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作者:彭兵
1
01
脾脏的应用解剖
脾脏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脏器,质软而脆,呈暗红色。脾脏位于左季肋部深处,在胃的左侧,膈肌下方,约与第10肋平行。整个脾脏被第9、10、11肋所掩盖。
脾动脉来自腹腔动脉,进入脾门前分上下两支或上、中、下三支再分为二级或三级分支进入脾门。
脾静脉约2~4支,盘绕伴行于脾动脉前后,在脾门外汇流成主干。
胃脾韧带:脾脏内侧前方与胃大弯之间,内有胃短动、静脉和胃网膜左动、静脉;此韧带的上段往往较短,使脾脏上极与胃底大弯侧十分靠近,手术切断此韧带时,稍有不慎,容易损伤胃壁。
腹腔镜胰腺外科手术学
作者:彭兵
胃脾韧带:为脾门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内含脾动脉及其分支、脾静脉及其属支和脾淋巴结等。有时胰尾伸入,脾切除时处理脾蒂血管时切勿伤及胰尾。
腹腔镜操作技能基础
作者:陈双
脾肾韧带:为脾门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内含脾动脉及其分支、脾静脉及其属支和脾淋巴结等。有时胰尾伸入,脾切除时处理脾蒂血管时切勿伤及胰尾。
脾结肠韧带:较短,连接脾下级与结肠脾曲,脾切除时注意勿伤及结肠。
腹腔镜外科手术图谱(第3版)
作者:[美]帕帕斯,莱尔,哈尼施
膈脾韧带:为连接与脾上极与脾之间的腹膜,较窄小,仅见于脾上极向脏面转角处形成的少许腹膜皱。在脾大时,该韧带比较明显。
1
02
脾切除的适应症
1
03
关键手术步骤
外科小手术图解(第二版)
作者:黄福华
1
体位
2
穿刺孔位置选择
3
腹腔探查
为慢性疾病做脾切除,要针对术前诊断的病因进行探查,包括脾脏的大小、有无粘连、有无副脾,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脾动、静脉情况等。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例应注意肝的大小、硬化程度、有无新生物,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多少、有无栓塞形成,并测定门静脉压力。对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病例,应探查胆囊及胆管,判断有无结石。
4
手术操作流程
脾切除术的入路一般分为前入路(脾胃韧带→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脾膈韧带→脾蒂)以及后外侧入路(脾肾韧带→脾结肠韧带→脾胃韧带→脾膈韧带→脾蒂)。这里以前入路为例,详解手术流程。
切断脾胃韧带,结扎胃短静脉和胰尾的暴露
脾脏下部暴露和下部极血管的分离
脾脏主要血管的处理
脾脏装入取物袋,取出脾脏
1
04
常见并发症
腹腔内大出血
一般都在术后24-48小时内发生。最常见的原因是膈面严重渗血,脾蒂结扎线脱落,或术中遗漏结扎的血管出血。
预防措施:术中反复顺序检查膈面、脾胃韧带结扎端,侧腹壁,后腹膜以及脾蒂和胰尾等处有否出血点,严格止血。
膈下脓肿
脾切除后1~2周内,病人常有低温,一般不超过38.5℃。但如术后高热不退,或在术后1周后,体温降而复升,不能简单地视为脾切除热。多于膈下积血或感染有关。
预防措施:严格止血,处理脾蒂时避免挫伤胰尾,以及术后在膈下常规放置有效的引流,及时引流尽脾窝的积血,都是预防膈下脓肿的有效措施。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一旦发生于某些部位的血管,如视网膜动脉,肠系膜静脉,门静脉主干等,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一并发症的发生与脾切除后血小板计数急骤增多有关。
预防措施:多数主张对脾切除后血小板计数超过1000~2000*10⁹/L,应用肝素等抗凝剂作预防治疗。如果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发生,就应该用抗凝治疗,并治疗休息,还可加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