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断诋毁术起没起作用,只需对照这三大时期就够了!
【出处】《资治通鉴 卷第六 · 秦纪一》
【原文】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
【译文】庄襄王为了挑拨离间信陵君与魏王的关系,遣人携带万金前往魏国,寻找到被信陵君所杀的晋鄙的门客,让他去劝说魏王道:“信陵君流亡国外十年,现在重新担任了魏国的大将,各诸侯国的将领都隶属于他,致使天下的人只听说有信陵君这个人,而不知道还有魏王您了。”庄襄王又多次派人奉送礼物给信陵君表示庆贺说:“您做了魏国国君没有啊?”魏王天天都听到这类诽谤信陵君的话,不能不信,于是就令人代替信陵君统领军队。
【分析】
第一,前期定调:先入为主
在前期工作中,庄襄王所主要做的是向魏王导入这样一种信息:天下的人只听说有信陵君,而不知有魏王。先入为主,故意提前让魏王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我真的不如信陵君吗?这会让魏王不由自主地对信陵君形成反感,一旦灌输了这种理念,其后往往是很难消除的。具体操作上,分三点,分析如下:
1、找人
案例中,庄襄王为了离间信陵君和魏王的关系,特地找了魏国内部的人——晋鄙的门客,这主要是出于进谗的可信度考虑的。贤其贤,亲其亲,打入内部关键人员,进而让其去进谗,这往往比外部人员亲自进谗可信度高!
2、说事
内部关键人员是打通了,下一步是让其具体说什么事,这很关键。案例中,晋鄙的门客是这么对魏王说的:信陵君在国外流亡十年,现在重新担任上将军,诸侯各国都归向他。思考之下,也没什么不妥,明显是在说事实,并无特别的含义。再一番品位,其用意颇深:
其一,就事说事,不让人听出来是来进谗言的,使魏王不至于产生抵触心理,误认为门客确实是在为魏王着想,也就有接下去听的心思了;
其二,为后句做铺垫。试想,如果门客一上来就直接向魏王进谗言,那么魏王肯定会产生警觉心理,认为门客是来破坏信陵君跟魏王关系的,那么门客进谗目的就彻底失败了!
3、进谗
在前期铺垫工作做好后,门客话锋一转,一阵见血,直指要害:天下的人只听说有信陵君,而不知道魏王您了。此话一说,魏王也开始思考起来:信陵君当初就是一流亡犯,要不是我之前有求于他而收留他,他现在不知又在哪里流亡呢!想不到如今其名声居然大过我,那我作为一国之君,颜面何存!门客的说辞就是要给魏王制造一种心理上的落差,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旦魏王这样想,那么庄襄王挑拨离间的目的就接近一半了!
第二,中期定事:承上启下
在案例的中期中,庄襄王把对象转向信陵君,多次派人向信陵君庆贺说:您做了魏王没有啊?此话中包含两大要点,现分析如下:
1、频率:次数多
注意一个词,“多次”,体现了庄襄王用意颇深:
其一,不易使信陵君警觉:正所谓“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也许刚开始信陵君这么一听会有所警觉,但经常对信陵君说这样的话,时间一长,信陵君也就不当回事了,会误认为大家也就是开开玩笑,没什么特别的用意。
其二,为后期很好地向魏王诽谤信陵君提供基础: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谣言并不会空穴来风,会让魏王误以为信陵君真的做了什么威胁到自己的事情了!
2、抬高:恶意重
本来信陵君跟魏王身份就不对等,但庄襄王就是让人故意抬高信陵君的地位,拿他跟魏王作对比,为后期导入魏王耳朵的谗言打足了基础,其用意不可谓不深,恶意重!
第三,后期定性:三人成虎
1、重垒:累积多
在案例后期中,如果魏王起初只听到一两次诽谤信陵君的话,可问题是魏王天天都听到诽谤信陵君的话,明是诽谤信陵君,实则是讽刺我魏王,那么魏王就不得不相信这样的话了,这就是“三人成虎”。
2、程度:性质深
在多次进谗的过程中,如果诽谤不是针对信陵君威胁到魏王,而是说,信陵君跟谁谁过不去,并不是特指威胁到魏王的地位,那么魏王也许就把诽谤事件当做一般事件来看待,而不会把它升级为特殊事件进行处理了,所以,其性质不可谓不深!
【职场启示】
1、谣言止于智者,有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完全丧失对其理性的识别、判断;
2、不管你做什么事,如果你刚开始就成功地引起了他人内心抵触的心理,那么可以说,你已经失败了;
3、人们往往就自己内心所恐惧的事情(如地位被威胁等)唯恐避之而不及,抓住这点大做文章,那么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