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丨
带脉 [dài mài]
- 经穴名
-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 360docimg_0_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审阅专家左加成
带脉,经穴名。出《灵枢·癫狂》。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布有肋下神经和肋下动、静脉。带脉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疝气,腰痛,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直刺0.8—1寸。
- 出处《灵枢·癫狂》
- 隶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 功能健脾利湿,调经止带
- 操作直刺0.8—1寸
-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
快速
导航
导航
- 定位
- 解剖
- 主治
- 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功效
- 附注
名称释义
带脉。带,指束带。本经属足少阳胆经在季胁下1.8寸,为带脉经气所过处,主治妇女经带疾患,故名。
定位
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处。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动、静脉。
主治
1. 月经不调、带下、经闭、小腹痛等妇科病证;
2. 胁痛,腰痛。
操作
斜刺0.8—1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
配伍
配白环俞、阴陵泉、三阴交主治带下病。
功效
健脾利湿,调经止带。
附注
足少阳、带脉之会。
[1] [2]
参考资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