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四十八章所悟——天、地、人三道合一,开启文明新纪元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让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天地万物之间,人,不可否认的以其灵慧被老孑誉为域中四大之一,人产生私欲以来,就以维护个人,家庭,团体,国家利益的名义而产生冲突和战争。当人类学会使用火而烧制出第一片陶器时,人类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就是一条无限的不归之路,人脑随着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反应绝不次于物质本身的变化,人类由自然状态之万物中脱离,把物质经过化合,提取,凝聚成为一种新的人为的物态,现代称之为科学。

“为学日益”,“为学”就是坚持不懈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识是无限的,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所以我们对知识的探索也就永远没有尽头。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还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因为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认识宇宙和人类社会,而知识能使人们的认识更接近于真理,所以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知识。

可是庄子在说完此话后,紧接着又说:“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看不到尽头的知识,这样是很危险的。当人们不在怀有敬畏之心,不以道为本,“妄作,凶”,人肓目的相信'科学'为自已带来益处,以眼前利益蒙蔽自身善的心性,轻视了'高以下为基'的根本,我们治理了洪水,砍伐了森林,赶走了猛兽,驯化了家畜,培育出提供温饱的食物,建起自已的最初家园。

当人们成为自认为是战胜自然的王者,转而便把屠刀对准自己的同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从开始运用于人类自身,历史的长河中便是遍野哀嚎,血雨腥风!而人的欲望是初始,违道的科学就是帮凶,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却难满足人类的无限欲望,“伪学”越多,离道愈远,我们的生存空间会在表象的繁华之下,落下一地鸡毛。“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劝诫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人们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完满富足,人只有对物质暂时的使用权,当生命不在,你所争夺的世界一切消失无迹!所以老子主张谨慎,反对妄动的保守主义思想,“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理智地从对外界的追求转向了对内在的追求。此章承接前一章,仍是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讲道的起用方法,即“无为”。为学是“日益”,一天天增长;而为道则是“日损”,一天天去掉自己主观的妄念、幻想,而接近于道的自然法则。把自己主观性的东西损到了“无”,就合于道了,合于道后做任何事——包括取天下,都可以成功了,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这一句中,老子主要阐述了为学和为道的不同。他指出,

为道则需要我们时刻剔除心中的杂念,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个“平常心”指的就是道。如果人们在修道的过程中不断摒弃心中的杂念,使私欲渐渐消除,最后就能达到无为的境界。前面说过,无为不是真正的无所事事,而是不妄为。不妄为也就是合乎了道的德行,如果做什么事情都能合乎自然规律,那么不妄为就变成了无所不为了。

“无为而无不为。”这一思想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始终,它是老子提出的极富智慧的命题。尽管中国古代有很多学者也提出了“无为”的主张,然而真正把“无为”的思想发挥到极致的只有老子。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来论证“无为”的社会意义。从表面上看,“无为”是消极的,是倒退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无为实际上是在发展变化中避开矛盾的对立面,使其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无私无欲”的境界。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即认识、掌握。在本章的最后,老子指出,治理国家,要经常保持清静无为的态度。如果整治措施过于繁多,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当人类由无私到共和,人们共同建立一个共同呵护家园的共同体,人类才有未来。相反纵欲而不知止,人类只能被自己所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本章继续表彰道,赞美道,告知统治者以道治理. 先贴下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25,26)

    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刘晓林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 ...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道日损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问知识会一天天增多,修道则妄见会一天天减 ...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

    老子在这一章节提出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很值得思考的,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先贴下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学的越多 ...

  • 《道德经》四十八章《为道日损》悟读述杂【48】

    《道德经》四十八章《为道日损》悟读述杂【48】

  • 以无事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恒无事, 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      为学:追求知识.做学问. ·      日益:知识日益增多.做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八章 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之心得. ...

  •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八章:不仁不义只求大道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八章(德篇第三章) 不仁不义 只求大道 (原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学者记诵词章与百工技艺之务,皆贵寻师访友,多见多闻 ,而后才思 ...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天增加,追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③,取④天下常以无事⑤:及其有事⑥,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