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西看古建|跟着书走的旅行

心中最好的旅行是跟着书走,跟着文字走,跟着真正热爱珍惜这片土地的人走。

我喜欢一切老旧的富有美感的事物,尤其是老房子。我写过《城市之美》,因为《游,然后知不足》,所以,这是一次独自上路的背包旅行,也是一次关于山西古建筑的游学——白天游览,晚上看书,看《清华建筑史讲座》视频,老师提到的代表性建筑尽量这次都跑了,还有很多来不及去,留待下一次旅程吧。所以,这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读后感。回来后每个人都惊讶惋惜说我晒黑了,尤其是闺蜜们,我自己倒不在乎,跟旅行的快乐和收获相比这不算什么。心中已经想好下一次要去看哪些古建了。山西,值得一游再游。

据山西省文物局李会智先生统计:国内现有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580座,其中山西496座,占全国85%,其中元代389座,山西339座,占全国87%。以山西运城市为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0处,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看到这里,请问您家乡或目前居住的城市,保留有几处千年古建筑?几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古建筑山西居首,看古建筑当然来山西,看古建筑当然跟着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走,跟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

因为,百闻不如一见,“读跋千篇,不如原画一瞥”,鉴赏品味怎么来的?好东西看得多,品味自然就有了。

其实旅行的快乐暗合每个人生阶段的变化和成长,偶然看到一篇博客,有几句深得我心:这些年来,我总是试图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寻找到与心灵相洽的事物,年纪尚轻的时候是大自然的风景,后来是历史悠久的人文古迹尤其是古寺。这种转变,是基于生命盛衰的体验。——宿小白

我年轻时也喜自然风光,爱那大漠长河,高山深谷,沙漠草原,珠峰大海,直到07年走到敦煌莫高窟,偶遇一个老妇人给几个年轻人讲壁画,我听得津津有味,顿时觉得之前都是看了个热闹,因为没有万卷书垫底的万里路,不过是陈丹青先生所说“无知的游历”,后来才知道那老妇人是樊锦诗院长,正在给清华美院学生实地辅导。

那次偶遇深刻影响了我的旅行观,旅行其实是另一种阅读,路上风景人情是另一本大书,一个人心中懂得更多眼中才能看到更多,否则只能入宝山而空手回,有些旅行是有门槛的,对游客是有要求的,尤其人文景点。

真正看懂眼前景,不负前人心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宝贵遗产,需要用功学习才能继承,不懂,怎么继承?怎么能算是遗产?继承需要资格,不是法律意义,是文化意义上的资格,你来或不来,风景就在那,缓缓开卷,是好书还是天书?你看不看得懂,接不接得住?

上路前,找到最好的导游——那些一流的业内人士写的文字,就像去吴哥窟最好读过元朝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和台湾蒋勋《吴哥窟之美》,在中国想看古建筑,最好读过梁思成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跑了全国近200个县城的2000多个古建筑进行考察,在抗日战争逃难路上用2年时间以难以想象的艰难带病完成的这本《中国建筑史》。

在欧洲旅游时随处可见石头教堂和城堡,导致我一直有个疑问:

为什么我们的寺观古建筑很多木结构,甚至可以整个木塔全用榫卯不需要一颗钉子,如此登峰造极,却没有发展像西方尤其是欧洲那样的石头建筑?

这些问题,在此次旅程和梁先生著作的阅读中,都有了答案。

疫情延迟了这次本该在去年的旅行,带着问题,带着书,上路。

4.25-5.16,

上海-晋城-运城-临汾-太原-大同-上海,

全程交通工具有高铁、公交、客运大巴、包车,

20天跑了5个地级市,14个县,

参观博物馆5个,寺观古建22处,塔幢4处,彩塑5处、壁画6处、考古遗址1处、元代民居1处。

具体景点如下:

晋城:陵川县崇安寺、皇城相府、青莲寺、高平县开化寺、姬氏故居、玉皇庙

运城:永乐宫、龙兴寺、泛舟禅师塔、芮城县广仁王庙(五龙庙)——唐构第二、绛县太阴寺、新绛县稷益庙——明代壁画、夏县司马温公祠墓神道碑、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稷山县青龙寺明代水陆道场壁画、万荣县稷王庙——现存唯一座宋代庑殿顶建筑,万荣县后土庙汉武帝秋风碑、万荣县东岳庙飞云楼

