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章 修身要学婴儿是何道理?(上)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跟着曾仕强教授一起学习《道德经》第十章。
第十章 修身要学婴儿是何道理?(上)
老子说: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是灵魂;“魄”,是身体。我们的灵魂,进入母亲的子宫里面后,透过父精母血,创造出我们那个小小的身体。
所以,人在妈妈肚子里面,就是“营魄抱一”。这个“抱”,是紧紧抱在一起,不分离的意思。而这个“一”是很难做到的。
很多人抱小孩,总是胡乱抱,就不能合一,这属于不会抱小孩。会抱小孩的,大人跟小孩是一体,好像就是一个,没有分开。
讲到这里,我们有一个问题要大家去思考:人为什么要有肉体呢?其实,身体是替我们找麻烦的。如果人没有身体,就不会有太多欲望,不会生病,不会打人,不会做坏事。
那么,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有身体呢?因为身体是来帮助灵魂做事的。所以,灵魂是我们自己的主人,而身体是我们的工具。
在小的时候,人的肉体跟灵魂是一体不分离的,即身体百分之百服从灵魂召唤,灵魂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这叫作纯真,叫作自性。但是,当人慢慢长大以后,就越来越不听灵魂的话。
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不会做坏事,因为那是特定的空间,而且我们的身体还没有施展的功能。
刚生下来叫婴儿,婴儿是很纯真的,也不会做坏事。可是当他变成孩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变成孩童以后,别人就会觉得,这小孩怎么变了,怎么这么不听话,怎么这么捣蛋!
所以,老子在书里面,把婴儿跟孩童是分得很清楚的。一个人最好是保持婴儿的状态,避免走上孩童那种调皮捣蛋的状态。但是,我们如果没有从心里头发出来认知,没有从心里头发出来向往,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在这一章,老子第一句话就问我们:你的灵魂跟你的躯体能不能融为一体,彼此不分开?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身体会不会听从良心的话?
如果不听良心的话,人就会走上偏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人是有偏道的倾向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修正自己,才要把走上偏道的自己拉回正道。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里的“婴儿”象征柔软。人们看到婴儿,谁都想抱他。为什么?因为他的皮肤很柔软,他的弹性很大,别人怎么抱他都不会感觉到不舒服。
人是越长大弹性越小。请大家听清楚,等到我们感觉到弹性越来越小的时候,下面那句话就不好听了,叫作行将就木,即僵化了,跟木头一样,快要进棺材了。
所以每个人都要记住:当我们越来越僵化,越来越固执,越来越没有弹性,越来越不能应变,越来越不能适应外界变化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大概就要走到尽头了。
所以为什么老子对婴儿特别赞美?就是因为婴儿形体上柔软,精神上柔和。身体柔软和精神柔和,把这两个合在一起,人自然就会有不争的良好品德。比如,婴儿跟谁争呢?孩童会争,婴儿不会争。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览”,是观的意思。其实我们已经讲过,在老子的观念里面,“观”是很重要的概念。观不是看,看是用眼睛去看,看得很有限,看得不深入,而且经常看错。
观不会这样,观是观得很深入,而且观得很广泛,观得相当正确。我们把它叫什么呢?知见很深,胸有成竹,一览无遗。所以很玄,同样的东西,你看出来就跟别人不一样,玄而又玄,就是从这里来的。
“涤”,是洗涤,就是让我们把那些脏的洗掉;“除”,是清除,就是让我们把灰尘清除一下。然后就会发现,把身心都洗干净以后,就会用心来体验,进而会得到更深一层的、更广泛的一些看法。
可是你要问问自己:能无疵乎?你能没有毛病吗?你能不主观吗?你能没有偏见吗?你能够深入精微地洞察周围的状况吗?
如果你说我会,那就要小心了,你很可能是在故弄玄虚,装神弄鬼,那都是有瑕疵的。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这句话更重要。我们每一个有能力、有品德的人,要奉献给社会,才有价值。
所以,你必须要爱护老百姓,有机会就必须出来替国家做事情。如果每个人都有这个心,那当然是好的,但是结果还是不一样。
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比如凡是想当公务人员的人,一开始都是有抱负的:我要替人民服务,我要替国家做事等等,几乎无一例外。
尤其是考试的时候,写得更是头头是道。可是一旦当官、当领导以后,他的表现就跟原来的初衷有了很大的差别。什么道理呢?就两个字: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