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心裁(36)大建中汤:痛经、妊娠胃痛恶阻
大建中汤【原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组成与用法】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复之。【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痛。【医案】1.痛经参见“乌头汤”条医案。2.妊娠胃痛恶阻初诊:2006年1月19日。徐某,30岁,妊娠60天,恶心呕吐频繁7天,呕吐食物及胃液,嗳气难,纳减,口微苦,倦怠喜卧,寐欠安,腰背酸楚,尿频,大便正常。2005年12月31日因先兆流产入院保胎治疗。生育史:1-0-2-0。检测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均在正常范围。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治法:温胃和中,调气降逆。方剂:茯苓甘草汤合小半夏汤、橘皮汤加味。茯苓10g 桂枝6g 生姜5片 甘草5g 半夏15g 陈皮10g 竹茹10g 佛手10g 砂仁(冲)5g,4剂。二诊:2006年1月23日。呕吐减为每晚一次,吐出食物,口臭,昨起胃脘隐痛,今大便溏频,嗳气。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温胃清肝。方剂: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12g 炒黄芩10g 黄连5g 干姜5g 炙甘草5g 大枣6个 党参12g 砂仁(冲)5g 陈皮10g 炒粳米30g,3剂。三诊:2006年1月27日。呕吐消失,大便成形,口淡恶心,胃脘隐痛,嗳气、矢气困难。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治法:温中散寒,缓中补虚。方剂:大建中汤合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味。川椒3g 干姜5g 党参15g 饴糖(冲)30g 炒白芍10g 炙甘草6g 淡附片6g 佛手10g 甘松10g,6剂。四诊:2006年2月7日。胃脘隐痛减轻,偶有呕吐,嗳气、矢气难,舌脉如上。治法:温中补虚,调气止痛。方剂:大建中汤合半夏干姜散、橘皮汤加味。川椒3g 干姜5g 党参15g 饴糖(冲)30g 半夏10g 陈皮10g 苏梗10g 砂仁(冲)5g,5剂。五诊:2006年2月14日。呕吐未发生,胃脘仍隐痛,经过仔细询问发现,患者为了丰富膳食营养,未曾中断过水果。立即要求禁食一切水果及生冷饮食,继续治疗,舌脉如上。治法:温中补虚,调气止痛。方剂:大建中汤合半夏干姜散加味。川椒3g 干姜5g 党参15g 饴糖(冲)30g 半夏10g 砂仁(冲)5g 肉桂4g 甘松10g 苏梗10g,4剂。六诊:2006年2月18日。胃脘疼痛已除,矢气嗳气已顺,舌脉如上。治法:调气宽中。方剂:香苏散(《和剂局方》)加味。香附5g 苏梗10g 炙甘草5g 陈皮10g 甘松10g 佛手10g 砂仁(冲)5g,4剂。【方剂比较】大半夏汤与大建中汤的比较:方 剂药 物 组 成大半夏汤半夏人参蜂蜜大建中汤人参胶饴蜀椒干姜此两方均具有温补脾胃的作用,前方是用人参配伍蜂蜜,后方是用人参配伍胶饴;蜂蜜与胶饴两性相近,均有甘滋补虚,缓中止痛的作用,前方用半夏以治胃反呕吐,后方用蜀椒、干姜,散寒止痛,也可以疗呕。一重于降逆止呕,一重于温中止痛,这是两方有别的地方。【按语】大建中汤是治疗“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的方剂。从原文看,有“心胸中大寒痛”、“腹中寒”,又见“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当是实寒之证,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胃肠痉挛。以方测证,除川椒、干姜驱散寒湿之外,党参和饴糖则属补虚之品,故所治之寒当为虚中夹实之证。案1痛经3年,发病时恶心、腹泻、出冷汗,下腹喜温喜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证属冲任寒冷,虚实夹杂,故以乌头桂枝汤合大建中汤治疗,使痛经缓解,最后以乌头汤收功。案2初诊为胃寒气阻之妊娠恶阻证,经用茯苓甘草汤合小半夏汤、橘皮汤治疗之后,恶阻减轻,二诊时因腹泻胃痛,呕吐嗳气,改用半夏泻心汤温胃清肝,三诊呕吐、腹泻均除,胃脘隐痛,嗳气、矢气难,易方为大建中汤合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味以温中补虚调气止痛,四诊因症情未见明显改善,转用大建中汤加味治疗,五诊发现胃脘隐痛一直未愈的癥结所在,是治疗期间患者认为多吃水果对补充胎儿的维生素有好处,未曾中止吃水果,在停止一切生冷饮食之后,继续用大建中汤为主治疗,胃痛即除。《素问·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妊娠期间确实需要食物营养的补充,但是在补益食物时,一定要讲究“气味合”,如胃寒而食生冷,胃热而食炙煿,气味不合,便会适得其反,治疗时也会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