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车】独家:变革新生 北汽自主大调整方案出炉

不出意外的话,传闻已久的北汽自主销售体系大调整,将在四月初正式出炉。

根据e汽车独家得到的信息显示,继威旺并入昌河、北汽越野品牌独立之后,北汽新一轮大调整将主要围绕北汽绅宝和北汽新能源的合并重组,重组后绅宝将并入北汽新能源,构建新的北汽自主乘用车品牌,现有绅宝渠道将陆续售卖北汽新能源车型。新销售公司负责人将由现任北汽新能源销售公司总经理李一秀担任,现任北汽股份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吴周涛或将调往北京奔驰。

更有经销商向我们透漏,北汽绅宝区域负责人已经已经开始陆续划归到北京现代和北汽越野的体系中。显然,作为中国第五大汽车集团的北汽集团,正加快旗下自主板块的整合步伐。

整合步伐加快

此前,北汽集团旗下的自主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北京汽车(包括北京(BJ)品牌、绅宝品牌)、北汽新能源(包括Acrfox和Lite品牌)、昌河和威旺品牌。但这三大板块除北汽新能源保持销量快速增长外,其他两大自主板块的市场表现都不甚理想。

为此,从2018年开始,北汽便连续对旗下自主板块“动刀”。2018年末,北京汽车发布公告称,昌河汽车以5.32亿元购买北京汽车及北京汽车全资附属公司株洲销售的标的资产,标的资产包括黄骅分公司、威旺事业部、株洲分公司及株洲销售持有的固定资产、生产设备、在建工程、开发支出、无形资产等,意味着北汽威旺正式并入昌河汽车,拉开了北汽自主的整合大幕。

2019年1月2日,北汽集团在北汽越野车生产基地举行北汽越野揭牌仪式,意味着原北汽集团越野车事业部正式升级为研发、采购、制造、营销等融为一体的独立运作的汽车公司。此前,北汽越野事业部部分销售工作归北汽股份,此次独立后,北汽越野将不再同北汽股份挂钩。

毫无疑问,在脱离北汽股份后,北汽越野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其在产品、品牌定位上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作为目前为数不多的以“越野”为定位的品牌,只要稳定发挥,前景值得期待。

如今,在威旺并入昌河、北汽越野独立后,北汽新能源和绅宝品牌成为了北汽自主业务的下一个“梳理”方向。而根据e汽车得到的信息显示,虽然现在一些整合的细节还不明朗,但可以确定的是,北汽新能源和绅宝品牌将首先从经销商、网络销售等与销售有关的层面进行整合。

渠道融合为先

从2013年绅宝首款车上市到现在,已经有5年的时间。2016年,绅宝向SUV发起攻势,销量达到最高峰。不过,随着近两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被北汽视为品牌向上“武器”的绅宝,正面临巨大危机。2018年,绅宝品牌销量仅为11.41万辆,同比下跌4.6%,并且从绅宝旗下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来看,短时间很难有大的突破。

但北汽新能源则不同,作为国内较早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企业,北汽新能源已经连续6年获得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2018年的销量更是已经达到15.8万辆,比绅宝品牌的销量要高出不少。

再加上2018年7月,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就提出了“全面新能源化”战略,该战略为北汽旗下品牌新能源规划做出了时间表:到2020年,北汽将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车;到2025年,北汽将在中国市场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车。

绅宝作为传统燃油车品牌,其历史使命此刻无疑已经到了该说结束的时候了。当然并入北汽新能源后,是否还会有车型沿用绅宝这一名称,还需要北汽内部最终商议。

不过据e汽车了解,两者整合的第一步是营销体系的融合,现有的绅宝销售网络将被纳入北汽新能源销售体系,开始出售北汽新能源车型。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北汽新能源累计共有503家经销商。相比之下,绅宝拥有的一级授权经销店和认证的二级授权经销店超过1000家,将绅宝的销售网络纳入北汽新能源体系,意味着北汽新能源的经销商数量将迅速扩充,实现更大面积的市场覆盖。对于势头正旺的北汽新能源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高层调整同步进行

预示着北汽自主板块调整将进入高潮阶段的,还有不断进行的高层人事变动。1月2日,在北京越野公司揭牌现场,北汽集团常委王建平宣布了全新的人事任命。其中原北汽股份副总裁、北汽集团越野车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王璋继续担任北京越野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原北汽股份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国富出任北京越野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同时负责新公司品牌工作。2018年9月辞去昌河汽车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职务的张朝翔担任掌北京越野公司副总经理,同时出任北京越野销售公司总经理。

紧接着,2月1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北汽蓝谷董事、总经理郑刚,由于身体原因主动提出离职申请,现已正式获得批准,其职位将由北汽集团新能源管理部部长马仿列接任。

作为作为北汽新能源的关键人物,郑刚于2009年进入北汽集团,任集团办公室(党办)主任、行政事务与品牌总监等职务;2014年进入北汽新能源,成为北汽新能源第三任总经理。在其执掌北汽新能源的5年里,北汽新能源的发展神速,并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新能源整车第一股。

