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圆桌会议记录 | 啼笑皆非的世纪battle与八个学长学姐的血泪建议

时间:北京时间2020年3月15日19:00
地点:某不知名互联网群内
参与者:毫无存在感班某花某/甜美无敌中传十一/蹦迪姐妹上大香芋/茶壶养老厦大铁柱/秃头版张雪峰武大下雨/出口成诗南大66/扎心富婆复旦猪皮酱/血泪控诉暨大草莓/可可爱爱苏大尾鱼
内容描述:ghs什么的、哪个城市更好蹦迪之类的、北京地铁如何守护自己的拖鞋、把狗骗进来杀的和初恋一起读研、如何用正确的姿势逃课出去玩、福建人如何连考三次普通话并在最后唱起了歌
后遗症:间歇性面部神经抽搐、不想吃学校食堂、想蹦迪、开始练习绕口令等等
👩‍🎓👨‍🎓👩‍🎓👨‍🎓
未参与者 深表遗憾
机不可失 失了再来
⚠️
    - 机密会议记录 -   
班 班
择校思路一:不断缩小范围型择校——首先先确定自己想要去的地区,长三角还是珠三角,北上广还是省会一线。
在此基础上再思考自己想去那座城市?是想去上海追星,还是想去北京感受一把拥挤与热血?还是喜欢厦门成都的养老休闲?或者是南京西安的历史悠久?
除此之外,你是不是有特别喜欢的那种长得又帅人又温柔的学术大佬——我爱常江老师,我要去深圳大学;还是有非常心仪的研究方向——我想搞钱,我得学广告,那我去厦门大学好了。
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直至选择出那个你想去的院校。
花 花
择校思路一适合那种毫无择校想法,漫无目的的同学,那么择校思路二其实是非常明确的目标导向,即“我为什么要读研”。
刚刚有个男生说读研的目的是为了找个富婆嫁了,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真是非常有理想的读研目标呢!那这位兄弟第一步扪心自问阶段已然完成,
下一步就要认真规划——如果想找富婆,那就要去那种学费很贵富人扎堆的学校,那复旦和北大汇丰就可以纳入讨论。
接下来就要开始自我认知——我,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男生,学习不太行,但蹦迪特在行,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恋爱小天才。很好,超级无敌灵活还要考英语的北大汇丰pass,虽然复旦也极其难考,但毕竟有不少新闻史兜底,又在上海这种妖娆的城市——作出选择!就复旦吧!
虽然上述是个小玩笑,但也展示了另一种择校思维,选学校一定要反复思考自己的目的——到底为什么要考研,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什么?以此为基准进行择校。
因为ppt有限,无法全部列举,但是推送可以呀!
以下为我们收集的所有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北京地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交通大学
东北地区:南开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
华北地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
上海地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政法大学
包邮区: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广东地区的院校: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内陆地区: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
西北地区:新疆大学/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
以上为本次圆桌会议的铺垫信息

