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这些隐晦之语,间接证明了《竹书纪年》中夏禹继位的真相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颠覆“三观”的考古发现,《竹书纪年》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这本成书于战国晚期,后因盗墓而问世的“煌煌巨著”,从出土之日起,就“亮瞎了所有人的双眼”。

那些曾经完美无缺的上古圣王,那个让世人推崇无比的“禅让”制度,都因此书的出土,而变得有些“模糊”。

那么,《竹书纪年》都说了些什么呢?

下面这几条梗概,是青史君的简单整理:

1、尧舜禅让是假的,真相是:舜将尧囚禁、杀死,最终取得帝位;

2、在舜成功上位之后,曾经大肆清洗过尧的死党,并将他们称为“四凶”,其中就包括大禹的父亲鲧(gun);

3、经过“治水”之举,大禹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于是他占据夏地,对抗舜帝;最终战败的舜帝被大禹流放到苍梧之地,凄惨而死;

当然,在《竹书纪年》中,颠覆三观的记载还有很多,为了行文方便,青史君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不过,单单从上面这几条记载来看,我们就已经可以理解,为什么儒家一直在叫嚣《竹书纪年》是“伪书”了。

毕竟,“尧舜禹汤,古之圣王”的“史实”,是儒家存在的基石,如果历史真如《纪年》所言,那么整个儒家的理论体系既要崩塌了。

可是,事实就是事实!

即便千百年来,儒家的“孝子贤孙”们,一直在销毁证据、试图抵赖;但是在历史的角落里,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总会留下些许痕迹:

早在两千多年前,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就在他的《韩非子·说疑》篇中有:“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的论断。

而作为后世,治国治世参考书、“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也在字里行间暗示着某些真相。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以《竹书纪年》为参照,再次细读一下《史记·夏本纪》中,有关“大禹继位”的篇章,看一看历史的真相究竟是如何。

与《殷本纪》、《周本纪》中,因为神灵显迹而生下伟大先祖的记载不同,《夏本纪》的开篇就开宗明义地说道:夏氏族的祖先夏禹,本来就是“神族”后裔,他本身就具有可以继承王位的血统。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这样的不同寻常的开头,乍读之下似乎没有什么,但是,青史君总觉得,太史公这是在铺垫着什么。

我们接着往下说,在交代完夏禹的身世后,太史公就开始记载“大洪水”事件了: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与西方世界面对灾难,只会等待“诺亚方舟”救援不同,我们的祖先面对困难,历来的选择都是“迎难而上”——当时的华夏首领尧帝,四处寻找贤能之士,治理水患。

这时候,大禹的父亲鲧就被推荐到了尧帝面前。

可是这个鲧,貌似除了名字比较个性之外,能力似乎一般般。他忙忙碌碌地干了九年,水患竟然没有丝毫缓解之势。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看来《竹书纪年》说他是尧的“自己人”,并非空穴来风。

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不管是不是“自己人”,工作总是完成不了,依然得“下台”。

尧帝一合计:换人吧!

于是,舜被“推荐”了上来。

这个舜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立威”——直接将大禹的父亲鲧流放致死;也有说法:是直接杀了。

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这就有问题了!

因为,根据《五帝本纪》记载,这个舜虽然在后来登上了首领之位,但是彼时的他,还是一个“初入官场”的新手,可以说毫无根基可言。可是,舜一上台就“摄行天子之政”、流放国家大臣,而且所有人都支持他!

青史君觉得:这段记载,怎么看都怎么“假”!

如果按照儒家的解释,这肯定是圣王德行了!

