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 | 富春三小 戴昱恒《身虽去,精神犹在》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清明祭先烈”活动习作28
身虽去,精神犹在
戴昱恒 富春三小 六(6)班
这一天是一个沉痛的日子——1945年9月17日。那一天,郁达夫先生惨遭日本宪兵杀害,这是多么可恨啊!都达夫先生是我们富阳的骄傲,他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革命烈士。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过去》、《迟桂花》等,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殊。
不久前,我就参加了“缅怀郁达夫”的活动。
那天上午,我早早就到了郁达夫公园等着。来到郁达夫的故居前,不禁感叹道:“好啊,这么一座小小的木楼里,竟出了个郁达夫,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叹罢,我坐在一块
石头上,闻着花香,看着小草,沉醉在阳光的抚模里,静静等待着大部队的到来。
许久,大部队来了。一个老师在遮阳棚底下坐毕,拿出了一些餐巾纸和铁丝,把我们叫了过去,道:“看,待会儿我们会为祭拜郁达夫做手工白花,这些是材料,你们先看我做示范,等会儿再由你们自己做。”说罢,老师麻利地用餐巾纸和铁丝扎好了一朵白花:“喏,就是这样。”看罢,我也开始扎起了白花,可没那么熟练,扎得很难看,最后还是在同学蒋语恬的帮助下才做成了一朵像样的白花。
扎罢,我们上路了。踏着灰色的砖,踩着棕黄的泥,我们来到了都达夫的兄弟——郁华的衣冠冢。郁华是郁达夫的兄弟,也是一名著名的爱国法官、法学家,曾因为了执法而受到日为特务附着子弹的恐吓信,但他坚贞不屈地无视了这些恐吓信,最后惨遭汪伪特务的暗杀。这真是一场悲剧,我怀着悲痛的心看着郁华的衣冠冢:这是一片不大的空地,铺满着年代久远的灰石砖,空地的中央是一个用石围栏围起来的长方形小花园,长约4米,宽约有2米,里面种满了花花草草,还有许多未经修理的杂草。“小花园”的前方是郁华的衣冠衣冠冢,长约1.5米,宽约0.5米。听介绍的老师说,这里面装着一件沾满鲜血的衣服,这就是郁华的衣服。沉默着,我们一个个轮流走到小花园的围栏前弯腰放下了白花,沉默着走回了一旁,静静地看着它。
哀罢,我们继续向前走去。走着,我们来到了“双烈亭”。这个亭子比一般的亭子稍大,半面有靠椅,另半面则是郁达夫和郁华的纪念碑,差不多是一个伞面大小,上面刻着郁达夫、郁华的画像和简介。“默哀一分钟。”孙校长严肃地说道。于是,我们纷纷低下了头,开始在心中默哀。
哀罢,我们来到了一处平台上听着老师讲故事,跳望着远方,写下了一首首优美的诗,诗歌里,我们结束了这次旅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8年4月1日
2018年4月1日
感谢一路支持我们的会员,指导老师,家长志愿者们。
郁达夫故居
清明,这是一个缅怀的时刻,我们一起纪念郁达夫先生。
这也是文学院活动一周年的日子。
我们宣誓,走读,朗诵,写作,都是为了传承,传承达夫先生的人文精神与爱国情怀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评选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