⚠️
  第一轮:南北battle  
👧北方组·甜美中传十一👧
#热血北京#
🚩问题:其实选北京的很多朋友都会觉得北京的就业机会呀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实习平台也比较多。十一你对北京的印象是什么?包括交通呀、就业机会呀还有天气之类的。
十一:我一直就想学新闻,觉得中传对口,为了专业选择的北京。虽然对天气不太感冒。北京的生活节奏快,几乎没有午休时间,十二点多下班下课,一点半前开始工作,每天都感觉很紧张,人山人海密不透风的感觉。
工作节奏生活节奏都非常快,日常工作996或007。生活、工作在北京压力都挺大的,去年在广电总局实习了一段时间,我的领导,一个三十多岁的姐姐已经成家的姐姐,晚上都经常加班加到回不了家,住在办公室。虽然如此但是身边的大部分人还是想要留在北京,其实这也是很多人说的,虽然要逃离北上广,但最终还是没有逃离。
小总结了一下,北京能满足人所有的想象,是一个很开放和包容的城市,任何人都能在北京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同伴——这点我觉得北京是无与伦比的。而且我觉得北京会给人一种压抑的快感,就像热血动漫的感觉,每个人的生活都让人觉得很有趣,周边的朋友的情况也会push自己,逼迫自己去成长。
在北京可以有很多种想法,很多种选择,这个状态非常重要,让大家觉得能在北京呆下去。
👧中部组·出口成诗66姐👧
#悠久南京#
问题:66姐的本科是在武汉读的,你觉得南京和武汉的差别在哪里?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南京是那种很有历史厚重感和很稳重的感觉,武汉就是热腾腾的、富有朝气的那种好像走在街边随时就能聊起来的那种热络的感觉。
66:这两个城市没有差别特别大,都是长江边上的城市,相同点就是历史比较悠久,每个地方都比较有特点。南京比较温和和沉静的城市。
其实在生活上都还好,但是唯独一点,因为我是北方人,口味比较不一样,所以刚开始还是需要适应,南京大学的食堂真的太南方了——我靠着西红柿炒鸡蛋活了两年。所以换陌生城市需要考虑一下生活习惯和自己的口味,能不能完全的契合。
👧南部组·茶壶养老铁柱哥👧
#无欲无求厦门#
问题:作为一个在南京读本科然后在厦门读研究生的朋友,你有什么南北方的差异想要和大家分享吗?比如生活方式、就业机会还有你遇到的一些朋友之类的。
铁柱:比起厦门,我比较想讲南京。南京和福建虽然同处南方,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气候和气温差距的。福建的某些地方11月还在穿短袖,南京国庆后就已经很冷了。除此之外我必须说一下的就是普通话,我福建人的普通话真的被嘲讽一万次!我普通话考试考了三次!最后一次因为最后的小短文不会读,直接放弃唱了首歌,没想到三次都是血淋淋的二乙,我实在是太迷惑了。
就业机会的话,南京的资源还是比较优质,我到厦门也没去实习,但说实话厦门在媒体资源方面确实有所欠缺。

⚠️
  第二轮:北上广vs新一线  
第一组:北上广姐妹团
👧蹦迪姐妹上大香芋:

