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补气之长”的黄芪,究竟有哪些妙用?名医龚廷贤:这3个很常见

古往今来,很多医生在使用中药的时候,都重视人体气血的调理。在补气方面,人参要相对昂贵一点,但要说比较平民化的补气中药,黄芪可谓是当仁不让。黄芪在补气方面的作用,与人参有一定的差异性,人参重在大补元气,黄芪重在升阳补气,而且黄芪还有一个“补气之长”的称号。
对于黄芪的性味归经以及用途,明代名医、医林状龚廷贤在《药性歌括》中这样写到,“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意思是说,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起码有收汗固表、托疮生肌和升阳补气三大作用。
1.收汗固表
一般来说,人体在受到温热、精神、味觉、运动等因素的影响,都会有生理性的出汗,但如果不是这些因素,而导致的人体出汗,那就属于病理性出汗。中医认为,人体的卫气虚弱,就会导致肌表不固,从而导致汗出不止。而黄芪具有补肺气、固卫气的作用,就可以搞定由表虚引起的自汗,当然,阴虚盗汗也可以使用黄芪。
2.托疮生肌
疮疡和痈疽容易耗伤人体气血,尤其是经历了托毒排脓之后,或者是久不收口的痈疽疮疡,这样会导致气血亏虚,使用黄芪就能使气充血足,从而起到补气血的作用。比如内托生肌汤、内补十宣散等托毒生肌的名方里都有黄芪的身影。
3.升阳补气
提到补气升阳,金元时期著名的名医李东垣先生,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尤其是补中益气汤和升阳益胃汤中,都十分重视黄芪的作用。比如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疾病,都可以使用黄芪为主药,配伍其他中药来进行调理。
黄芪的补益能力比较强,具有益气生血、益气摄血、益气行滞、益气生津等作用,现代可用于气虚血亏、气虚血脱、气虚血瘀的相关病症,可以适当使用黄芪,而气津两伤所导致的消渴证,也可以辨证地添加黄芪这味中药。
黄芪这味中药,也是讲究炮制的,生用和炙用的用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比如生用黄芪,主要偏于走表,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消肿等用途,尽量使用生黄芪;炙黄芪主要偏于走里,补中益气、升阳益胃等作用,都尽量使用炙黄芪,黄芪的炙用,一般是使用蜜炙。
黄芪虽然被誉为“补气之长”,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使用的,比如外有表邪未解、内有积滞未消的,就不宜使用黄芪。除此之外,气实胸满、阳盛阴虚、上热下寒、肝旺易怒的人群,也不宜使用黄芪。
还有,痈疽初起以及溃后热毒还很旺盛的时候,也不宜使用黄芪。因此,再好的中药,也要对症,才能发挥它良好的作用,古人一直强调,“有是证用是药”是颇有道理的。
对于黄芪的用量,一是需要看病情的需要,二是要看医者的水平。医圣张仲景所用黄芪的用量大多为二两、三两、五两,而清代名医王清任所用黄芪,四两、八两的都在用;脾胃大家李东垣所用黄芪,一钱的在用,二两的也在用。其中的关键,还是要看医者对疾病的判断,以及医者的用药习惯。
熊猫书局

线上医馆,名医坐堂;科普问答,百姓健康!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