可是,要是我们结合《竹书纪年》里“舜将尧囚禁、杀死,最终取得帝位”记载,青史君认为,这段历史可以还原如下:

九年的大洪水,华夏大地肯定早已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没有衣食的人们,必然爆发了“起义”(后世之中,这种桥段屡见不鲜),而一穷二白、从小就不受后妈待见的舜,本身就是“造反”的好苗子。

年老的尧帝,面对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权力全部交给了舜,于是就有了《竹书纪年》里“舜将尧囚禁”的记载。

在舜登基之后,为了能够坐稳帝位,除了打击异己之外(驱除“四凶”),必然还要兑现曾经许下的承诺(跟着我走,有好日子),于是,他只能继续让人治理水患。

可是,在舜的队伍里,基本都是“泥腿子”出身,完全没有治水经验。所以,治水专家鲧的儿子禹,被“逼”上位,继续完成治水大业。

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最为有名的桥段莫过于“三过家门而不入”了。

以往的时候,每当说起这段典故,大家都会感叹夏禹的兢兢业业与先国后家。但是,如果青史君告诉你,在《夏本纪》中,关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记载,其实是如下所言,不知道你会怎么想?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很明显:“三过家门而不入”和“过家门不敢入”,完全是两个概念!

划重点:夏禹过家门而不入,并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害怕被舜找到口实,趁机被收拾了!

那么,面对“杀父仇人”的虎视眈眈,夏禹难道只是在“讨好卖乖”、专心做事吗?

肯定不是的!

在外十三年,夏禹一方面在治水,一方面更在广布恩义、收服人心。

(禹)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前面我们说了,在古代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吃饭问题”。

而夏禹非常肯能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舜帝命令他继续治水的同时,夏禹也向舜帝要了几个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后世尊为“谷神”的后稷。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一方面帮助大家治理水患,一方面又教会大家活命之道——夏禹在诸侯中的地位,早已一飞冲天、不可撼动了。

不久之后,夏禹也开始“摄行天子之政”:每到一地,就给当地的诸侯划分等级、规定缴纳税赋的多寡——这可是部落首领才能行使的权力啊!而且也没有记载说,此时的舜帝,已经将首领的权力交给了夏禹。

荆河惟豫州,田中上,赋杂上中。

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其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

华阳黑水惟梁州田下上,赋下中三错。

但是毫无悬念:在治水成功之后,夏禹已经基本可以取代,本来就没有什么根基的舜帝了!

当然,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在《夏本纪》中,有一段非常冗长的对话,讲的就是夏禹与“自己人”伯夷,如何“劝说”帝舜放权的。

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

对话非常长,小编就不在此赘述了。

归纳夏禹的中心思想,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帝位是有“德”者居之,你舜帝已经不行了(大家不支持你了)!以后就看我的了!

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尔止。

不久之后, 舜帝就正式宣布:夏禹是自己的继承人。

帝舜荐禹於天,为嗣。

以上种种,差不多就是《史记·夏本纪》中,关于夏禹继位的整个过程。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就会说:不对啊!这看来也是禅让,根本就没有证明《竹书纪年》所言是真的啊!

可是, 在青史君看来,太史公在那些言语不详的、暧昧之词中,已经给我们暗示了事情真相。

首先,夏禹和舜帝有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

再者,当夏禹被舜帝派去治水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遭受了威胁,以至于夏禹“三过家门而不敢入”——可以看出,舜帝和夏禹之间的仇恨并没有化解;那么,按照人之常情来推断:舜是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把帝位传给仇人的(而且我们不要忘了:舜其实是有儿子的!)

最后,从夏禹没有被授权就私自“摄天子之政”,联络各地诸侯,到他与伯夷等人一起,劝说舜帝放权的记载来看:即便是舜真的将帝位禅让给了夏禹,也是被逼无奈的。

结语:在《史记》成书的年代,虽然《竹书纪年》还在尘土之下深眠,但是,青史君相信,曾经阅遍群书且走过千山万水的太史公,一定听到或者看到过些什么。

可是,由于当时大环境的限制(彼时的汉武帝在独尊儒术),又加上缺乏可靠的资料支撑,所以太史公只能用他的如椽之笔,将自己的思考与怀疑,非常隐晦地藏了下来。

看来,鲁迅先生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并不只是说它叙事精彩、行文生动;更为主要的是它,在最大限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