🚩问题:请夸赞一波上海?
香芋:对上海的亲身经历从三个方面来说吧:
首先上海有很好的资源,学校经常有国内外的讲座,资源比较丰富;图书馆很棒;国内外经常有国内外的交流活动,夏令营、去台湾交流等等等等。除了我们要死记硬背学习外,事件资源也非常重要,还有像志愿者活动之类的,只要跟对导师,也能有相当多的项目做。同时各种大型活动非常多——比如上海电影节啊、戏剧节啊、广告节啊。我跟着导师在上海电影节做项目的时候还和抖森合了影!你们花花嫉妒的面部扭曲。
第二个是关于就业的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实习,也有比较多比较知名的公司,所以实习机会也会比较多,会常年招生,只要你想大厂随意走。
除了学习和就业,还有吃喝玩乐,上海好吃的非常多,而且融合各种的口味。展览、演唱会等,上海绝对是个好选择。(还有很多明星;当然养老上海也是很适合的,只要你有钱。
👧甜美中传十一
🚩问题:如果从你自身的经历来看,北京和上海你觉得哪座城市更适合新传人的发展?
十一:传媒这个东西感觉跟经济比较息息相关,想进传统媒体行业的话,北京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北京互联网公司也是比较多,但是感觉还是比较喜欢偏技术类的学生。但是如果你有新闻理想的话,南方可能比北方更加适合一些。
总结就是,上海比较自由,北京是比较喉舌。
👧血泪控诉暨大草莓
🚩问题:其实广州应该算是新闻报业很发达的一个城市了,毕竟最开始的报业集团都是在那里组建的。暨南大学应该算是广州很知名的院校了,你觉得在广州暨大的影响力啊,还有在广州的生活、就业机会怎么样?
草莓:首先在影响力的话,请大家自行百度。(哈哈哈,会有一些比较夸张的形容,但如果你本身很优秀,暨南大学就是buff加身,毕竟现在的学校层次是A-。
但是暨南大学比较注重本科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但对硕士生可能会有一点..觉得考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在准备考的时候的那种期待感,大家都多多少少会有落差感。如果只说影响力的话,如果只想做学术研究,或者想读博,那就一定要想到学校会不会对你未来的规划是否起到帮助。
就业的话因为暨南大学本身就是在珠三角的核心,所以就业机会和前景都会比较好,我们的传统媒体,南方传媒集团等,南方日报南方周末等很多报系供你选择,机会很多,比较老牌和强势的传统媒体,如果你想体验的话这种选择是很多的。互联网企业的话深圳也有很多实习机会,网易、腾讯等。广告公司机会也很多。大家的选择范围都非常广,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很多所谓的试错机会等。
因为我比较喜欢公关行业,所以近两年投的比较多的是公关类,广州也有很多选择,就业前景都会比较好。
第二组:新一线、二线不流泪
👦茶壶养老厦大铁柱
🚩问题:听完上面的北上广之后,有后悔选择了厦门吗?因为我大概是有了解一点厦门,厦门的互联网企业或者是传媒业并没有像是北上广那么发达。所以你选择厦大的时候有考虑过这些方面吗?
铁柱:后悔谈不上,坦诚来说,厦门的传媒业跟北上广相比确实稍显黯淡了一些,稍显逊色了一些,但是还是...虽然实习机会的话..厦门还是感觉比较适合养老..嗯...虽然还是具有发展传媒行业的优势..
👧出口成诗南大66
🚩问题:很多南大出来的同学都去了上海或者北京,包括66姐也是去了上海。那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不直接去上海读研究生呢?
66:学新传的大家还是会比较想去北上广,因为资源比较丰富,我绝对不会后悔,因为就算南京也能去上海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其实我一直觉得,人生就是一直在做选择,两年以后反思自己一开始做的选择肯定会有很多感概,但是如果真的回到两年前去做选择的时候,因为当时掌握的信息,对自我的评估,我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人生这么长,我做的每个决定我觉得都是此时此刻做的最好的决定。在南大的这两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甚至在思考为什么读研只能读两年而不能更长..
🚩问题:南京985和上海211的选择,你会怎么抉择呢?
66:想读博的话,层次更高一点比较好。但是工作的话,还是看人的能力,个人的技能,211和985只是你的title。所以考研的话还是要想要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再去做选择。
👦张雪峰式武大下雨:
问题:首先对下雨遥遥无期的开学日期表示关怀(笑)…其实和厦门、南京一样,武汉并不是像北上广深那么出挑的城市,当然它也很棒。所以当初选择到武汉去念研究生的契机是什么?在武汉这座城市生活读书的感觉如何?
下雨:读武大的初衷。关于择校,我本来选的是中传,不过觉得太难了,后来自知,改选厦大。后来选武大是觉得自己在能力范围之内,有名校情结,所以想冲一下9.5,结果冲上了..(如果当时看到秃头,搞不好就去考南大了..
想到武大,感觉武汉就是跟武大联系在一起,有这种强联系感,走在武汉感觉自己地表最强,哈哈,这个逻辑我很满意。
对于武大有个非常好的消息就是,武大本来是不怎么被别人看好的中部城市,所以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但是去年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所以大家都赶上了好时候,武大很快就要崛起了...
要不是出现了肺炎的话...
🚩问题:武汉大学读研的过程中的机会多吗?例如参加会议、访学或者是实习机会?
我本科是广告,所以算半跨,普通211,但在原来的学校感受不到任何学术氛围..觉得很空虚。但是一来武大,那个提升感觉是飞速变化的,所有老师都是非常积极,武大本身就有自己的有等级的全国会议,就算你非常非常不积极,你也可以参加本院的学术活动,你再积极一点,老师还会推着你,让你前进。
武大的资源非常丰富,老师有非常多大厂资源,人均大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等等等,而且武大新闻本科生都是人均非常牛逼的机构实习,研究生的资源会更好,选武大一定没错!!