临汾:广胜寺、隰县小西天

太原:晋祠、徐显秀墓(还没对外开放)

大同:华严寺、善化寺、浑源县悬空寺、云冈石窟寺、圣安寺、圆济寺塔、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先分享图片,后面有感慨和总结:

开化寺:壁画以及寺外舍利塔上的唐代石雕,一个很可爱的拄杖禅师手拿草帽——晋城风大日照强,我已经晒红了。
附近村里随便一个门楣就是明清石雕,国内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民居姬氏民居也在这里。
僧人拄杖戴帽,龙头杖头很生动,雕塑有唐风
临摹过《朝元图》还要来永乐宫看看真迹,笔底水墨终不及壁上风流,芮城永乐宫有全国最大的道教题材壁画,被称为壁画教科书的元代人物壁画《朝元图》,保存也很好。

壁画搬迁故事更让人赞叹,当年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0岁不到,可谓年轻的大师,1957-1966十年完成,不早不晚,真是壁画之福。

芮城还有国内唐构第二,广仁王庙,国内目前仅存四座唐朝建筑,广仁王庙建成时间比南禅寺晚,比佛光殿早,万科古建筑修复不错,清华建筑系还做了斗拱模型——不谈斗拱无以谈中国古建筑,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唐朝木建筑课堂。

我爱斗拱,所以忍不住拍了个视频。

跟应县木塔媲美的飞云楼

国家图书馆,被视为镇馆之宝《赵城金藏》的主要雕印场所:太阴寺

新绛县龙兴寺,有动人的彩塑,有晋南地区典型的墓雕,还有非常重要的碧落碑——考验文化的时候到了:

后土庙,除了进教科书的后土庙地图,还有汉武帝的秋风碑,庙里秋风楼即因此得名,可惜现在不让游客上楼参观了,这次没看成。

稷王庙,全国仅存宋代庑梁殿,殿前有宋宣和年间大钟一口,宣和年间啊,就是出了《宣和画谱》的宋徽宗的年号啊,就是创立瘦金体和雨过天青色的宋徽宗啊。

稷益庙,差一点找不到,大门紧锁,我们说明来意,工作人员才给我们开锁,用手电筒照着看了壁画。

青龙寺,满墙明代水陆道场主题的壁画,细细看,都各有风流。

洪洞县广胜寺,下寺看水神庙元代壁画,

上寺看世界最高琉璃塔飞虹塔,赵城金藏发现地

古建筑旅行中常常要欣赏到精美绝伦的雕塑,关于雕塑欣赏,梁先生在《中国雕塑史》一书中说: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

看雕塑,不能错过隰县小西天。
黄山归来不看山,隰县小西天归来不看悬塑。大小1900多尊佛像,390年来保存完好,叫千佛庵是谦虚了,雕塑12年修补贴金8年,前后20年,罕见的满堂明代悬塑,看得窒息,往返六小时车程也值得!大殿不能拍照,图片来自网络。
赏殿赏像赏碑赏柏,晋祠有“一颦一笑倾国倾城”的宋侍女塑,三千年的周柏,千年的唐槐和第一块唐太宗亲笔题写的行书碑,第一座立交桥雏形的鱼沼飞梁,人生易老天难老的难老泉……
应县辽代(1056年)佛宫寺释迦塔,现存唯一最古老最高木塔,与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第一眼看到惊了!简直雄壮!可惜现在不能上楼,偏远的应县有塔精美如此,山西人民才是“祖上阔过”,2021年山西景点江浙沪人民免门票哦。
山西博物院,四层楼逛到眼酸腿软,最爱那一尊尊历经风雨的千年佛像,让人深深感动赞叹,场馆设计成石窟也很美哦……
到了大同,明显感觉比太原冷。
大同博物院领会曾经的雕塑之都大同“繁华富庶,不下江南”和魏碑书法,
华严寺迷人的露赤微笑的胁侍菩萨,善化寺斗拱如繁花朵朵,大同街道地面和下水道的雕花都古意盎然……
终于来到云冈石窟,旅行也接近尾声,想起07年敦煌莫高窟,17年麦积山石窟,19年龙门石窟,至此四大石窟全部看完,但对石窟的了解才刚刚开始,想起16年吴哥窟之行,这石窟之美啊怎不让人沉迷……
入选《时代周刊》世界上十大岌岌可危建筑的悬空寺(玄空阁),好一个恒山脚下峭壁上的迷你版小寺庙,在全国成为绝品的元初大书法家雪庵和尚为永安寺正殿所题「传法正宗之殿」匾额,殿内的元代重彩壁画今天很幸运能够听到工作人员开锁讲解,附近金代圆觉寺砖塔也很赞……
旅行中最大感慨:
古建文物保护的分寸在哪里?

