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邓世广|《天山吟啸》序
明年我即将踏入七十岁的行列了,且值我结庐天山五十周年,我的弟子们张罗着要出一本诗集,作为送给我的稀龄贺礼,并且说写序言的事“舍老师其谁也!”鉴此,我既不能因偷懒而逃避,也不能因谦虚而推脱,想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于是也就不揣谫陋了。弟子们说这正是老师的风格。
我对新朋友介绍自己时常说:“在医学教授里,我的诗词写的最好;在诗人朋友中,我的医疗技术最高。”所幸我的朋友圈不算太大,因此牛皮还一直没有吹破。孔夫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我的弟子们既学诗,又学礼,爰得其敬重有加,故亦颇足自慰。
我出生于旧知识分子家庭,幼承庭训,雅好诗词,及长虽以医、教为业,仍耽吟咏。平心而论,尽管我以敬业自许,对医科大学学子曾有“寄意风云楼百尺,关心桃李树千株”之情愫,终不如与学诗弟子们在高层次之文化交流中更有灵犀。“长酬知己樽长满,不遇人才眼不青”是我纳徒的准则,而“津津乐道箕裘续,默默旁观鸡鹜争”则别具襟抱。记得四、五年前,我有《念奴娇》一阕词云:
“迟来风信,纵漂流无岛,何妨邀月。对影聆歌曾一醉,梦断谈禅观叶。云紫山空,雨寒菊淡,诗酒情犹烈。剑门归去,楚箫吹处消歇。 已品多味人生,桑榆景好,花径天然发。浣罢瑶池襟袖冷,弹铗未矜清骨。不拜财神,不求上帝,敢许冰霜节。半瓢居里,樽前休说穷达。”
词中隐风信子(崔鲲)、羽风(罗瑞洲)、漂流无岛(傅稚明)、邀月(蒲汉林)、岁月如歌(布凤华)、一禅(刘刚)、一叶知秋(朱光泽)、紫云(韩颖)、雨寒(叶雨寒)、人淡如菊(马菲菲)、诗酒生涯(罗后长)、剑门细雨(杨正国)、归客(杨波)、楚家冲(李兴旺)、多味人生(匡英)、花径庭(阎福雄)、天然秀(赵天然)等诸子姓名。嗣后又有张栋、邓勇、刘军、梁晗曦相继加盟,门墙之下,已有二十一剑之数矣。
建国六十周年前夕,我主编的《当代西域诗词选》(戊子版)问世,熊盛元先生在序言中首次提及当代吟坛之遥承高、岑诗风,激越沉雄,高绰铜琶铁板,豪唱大漠风烟之天山诗派。敝门诸子在中华诗词论坛创办的《天山吟啸》之版即因此命名。开版之初诚聘诗词界海内名家王亚平、王蛰堪、王翼奇、杨逸明、杨启宇、陈仁德、何永沂、星汉、蔡淑萍、熊东遨诸先生出任本版顾问,辱承俯允,荣宠昭彰。
《天山吟啸》既是天山师门学习、切磋的园地,也是和诗词界朋友们交流、联系的窗口。多年以来,天山弟子博采众长、精勤不倦,诗词水平每上层楼,代有多人、多次荣膺全国诗词联大赛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而宠辱不惊,谦虚敬慎,蔚然成风。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质而言之,教学过程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师徒双方共同提高的过程。在门下诸子诗词创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我既为弘扬传统文化略尽绵薄而聊以自慰,也为青出于蓝而沾沾自喜。以此益信:“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认真体味,方知此言不虚。
《天山吟啸》吾已批阅,所载弟子之作,具见真情新意,令吾动容。其如:“一从博里识荆后,几度屏间拜帐前。”、“长揖恩师因仰止,此情尽在不言中。”、“断章欲寄阳关外,大梦思飞葱岭间。”、“亦师亦父两惺惺,梦寄金风过鲤庭。”、“清风何处吹衣?玉门关递春消息。”、“浮生底事半虚空,北望天山意未穷。”、“椽笔一挥云水动,半川烟雨入诗来。”、“听窗思歇潇潇雨,入耳惟闻侃侃声。”、“去年此日剑门关,三拜求师意甚虔。”、“曾诣天山恨不逢,如今相望又西东。”、 “自是缘深西域逢,师心直与父心同。”…吾今老矣,易动感情,每读至此,不觉泫然泣下。及见“命驾长风起。过遥天,呼星唤月,梦魂千里。一夜天山欣在望,便与群峰见礼。笑问道、盘缠馀几?我报此行风助力,有奚囊、能令吾师喜。更一点,深心耳。 阶前芳树青如洗。是何人、红衣白帽,网间长记?笑语铿然先入耳,'小子远来不易。且识罢、杯中妙理。’酒未沾唇人欲倒,禀恩师、'此物无缘矣。车马炮,尚能试。’”(金缕曲·恩师寿诞有贺)又不禁破涕为笑。限于篇幅,感情真挚之作而未收入此书者,不胜枚举,而常常萦系心头,弥觉可珍。
日前翻检旧作,见有天山踏雪诗云:“蜉蝣慵计百年身,且做天山吟啸人。纵使三生耽白雪,哪堪一醉别红尘。松涛隐约鸣金琯,冰瀑分明落玉津。绛帐但教陈此处,风云知我性情真。”近作七律又云:“回眸后起芸芸辈,只许精英踏我肩”,或曰:“踏肩者何人?”顾盼之余,乃徐徐而言,凡我门下诸子,若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甘人后,自强不息者,皆可踏我肩也。
言出由衷,或可充序。
邓世广
甲午仲秋 于天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