⚠️
  第三轮:985vs211  
第一组:苏大强vs南大难
👧可可爱爱苏大尾鱼
🚩问题:当初为什么想来江苏读书?择校的时候犹豫过南京大学吗?
尾鱼:选江苏是因为本科在上海,实习也在上海,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各种吃喝玩乐,但是上海也有压力,早高峰等,一天通勤三个到三个半小时,所以受到了这样的锻炼之后,所以我觉得我考研的话,工作应该是在考研的城市了,所以上海第一个就被拔草了,但是又不想离上海这个花花世界太遥远,所以江苏,就被选择了。
苏州是个江南水乡的气息扑面而来。考虑过南大、南师大和江苏大学。
南大第一个是同辈压力,小姐妹考的是南大,本科985,她在我眼里就是学霸,我是小渣渣,所以要竞争的话,心里就先虚了一下..参考书又多,竞争者实力强,所以..苏州大学,实务占比非常高,参考书不多,我觉得题目的主观性很强,考思维、考理解,我的想法比较多,所以觉得苏大比较适合自己。
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想看学校适不适合自己,可以去找一下院校真题,来考虑考虑,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问题:什么事情是你考上了苏大之后才知道的?
尾鱼:苏大的参考书,参考书只有三本,但是..不管考哪一所大学,只看考纲里的内容是完全不够的..虽然试题一直在变,但是考的还是主观性的思维,还是建议思维比较活跃的小姐妹们报考。怎么说呢,就是211也是你高攀不起的211.
🚩问题:所以鱼姐想要给21考生什么鼓励或者是建议吗?
尾鱼:我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我就是想要考上。大家还是要追求比自己更高一级我的目标是考上,考学上,我不想二战,所以基于我的情况,做出了现在的选择,没有选更难得985,而是苏大。
👧出口成诗南大66
🚩问题:本科是在武汉,为什么没有选择同样非常知名的武汉大学?而决定来南京呢?
66:本科四年已经在武汉了,之前去南京玩过,喜欢这座城市,即矜持又优雅。后来选择华师,但有一天就觉得可能以后也不会太快乐,这时候就想到南京了。
🚩问题:当初你那一届南大的报录比并不高,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比如招生人数就那么少,觉得自己能够考上吗?
66:我报的时候确实看过报录比,我报南大的时候是因为录取的人比较多,所以考上的机会比较大,但是那一年,就只录取了16个,我也是有苦没处说。
说到报录比的话,我的观念要当40分之一,而不是去考虑要去跟一千个人竞争,这样的思维其实更能够激励到自己——而且这样一想,似乎也觉得容易了一些不是吗?
🚩问题:66姐有什么想要给21考生的鼓励或者建议吗?
66:关于择校,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好,选择了之后不要一直去怀疑,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在以后就是要觉得我做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其他不管是谁说的都不算,到最后还是要看自己,你才是决定你自己人生的最决定性的因素,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第二组:高贵复旦vs新贵上大
👧扎心富婆复旦猪皮酱
🚩问题:同样占据上海这个极佳的地理位置,当初有考虑过上海大学吗?最终选择复旦的原因是什么?
猪皮酱:我本科就在上海的一所211,所以当时选择的话就是选择上海的四所985。排除华师是因为要多写一篇小作文,所以pass。复旦的性价比比其他两所学校所以比较高,复旦只有一轮面试,我是跨考生,所以没有一些自己的相关经历,所以对我来说复旦还是比较友好的。
🚩问题:其实复旦的报录比好像一直比较平稳,但是你报考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过比如你这一届报考人数突然暴增,你的竞争压力就更大了?
猪皮酱:当时网传复旦第一届不提供住宿,要增长学费,所以很大一部分人就放弃了,现在也不用担心人数会暴涨之类的,因为学费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原因..
🚩问题:那现在已经在复旦学习半年多的时间了吧,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满意吗?
猪皮酱:其实我比较喜欢实操类的,但复旦实际上更偏理论,所以emmm,就是还是有一定偏差的。
👧蹦迪姐妹上大香芋
🚩问题可能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些985这样的高校情结,尤其是在上海,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么多国内的可以说是顶级院校。最后会在这么多的,应该是说竞争对象中吧,选择报考上海大学呢?
香芋:肯定是要考虑自身能力啊,如果复旦要我我肯定去啊呜呜呜。要考上大的话第一个就是抗压能力强。上大在上海新传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考虑到在上海定居或落户,通过上海大学的话基本都可以实现。
而且上大基本没有本科歧视,我本科就非常一般,所以选了上大。报录比比较平和,我们学校适合你的基础不是特别好,但是愿意付出努力的学生。