要么就不保护甚至破坏,比如有很多文物的残缺甚至遗失和盗卖,除了受潮和风化等自然因素,就是战争或运动中的人为破坏,比如在广胜寺,听导游说僧人为了筹款维修寺庙竟然把寺庙壁画揭下来卖给国外,如今要看壁画只能去美国,这到底是保护还是破坏?真是啼笑皆非。

要么就简单地一刀切过度保护,比如很多古建文物都不对普通游客开放,很多塔不让上了,很多壁画和彩塑都用玻璃或围栏隔绝,由于光线和距离的原因根本无法看清楚,甚至还不如网上看图片来得清晰,如果这样游客何必千里万里车马劳顿赶来现场?

我去的一些古建筑偏僻清冷,常年锁门,游客如果想看就给工作人员付点钱。所幸这次运气不错,好几次偶遇业内人士,领导打过招呼,所以得以看到很多本来看不到的国宝。

这一点,梁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书中说:

我国素无客观鉴赏前人建筑的习惯。

在隋唐建设之际,没有对秦汉旧物加以重视或保护,北宋之对唐建,明清之对宋元遗构,亦并未知爱惜。

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向改变之时,毁损无余,在欧美,古建实行的保存是比较晚近的进步。19世纪中,艺术考古之风大炽,对任何时代及民族的艺术才有客观价值的研讨,保存古物之觉悟即由此而生。

那么为什么要保护古建文物呢?

这些文物保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呢?

这是很多人会想的问题吧,即使今天,很多地方政府看起来好像比过去更重视古建筑文物保护,也不过是由于可以带动旅游收入增加政绩而已,并不是真正意识到文物价值。

关于这一点,史铁生写过一篇《废墟》,废墟在大多数人心中是没有价值的,那么我们为何要保留圆明园废墟?

保留仅存一堆夯土的商朝遗址,比如二里头?

美国为何要保留9-11废墟?

一个城市和国家,能不能允许废墟的存在,是一种文明和进步,成熟和包容,就像每人心中都有过去,是用记忆的橡皮擦完全擦去不留痕迹?用新的记忆覆盖,还是郑重地给它一个空间,有时回来凭吊和纪念?

废墟是过去,是失败,是伤痛,是伤口,是难堪,也是历史,是警钟,是启示,人们如何对待文物,如何对待过去和记忆,就如何对待来路和源头。

梁先生说: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能发挥创新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依然能体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佛教雕刻,或唐宋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本国固有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证明着我们文化衰落,致于消灭的现象。(三山:就是今天的文化自信。)

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在城市中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中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三山:梁先生说我们盲目搞一堆西式风格建筑失了身份,伤自尊啊)

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石刻,唐宋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布署及雕刻,并加以聪明的应用。(三山:这一段其实梁先生在告诉我们旅行看什么,什么是宝贝,值得我们花时间精力欣赏。)

关于保护,梁先生有一种使命感,他说:

古物的命运在危险中,调查同破坏力量正好像在竞赛。

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和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

作为一位九型人格讲师和爱好者,我一直在思考不同民族性格如何形成,关于建筑风格乃民族性格,梁先生说: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倒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建筑活动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而我们的古代建筑如何反应中华民族的性格?

