说自己的耳朵有点背了,可能是老了。哈哈,我笑了,91岁的姥姥认为自己可能老了,但是她依然每天做饭、洗衣、照顾着一大家子人。我呢,惭愧,年龄不及姥姥的一半,但是,我明显感觉到双腿的笨重。曾经看见跑道不跑上5公里就是对跑道的不尊重,现在我已经很久没有规律地运动了。印象中有一次自己一手惦着高跟鞋,一手惦着真丝长裙的一角,我赤着脚在体育场跑了很久,因为那时还没有跑步软件,不知道几公里。现在呢,会抱怨跑道不够专业会伤自己的膝盖,会抱怨跑道不规范,不是标准跑道,会嫌弃自己的鞋子不够专业让自己脚的某个部位疼痛,因此,我很久没有单纯热爱跑步的快感了。我经常会连续坐几个小时,就像现在又快两个小时了。我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我降低了对自己的限制,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对自己不够负责任,我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在周围一切对我有各种要求的时候,我本能性地选择拒绝,拒绝改变自己。然而,看看十年前的自己,五年前的自己,一年前的自己,我还是我吗?我们不能放弃成长,但是,成长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成长不意味着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如果一切都和最初背道而驰,我宁愿放弃一切。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白发满头,皱纹累累。我好久没有发自内心地大笑过了,没有真正开心过了。现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天上下班骑着三轮车唱自己小时候学过的歌,什么小草啊,妈妈的吻,少年壮志不言愁,长大后偶尔学会的跑调的歌儿早就不知道放在大脑的哪个部位了,早就找不到了。晚上等儿子回家,和他聊会儿天,陪他吃点东西也是我非常开心的事情。能引起自己兴趣的新鲜事儿越来越少了,这是非常可悲的。人,真正衰老是从没有好奇心开始的,是从放弃自我开始的,是从丧失了生活的激情开始的。老,真的已经抓到我了,他紧紧地附在我的身上,消耗我的体力,挫伤我的锐气,让我丧失对生活的激情和兴趣,真正成了一个无趣无聊无斗志的人。不过,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不管我是什么样的心情,只要我到学校,一切就好了,尤其是我看到学校里的孩子们的时候,我马上就会变得精力充沛,兴高采烈。学校,于我,真的是灵魂寄托处,心灵存放地,生命引擎机。虽然老已至,我心仍系我所爱的教育,足矣。但是,我要做一个新我,做一个年轻的我。今天起:我要按时休息,要一日三餐保质保量吃饭,要每天运动40分钟,要继续读书创作,要继续做一个真我,虽然棱角必须磨平,因为我对自己的角色负责。既然选择了一个角色,就必须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和高度,驾驭她无非需要一支歌。哈哈,我因教育而使青春之美永驻,要一如既往地热爱下去,这样即使老之将至,我依然焕发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