郑刚的离职,宣告着北汽新能源正式告别过去五年的阶段性成功,迎来发展新阶段。其继任者马仿列于2014年3月任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2015年6月任北汽新能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7年2月任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管理部副部长,对北汽集团整体资源的统筹协调有丰富经验。

而据e汽车了解,绅宝和北汽新能源合并后成立的新销售公司负责人,将由现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担任。资料显示,李一秀在汽车企业内任职多年,对汽车营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先后担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本部销售管理部部长、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务等职务。

现任北汽股份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吴周涛或将调往北京奔驰。据了解,吴周涛2002年起加入北京现代,历任物流科科长、北区事业部部长、销售管理部部长,2013年07月起,担任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在2017年北京现代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时,助力北京现代最终完成82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

虽然后续整合的具体方案和人事变动还有待披露,但可以肯定的是,2019年,将是决定北汽自主板块未来命运的关键一年,北汽新能源与绅宝两大品牌合并重组势,符合北汽高质量发展的宗旨。

正如此前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所说:“任何一个企业都有杀手锏,我的观点是结合自身优势,培育自己的杀手锏。北汽自主的杀手锏,主要就是两张牌。一张牌是越野车,一张牌是新能源汽车。”如今,随着北汽自主板块的不断整合,杀手锏正慢慢成形。

变革的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新一轮汽车产业革命到来之际,此番板块调整有望让北汽率先完成自主品牌板块的重新梳理,聚焦北汽新能源和北汽越野等核心业务。虽然调整的结果还有待市场验证,但仅凭借北汽始终不断尝试自主品牌的突围之道,就值得我们尊敬。

记者 | 高薇   红磊      编辑 | 十三叔

微信名:e汽车

新鲜资讯,内幕深扒

(0)

相关推荐

  • 中国制造也有好车,上半年哪家车企最争气?

    随着各家车企陆续公布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的拉锯战中谁胜谁负也已尘埃落定.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销量突破千万大关,实现1,065.4万辆,同比攀升11.5%,其中6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0.6%, ...

  • 车市丨5年100万台下线的北汽 如何持续走高

    明天8月16日,北京汽车将迎来自主品牌(北京.绅宝.威旺.北汽新能源四大品牌)的第100万辆整车下线.届时,北京汽车将迎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全新起点.如果从2011年北汽股份发布"威旺&quo ...

  • 这些自主品牌依旧不懂怎么造车!

    "很多自主品牌依然找不到方向,很多企业设计没有思想."至今,很多自主品牌依旧没有真正懂得造车. "马太效应"下,跌落的不止韩系.法系,更多的是冗多.野蛮的自主品 ...

  • 一年销量最低不到100台?这些自主车企已经进入死亡倒计时

    2018年起,连续增长28年的中国车市越过巅峰,一头扎进连续下滑的通道.本轮车市的下滑同时伴随着愈演愈烈的消费升级,10万以下低价车市场持续快速萎缩,而这一价格区间恰恰是自主品牌的主战场. 2020年 ...

  • 车市丨盘点2016全新汽车品牌 看看他们过的怎样

    2016年的中国车市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汽车市场增幅已经成为低增长的常态下,消费者普遍认为,中国汽车品牌数量已足够多,多到不需要再有更加新鲜的品牌加入市场.但事实却是,在去年,全新品牌的发布如雨后春笋 ...

  • 威旺与昌河合并,押宝新能源就能找到出路?

    整合.锁定新能源,方向的确没错,但弱弱联合是否有扬汤止沸之嫌? 近日,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亲临景德镇宣布了两大重要事宜.其一,北汽威旺以及北汽昌河品牌资产将整合重组,成立北汽昌河汽车有限公司,此后两大 ...

  • 北汽欲年内合并北汽新能源与绅宝,意欲何为?

    从最开宣布威旺品牌并入昌河汽车,到如今合并北汽新能源和绅宝品牌.北汽正在进行一系列瘦身运动,以寻求更强的生存能力. 日前,有消息称,北汽集团正在谋划北汽新能源与北京汽车合并,预计年内完成.而北京汽车自 ...

  • 北汽到底怎么了:六大自主产品,销量不如一款哈弗H6,谁的耻辱?

    2月7日,汽车情报新媒体发布<天壤之别,现代"开倒车"奔驰"上高速",北汽合资大喘气>一文,对北汽两大合资品牌的迥异表现进行了剖析.虽然北京现代20 ...

  • 德奔外方撤资背后的真相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10/21 无论北汽德奔的撤资对当事双方是何其顺其自然,北汽自主在实行"大跃进"的当下,事关整个产业链的重塑,显然还远未到踌躇满志的 ...

  • 绅宝或成历史、入股戴姆勒,北汽在竞争漩涡下的自我救赎

    不久前,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的一句话,让人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未来发展更充满了担忧."中国汽车工业50%车企破产以后,剩下50%的竞争可能才是最激烈的." 当我们亲眼见证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