梁先生说:

1、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

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久不残破之野心。

满足于木材之沿用,达数千年,发展木造精到之法,而不深究砖石之替代及应用。

三山:“满足而不深究”这两句真沉痛语,所谓比摄影师更重要的是摄影作品背后的摄影观,那么建筑背后就是建造者的建筑观,也就是林徽因说的“建筑意”,建筑是冰山一角,背后的理念是冰山之下的民族性格。

他又说:

修葺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唯珍其旧址及其创建年代而已。

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布署规制,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建筑在我国称匠学,非士大夫之事。

三山:我觉得这也是梁先生为何学成归国后,不像当时许多同样在海外学建筑的同辈那样去开建筑师事务所(贝聿铭、童隽等大家都是他同辈人),而是参与创立中国营造学社,整理文献资料,翻译古代留下的唯一部建筑天书《营造法式》,去战火纷飞的各地登高爬梯测量古建,在李庄的煤油灯下艰苦写书——这一切都是他的选择,因为古建筑于他不是简单的房子、塔楼、雕塑和壁画,碑刻和华表,建筑于他而言是文化延续,是民族性格,他是建筑师,也是要为往圣继绝学的中国传统读书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是真正的贵族。

他的身上,有着我们最优秀最闪光的民族性格,他就是那个《少年中国说》里的少年,梁启超先生给美国宾大学习建筑的梁思成寄去《营造法式》,更像是使命传递,是父亲对儿子的期待,也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殷盼,梁家父子两代人,是中国读书人的楷模。

当然,还有他最亲密的志同道合的战友、爱人林徽因。

林徽因当年在山西考察测量古建筑。

关于我们的木建筑为何如此精美绝伦让人赞叹,梁先生说:

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布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结构系统。世界他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代替原始木构,中国始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遵古之艺术,唐宋少数遗物在结构上造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工程经验,所产生之最高美术风格也。

这个就紧接着我的那个疑问:

为何我们多木建筑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发展石建筑?比如西方许多教堂和城堡都是石头建筑,即使经历战争和火灾都能保存完好至今。梁先生以为原因有二:

“1、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

在路上偶遇两位从事寺观壁画艺术的老师,也讨论过这个疑问,我个人觉得因为不像西方很早就发展出几何力学,中国比较重视文学诗词歌赋,奏章应对,权谋宫斗,逻辑思维和数学是不为主流社会所重视的学问,但没有优秀的知识分子的参与,比如我们没有阿基米德和毕达哥拉斯这样的几何与数学先驱出现,导致匠人们缺乏理论指导,始终无法完成从木材到石材的转换,只能在木材上走向极致,千秋万代也就出了一个祖师爷鲁班,一个修赵州桥的李春,后代都玩不出什么新鲜花样来,创新很少,所以唐宋以后木构建筑就很难在超越之前的辉煌,这就是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吧。

“2、垫灰之恶劣。

中国石匠既未能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无法解决。垫灰材料多以石灰为主,不知垫灰之主要功用,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结晶粗砂粒与石灰混合之yuan ze ,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反之,罗马工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黏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大量之建筑事业”

“始终未能发明应用”读来沉痛,就像我们的马车从商代晚期一直用到近代,而始终未能发明出汽车和飞机,某些基础学科的缺失和整个民族思维和认知的局限,造成了心智模式的滞后和单向,以至于我们在近代落后而频频挨打,以至于我们在今天还要被人家卡芯片脖子,实都源于此。

带着最开始的问题上路,一路看一路解决,一路又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原来的你根本没想到也问不出来的,于是带回更多的问题和功课,又启发酝酿了下一次旅行,如此闻思修螺旋上升,旅行成为另一种滋养和成长。

梁思成和林徽因测量太和殿屋顶留影,林徽因笑称自己是中国第一个穿旗袍上太和殿屋顶的女子。

仅以本文向梁林二位先生致敬。

更多游记见微店 遇见三山《一次没有时间的旅行》。

2021.5.20于沪上柔慈阁

(0)

相关推荐

  • 心醉古建壁画与彩画之美

    在一座座罕为人知的秘境遗迹中 充满神圣而动人心魄之美 古建与装饰设计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融合之美 生动体现了东方建筑的独特神韵 也蕴含了传统文化与东方哲学 一份来自历史的记忆 一张属于文化的明信片 在古今 ...

  • 凭什么“地上看山西”,山西古建到底有多牛?

