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铭医轩|桂枝加芍药大黄汤“属太阴”之思辨忖度(兼议古代“鬼击”与小儿肠套叠)
《伤寒论》第279条: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 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的欲解趋势在表,此时机体的主要能量格局都集中在太阳表,结果由于误下而导致人体的欲解态势被打压,邪气进一步内陷,气机的升降出入出现了逆乱,进而导致人体的能量格局出现了否格,折射在肠胃上即出现了功能性的梗阻与挛急状态,患者因而表现为“腹满时痛”,故在桂枝汤原方的基础上倍增芍药以解痉缓急、消积止痛,桂枝汤用以转枢能量趋表,恢复人体的正常格局。
“属太阴也”在《康平本伤寒论》里为后人的衍文,这里又犯了类似于后世“广义阳明”的错误,将太阴泛指为消化道的疾病,这就有点儿“小巫见大巫”了。本条应该隶属于太阳病兼证,放于太阴病条下,实属对比提醒后人不可混淆之意。“大实痛者”,强调了因里实而痛,由于误治而引起升降出入逆乱,人体内部的梗阻不通比较严重,患者可以表现为排便异常困难,想排却排不出来,或者无法饮食,食入则吐而心下急痛(取法《金匮要略》大黄甘草汤、大柴胡汤),故而再加大黄以推陈致新,通泻体内升降出入紊乱所致的气、血、水之异常积聚。
我们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或许都听说过“鬼击”这类疾病,描述的是人体由于外邪所致内部气机郁闭不通而出现的突发性疼痛、昏厥等奇怪表现,医圣张仲景常治以开表通里之峻品,如走马汤的巴豆、还魂汤的麻黄等,首先打通表里之邪滞郁闭,干脆而又利落。
对于桂枝加芍药汤的具体应用,笔者在治疗小儿肠套叠方面深有体会。18~19年期间笔者总共治疗过11例小儿肠套叠,这其中有将近一半以上的患儿都有过急性发热的西医治疗史,或输液,或抗生素,或雾化……其中治愈9例,剩下的2例最终因中药灌肠麻烦选择了西医治疗。这9例中大部分笔者都辨为太阳病表虚致里实,也就是由于之前太阳表证的过度打压与误治而引起的继发性改变,立法以桂枝加芍药汤为基础底方化裁加减。由于患儿年龄太小,一两多化裁为1.5~2g,加之口服汤药比较困难,故多采用儿童中药灌肠法。同理,对于太阳病表实致里虚引起的肠套叠,立法应以葛根加半夏汤为基础底方化裁加减。
此外笔者建议读者将《伤寒论》279条放到《伤寒论》103条大柴胡汤前加以研究,一定要结合《康治本伤寒论》的原文,就像《伤寒论》100条的“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愈者,小柴胡汤主之”一样,不仅要从条文更要从用药配伍上做一下鉴别与联系,去细细体会仲景的权变之处。
《伤寒论》第280条: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279条真听懂了的话,那么这条伪注在读者面前也就“原形毕露”了。后世对279条“属太阴”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有了280条打圆场,搞得很尴尬。太阴病“脉弱”“续自便利”,首推四逆辈以温里回阳固脱,怎么会用到芍药和大黄来荡涤肃清阴腑呢?当是时,患者宜急予温药温之,切不可妄行攻下,否则不就又犯了太阴病提纲证“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的低级错误了吗?再看看下面的“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真不知道写这条的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很纠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