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贵为太后,却遭士兵轮流糟蹋,还被迫生下敌人孩子,名字很熟悉【图文】
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纵观古代王朝的历史,不管是王朝兴盛,还是国破家亡的时候,最先受难、受苦最多的永远是女性。就是号称关心百姓生活疾苦的白居易也在《追欢偶作》中描写出了他的真实生活水平:“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和平之年尚且如此,那么到了战乱之时,又有谁能逃得掉,莫说皇亲国戚,就连皇后也不能幸免于难,北宋末年的韦太后便是个极其经典的例子。韦氏原本并未出身贵族,最开始还只是侍女。
也有史籍记载,她曾在宰相苏颂家伺候,因犯了大错而被视为不祥,被扔进了道观。直到1098年宋哲宗登基,需要挑选女子分封诸王,韦氏才被分配到了赵佶的府中。韦氏并不受宠,在赵佶府中待了多年,赵佶也未曾拿正眼瞧过她。
公元1100年,赵佶登基成为宋徽宗后,韦氏仍然只是嫔妃的侍女,还是之前在道观中好友帮忙,她才得以受到赵佶的临幸,从而生下赵构。从此,韦氏便一心抚养赵构长大,再未受宠。
或许正是因为从小到大一直受苦,对贵族所谓的荣耀和贞操也没有多少概念,她才能靠着本能的求生欲熬过“靖康之难”。1126年,宋徽宗将皇位禅让给了宋钦宗,而同为宋徽宗儿子的赵构却只能自愿前往金国当人质,韦氏才得以被封为贤妃。
但是,“贤妃”之位还没坐热,次年便爆发了“靖康之难”,包括宋徽、钦二宗,郑、朱二后在内的几乎所有宋朝皇室成员全都被一网打尽。韦贤妃没有皇后的身份和姿色,少受了些调戏,但该来的一样都没少。
韦氏现实被送到洗衣院,这里并不是真正洗衣服的地方,而是专门提供给金国将士和权贵们享乐的。1128年,韦氏和帝后被迫“肉袒”,一起参加了献俘礼,朱皇后便是这个时候不堪受辱投水自尽的。
但这对于从小就被扔进道观,后来又不受丈夫待见的韦氏来说,便是麻木了,她不仅忍下了“牵羊礼”,还在洗衣院忍下十年之久。尤其是赵构在1127年登上帝位后宣称一定要迎回自己的母亲,还尊韦氏为“宣和皇后”,金国便更加变本加厉。
金国盖天大王完颜宗贤还在明明知道韦氏已经成为韦太后的情况下,强行娶了韦氏,并且还让韦氏生下一个孩子,狠狠撕开了宋朝的遮羞布。直到公元1141年,宋金合议,韦太后才被同意放回,而送她回宋朝的还是她的金国丈夫完颜宗贤,这无疑又狠狠羞辱了宋朝了一把。
不过,韦氏和赵佶母子俩却是心安理得,韦氏成为了韦太后,享尽荣华富贵;而赵佶为了隐瞒母亲的这段可耻的历史,将韦氏的年龄增加了10年。韦氏的出生年份由原本的1090年,变成了1080年,这样看起来,年近60的韦氏就不可能曾经嫁给完颜宗贤,也更不可能生下孩子。
但是,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赵构越是想遮掩,史书就越是“打脸”,而且韦太后对于自己孩子的感情却是藏不住的。尽管一些官方典籍将“洗衣院”、“献俘礼”、“改嫁”等视为诬陷,但《南渡录》、《窃愤录》等不少史籍都曾对韦氏改嫁生子一事做过详细的记载。
而韦太后言行不一,也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韦太后在1141年回宋的时候,曾经问过岳飞的下落,当听说岳飞被处死后,对赵构大发脾气,而后穿着道服出家。但是,她又时常劝自己的儿子赵构多给金国送些金银珠宝,言语中表达出对金国的念念不忘。
事实上,自韦太后回归后,宋人便无不诅咒韦太后应该“守贞自尽”,但让他们郁闷的是,韦太后在临死前下达的遗诏仍然还是让赵构“送钱”。倘若不是韦太后顾念和关心着自己的儿子还在金国,难道还是惦记非人的生活?宋朝的战败之耻不该由女性来买单,也更不应该是韦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