    在20世纪初,有一位名叫 伊东忠太的日本建筑史学家,曾先后六次来到中国研究中国建筑. 伊东忠太 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 回到日本后,他撰写了一本<中国建筑史>,并在书中说:在中国境内, 唐代木 ...

  • “点亮”山西古建之美

    山西 一个隐藏无数传奇的地方 八百里太行山从这里崛起,五千年文明史在这里沉淀.这表里山河之地,远比你想象中绚丽. 众多周知,山西省是保留中国古建筑最多的省份.除了数量傲视群雄,山西古建建筑年代之久也是 ...

  • 我的摄影之路▷2006年领略山西文化之一:晋祠

    我的摄影之路 ♥2006年领略山西文化之一:晋祠 2006年8月10日至8月13日,长航工会常委(扩大)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期间,我们学习考察了山西晋祠.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五台山.悬空寺.云冈石窟等 ...

  • 山西古典艺术研究院,筑有生命的古建!

    本文共1814字,11图,阅读11分钟 ▲匠人匠心 在山西古典艺术研究院,有一位祁伟成.他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省级保护项目多达百余处,所修缮项目多被评为优质工程.秉持师传技艺,由他主持并组织人员制作的 ...

  • 再去晋东南看古建(上)

    有人对晋东南地区的早期古建筑之多之精美,有过这样的比喻.就像上帝的一把珍珠随意一撒,滚落在山川大地的各个角落,埋没于僻壤相间,你要寻找和发现它们吗,并不是那么容易,这就是上帝的恩赐.晋东南不显山不露水 ...

  • 外地人去山西看国宝,山西人却更喜欢去这两家景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说的是龙城太原. 柱恒岳而依太华,户塞外而门九派.这说的是平城故都--大同. 作为山西名气最大的两座城市,太原和大同,一个省会,一个边关,一南一北,双峰并峙,厚重的历 ...

  • 2021春节初二-初五去山西参加古建壁画游学

    2021年2月13-17日(大年初二到初六) 五天去寻访山西中部古寺与著名景点 有古建 有彩塑 有壁画 有大院  有古城  有古堡 提升审美 熏陶文化 在太原集散 2月12日(大年初一)晚上到太原集合 ...

  • 2021春节初二去山西参加古建壁画游学

    酸秀才山西古文化游学春节活动出炉了 2021年2月13-17日(大年初二到初六) 五天看遍山西古建精华 在太原集散 2月12日(大年初一)晚上到太原集合 2月13日早晨从太原出发 2月13日第一天 佛 ...

  • 我想和你去这儿看雪,一直走到白了头

    本来以为今年又是一个暖冬 谁承想冬天该有的冷和雪都如约而至 2020年的第5天 雪花带着时间密钥降临 为大地披上时间斗篷 年轮向前拨弄 所有跨越时空长河的存在都回到初始 写过很多次石家庄正定隆兴寺 但 ...

  • 清明节4月3-5日去山西杏花村 看古建品汾酒 平遥看古城 太原看青铜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唐) 国内疫情已经基本消灭 酸秀才山西古壁画彩塑游学重启 让我们踏着古代诗人的路线图 去山西古代的乡野间 寻找遗失的梦境 本活 ...

  • 6月5-6周末两天去山西中部看精华古迹

    本活动与省内正规旅行社合作推出 山西中部 汾阳 平遥介休一线 潜藏着大量不为人知的国保文物古建 它们默默无闻 隐藏乡间千百年 这次我们一起去把它们发掘出来 把它们的稀世精彩 展现出来 它们中有壁画 彩 ...

  • 刚起床,洗把脸,准备“上班”去。 是的,我最近谋了份“工作”,就是去图书馆看书。 职业投资,对我最大...

    [指数午后拉升,三大指数集体转涨辅助生殖.医美.二胎概念集体飙涨:汽车.景点旅游.半导体.机场等板块回调,上海机场市值跌破千亿] 今日三大指数午后持续拉升,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涨.创业板指均跌约转涨:两 ...

  • 开车去山西吕梁,看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从山西太原到吕梁的高速公路,属于青银高速公路的一部分,由夏汾高速(太汾高速)和汾柳高速(汾军高速)组成. 沿着这条高速公路走进吕梁,就走进了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晋绥边区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