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记忆中的蒸“枣山”》 作者:曹成群 诵读:齐喜霞

第441期

记忆中的蒸“枣山”

作者:曹成群

诵读:齐喜霞

老家的习俗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味越来越浓,年三十前都会把来年正月里豆腐、丸子和白山药炸出来,馒头和年糕蒸出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腊月的这几天也是我们兄弟姐妹从早到晚围着锅台转的日子。有担水的、有抱柴的、有拉风箱的,一家人各尽所能其乐融融。姥娘和母亲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每天像是腾云驾雾一般,一锅接一锅地蒸从没说过累。她们最拿手的压轴戏莫过于蒸“枣山”。头天晚上,把和好的面放到热炕上发酵。第二天将发酵好的面团 揉得劲道十足,随后把面团搓成粗的长条,用手揪成大小一致的剂子,紧接着把剂子搓成长条。然后将三个枣按中间一个,两头各一个卷成“心”的形状,这时映入眼帘是白面裹着的上边一个枣,下边两个枣的家乡人称之为的枣糕(见照片)。

紧接着将四个枣糕在笼屉蒸布上紧挨着摆成一行为第一层,向上第二层三个,第三层两个,顶层一个,共四层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枣山”(见照片),盖上笼盖开始添柴烧火。兄弟姐妹中属我个子高力气大就卖劲地拉风箱,大火蒸半小时后“枣山”便蒸熟了,厨房内热气夹带着甜甜的枣味扑面而来,热气像白云翻滚着冲出门外。我们兄弟姐妹围在门口尽情地吸着这诱人的气味,美味十足的口水不时咽下。

姥娘和母亲小心翼翼抬起蒸好“两座枣山”放到簸箩中凉着时说:“这是供品,小孩们只能看可不要摸啊”,我们兄弟姐妹只好“望梅止渴”了。我带着这个好奇心请教下班回到家中的父亲,父亲一席话使我知道好多民俗知识。蒸的是“枣山”,寄托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三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一是“两座枣山”在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十五中午要在《奉供天地之神位》处上供,所以叫供品;二是枣山中十个枣糕寓意十全十美,上下四层分别表示福、禄、寿、喜,以祝福新的一年做什么事都会十全十美;三是据传说摘供后人间凡人食用供品,老天爷就会保佑家庭和睦延年增寿,幸福美满添福进财”,真是深感习俗文化奇妙无比

悟透了寓意着浓浓祝福,透视出亲情满满的幸福期盼,到大年初一和正月十六中午分享摘供后“枣山”达到了高潮。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围坐在父亲和姥娘、母亲身边,遵循平时规矩,父亲拿起筷子吃第一口饭后,我们才动碗筷。此时,父亲笑容满面看着我们就是不动筷子,聪明过人的哥哥心领神会说:“谁先说对'枣山’每个枣糕寓意着什么?谁就先吃第一口,依次类推。”话音刚落,我就抢着答到:“最顶层一个表示福星高照,”父亲满意地点点头,三、四弟一看着说:“向下第二层是禄星,两个枣糕一个意指官职,一个意指禄位。”话音未落,就听姐姐说:“下第三层是寿星,三个枣糕,一个代表上寿120岁,一个代表中寿100岁,一个代表寿80岁。”哥哥巧妙接过话题说:“我四个妹妹说第四层是禧星,四个枣糕分别代表年禧、福禧、贺禧、新禧。”一句话就是宏图大展、喜气盈门、鸿运当头、好事连连。说到这里父亲高兴地说:“这是口口相传的俗,男女老幼都期盼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福气福运全家福,平平安安每一年!今天就破例全家不分老幼一起品尝摘供后枣山吧!”一刹那,那香甜扑鼻吃在嘴里香味无比的“枣山”变成全家人的美食,一阵胜似一阵的欢声笑语,犹如丝丝暖流涌入心间,全家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在一起,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最快乐、最享受、最温馨的情景已成为我难忘的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