⚠️
  第四轮:院校是否适合你  
👦张雪峰版武大下雨学长
大家都是成年人,思考问题需要成熟一点。来,先自己建立一个坐标系,一些前提和一些尺度。
前提是要考虑这所学校是否适合你,而我要告诉你们的前提就是——任何人在考研面前都是平等的。那尺度是什么,我认为有三大尺度:
第一个是自己的期待——你希望哪个学校的研究生?你希望你的简历上有哪所院校的名字,这就是期待,比如我就想要个985而已,所以所有的985都在我的选择范围内,这就是我的自我期待。
第二个即考虑你未来的工作——你未来在一个城市的资源、人脉都是你需要在学校里建立的。你都读到研究生了,谁在帮你建立这些资源?你的导师——你没有资源但你的导师有,导师们的资源是你无法想象的,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考虑你考上的这个学校的城市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你默认你考上了这个学校你就拥有了一切,因为你的导师拥有了一切,你就拥有了一切。这个逻辑很简单,嗯。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出题风格——朋友们!一个学校!会不会考新闻史,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考上,好吗?一个学校会不会考网络传播,也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考试。
所以朋友们,你们在前期,大量的刷经验贴和问学长学姐的时候,你还不如去看看真题,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如果你连这点基本认知都没有,那一定要先审视自己。

⚠️
  第五轮:常见问题抉择  
🚩提问铁柱哥:报录比好像在逐年走低,我好害怕不敢选择这所学校怎么办?
铁柱:对于报录比,这个仅供参考,还是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当你自身的期待,对这所院校的喜爱,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不要被报录比吓到,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无限的。
🚩提问猪皮酱:在学费和喜欢的学校之间纠结,花十万甚至十几万去读名校真的值得吗?
猪皮酱:十万块不是你想要砸就可以砸的,有钱复旦可能也不要你啊!要付出非常非常多努力,才有可能获得这个砸的机会,专硕和学硕在就业上没有太大差别,我觉得十万块在复旦,还是非常值得的。
🚩提问上大香芋:我的本科是双非本科/二本/三本,我很没有自信能够考上985/211,我是痴心妄想吗?
香芋:你去报考985、211,就是想要脱离现在的情况,所以不存在什么痴心妄想。考卷上是不会出现你的院校的,唯一可能出现这个问题是在复试,关于复试我想给大家一些小建议,你一定要对自己的院校保有自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你自己都看不起你自己的院校,那谁还会看的起呢?大家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出最大的努力,获得最高的效益。
🚩提问中传十一:是学校的名声还是专业程度高低对于未来就业来说更重要?
十一:我觉得专业知名度还是比较重要一些,不管是名气还是专业度,在就业的时候就是敲门砖而已,在简历的敲门砖,之后面试和工作,还是自身的综合能力比较重要。
🚩提问暨大草莓:二战的还要再冲985/211吗?还是选择一个稳妥一点的学校?
草莓:关于二战其实比例还是比较大的,我觉得大家大可以放心,不要觉得二战是多大的包袱,如果你觉得压力比较大,还是可以选择较为稳妥一些,但是还是要比本科学校好,关于二战是否还要985或者211,还是要看自身的情况。
🚩提问苏大尾鱼:跨考生,本科成绩还可以,我该如何评估自己的真实水平?
尾鱼:以上条件可以看得出来自身能力是可以的,考前冲刺能力是可以的,你需要给自己一种自信,这种自信要保持住,在后面考研的时候,这种自信是很能够支撑自己的。可以根据参考书,来评定自己的真实水平,再进行相对的求助或者进行相应的努力。

⚠️
  尾声:我们为什么请他们来?  
其实目的很简单,我们请了八位学长学姐,谈了谈他们的择校方式以及读研感受——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择校是没有铁律的,也没有一定通行的公式。每一位学长学姐都有自己的打算与想法,无论是想回家的铁柱,还是一定要考上的尾鱼和草莓,还是喜欢上海的香芋。
我们这节课不是希望告诉大家去选择哪个学校,或者哪个学校更好——而是告诉你们,没有一所院校是十全十美的,但如果他能符合你的需求,他能帮你实现梦想,他能达到你的目的,他就是最完美的。
择校的过程你以为是选择学校,其实不是。择校是帮你认清楚你自己而已——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看起来是选择学校,实际上是审视自己。

    晚  安   

今晚睡前想一想
自己想去哪里
过什么样的生活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