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的癌症都与炎症有关!远离炎症,做好这两点很重要
说起炎症,每个人都不陌生。
当身体某一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时,那可能就是「发炎」了。
然而,炎症看似小病,却可能发展成包括癌症在内的重大疾病。
炎症是如何发展成癌症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致炎」因素?又该怎样预防和应对炎症?
今天,我院医务部部长、胸部肿瘤内科病区主任 周进医生来给大家科普。
炎症
既可以保护你,也可以伤害你
通俗的讲,炎症实际上就是身体在受到伤害时产生的一种保护反应。
当外界进入或者机体内部产生了一些致炎因子,比如病毒、细菌感染,不小心受伤或者花粉过敏等,机体就会产生炎症反应来对抗这些伤害。
但炎症反应并不全是保护作用,它一方面调动起身体内的各种免疫细胞来消除这些致炎因子,让受损伤的组织快速修复;另一方面也会对局部组织造成伤害,使局部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
而当炎症发生的时候,身体也会有一些相应的反应,比如伤口发炎会有发红、水肿,局部皮温升高、疼痛,还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这也就是生活中所说的发炎了。
持续性慢性炎症
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持续性慢性炎症影响肿瘤发生的机制是比较明确的。
当致炎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这时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炎性细胞就被激活,而且还会与肿瘤相关的炎性细胞互相促进,它们趋化到损伤部位并分泌出多种多样的细胞因子,通过不断的氧化损伤致使细胞癌基因、抑癌基因和DNA损伤修复基因发生变异,这样与细胞外基质构成一个适宜肿瘤生长的微环境。
在这种促炎因子的反复循环刺激下,尤其在低下的自身免疫力、焦虑的精神因素等协同作用下,可以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并持续存活和增殖。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癌细胞的营养供给。在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过程中,会有新生血管为其提供养分,而炎症同样会参与肿瘤新血管的形成。
(如果上面那一大段深奥的医学知识你没看懂,也没关系)
“总之,慢性炎症会以多种方式参与和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周进医生说道。
警惕!
约20%的癌症与慢性炎症有关
虽然炎症不是一定会导致肿瘤的发生,但是当致炎因素持续存在,机体持续处于炎症反应状态时,慢性炎症就可能会诱导肿瘤的形成。
据统计,全世界约20%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慢性炎症相关。比如慢性肝炎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与后期肝癌发生也是密切关联的,EB病毒感染可能引起鼻咽癌,HPV感染可能引起宫颈癌等。
不过,周进医生说: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总体来说炎症还是一种防御行为,是起保护作用的,只有持续的,不受调控的慢性炎症才可能会发展为癌症。
远离炎症
应远离生活中的致炎因素
生活中有许多因素都能造成炎症,其中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是诱发炎症最常见的原因,高温、低温、紫外线、机械损伤等物理作用也能诱发炎症。
如有异物(如金属、木材碎屑、沙粒、玻璃渣等)进入人体,由于其抗原性不同,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此外,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剂使用不当、各种过敏性反应及坏死组织也可能引起炎症。
所以,想要预防和应对人体内的炎症,周进医生表示:
01
要预防致炎因素
注意手、口卫生,换季期间注意防护,外伤时注意伤口干燥清洁,如有明确已知的过敏原,要有意识的避免接触。
02
应该学会识别炎症反应
当身体局部有红、肿、热、痛或有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这可能会影响医生的后续治疗。
另外,对于长期不愈的炎症,如皮肤创口等等,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防止细胞的自我修复失常导致的恶性改变。
做对这5件事,帮身体“消消炎”
除此之外,CCTV生活圈公众号曾发文称: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以防患未然,减少炎症带来的不良反应。
无“炎”饮食
1. 很多果蔬含有抗氧化物,能消除体内自由基,抗击炎症,比如菠菜、西兰花、西红柿、洋葱、樱桃等。
2. 坚果中抗炎物质含量丰富,每天吃点坚果可降低心脏病等患病风险。
3. 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等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对抗炎症。
4. 相反,甜食、高脂食物、油炸食物、加工肉制品中富含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应该少吃。
经常喝水
多喝水有利于排除体内废弃物,女性尤其要多喝水。如果女性体内水分不充足,很容易导致妇科炎症。
睡眠充足
高质量的睡眠是人体加油站,长期缺乏睡眠,机体免疫力会下降,容易遭受病菌侵袭,引发炎症。
坚持锻炼
每天约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抗炎作用。
而肥胖会直接导致炎症反应,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4,有利于身体健康。
学会减压
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人体内分泌紊乱,会促进炎症的发生。
学会善于释放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最后,再来说两句:
有些炎症虽然可怕,但千万不要随便服用抗生素,否则易导致细菌耐药、引发二重感染,如果有炎症,应去医院及时就诊,对症治疗哦~
来源:四川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