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侯,二十四种杂粮功效大揭秘,养生必学的知识!

现代人如何养生的问题,国医大师孙光荣有他自己的“养生观”与“养生诀”,一起来学现代职场人士,尤其是事业有成的精英,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山大”,身体状况堪忧。这部分人如何养生?

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压力山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教育、考核方式的后效应问题,如果接受的是以“填鸭式”为主的教育,那么青年人毕业后创新性思维容易“断电”、“短路”,思维跟不上,行动就跟不上,所以任何事都不善于从容面对,生活就紧张无序,必然感到工作“亚历山大”。

二是工作选择的问题,或学非所用,或在做自己不喜欢、不适应的工作,就必然感到压力增大。

三是“心比天高,力比纸薄”造成的,总想自己当领导、当老板,参与自己力不胜任的竞争,不懂得“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自己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

四是没有懂得“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意涵,没有把握住学习、生活、工作的合理配合度。

五是不善于养生。

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应该如何养生?孙光荣将其简单地归纳为“五个善于”。

一是要善于转移情志,不要只想一桩事、只干一样活、只看一种书。有时间可以读读古诗词或者中医书,甚至看看“成年人的童话”武打小说、科幻小说,散散步,玩玩摄影,种草养花等等,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感到放松一些。

二是要善于静心养神,工作紧张时静心、闭目十分钟,非常管用。特别是要睡好“子午觉”,无论如何忙,中午、子夜,至少要睡一个小时。

三是要善于活动,可以放松全身。

四是要善于合理用眼,不要整天垂颈低头看手机、玩游戏,近距离用眼1个小时左右,要放眼远处,有条件可以“极目楚天舒”,没有条件也可以“瞪眼天花板”。

五是要善于调整机体平衡,请中医指导,选择服用适合的食疗方或中成药。

“合则安”、“慈悲心”与“缓”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医大师孙光荣提出“合则安”的养生总则。这相对来说,简单、易懂、易掌握。

“合则安”,是指必须结合自身的体质、环境、习惯选择养生方法、养生药物、养生食品、养生器具等,合适,就平安。举例来说,牛奶是很好的养生饮品,但是有的人喝了牛奶反而睡不着,那就不合适,就不应当学别人坚持一天喝三杯牛奶。此外,现在流行的各种太极拳、养生操、瑜伽等等都需要因人而异,选择养生项目时切不可盲信盲从。

现在各种媒体宣传的各种养生方法、养生药物、养生食品,都绝对不应该盲从,而是要根据自身的体质、环境、习惯进行适当的选择。合适的就坚持,不合适的就摒弃。

怎么知道是否合适?自身试用某种养生方法、养生药物、养生食品、养生器具后测试“十不”就可知晓:即头不晕,咽不干,心不慌,食不减,腹不胀,力不乏,尿不黄,大便不稀不结,月经不紊乱,性能力不衰退。有这“十不”,就是合适,就可放心坚持。

孙光荣进一步提出,“养生先养慈悲心”。

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素问·灵兰秘典论》明确指出:“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所以,养生首重养心。

养心,是通过自身的修养,使心态达到平稳、洁净、宽容的境界,这样一方面可以有利于饮食、睡眠、行止,另一方面可以防护受到精神伤害。

慈悲,是慈爱、怜悯之意,唯有仁者爱人,才是慈悲。慈悲,本来是佛教语,其意一是指给人以快乐,二是指将人从苦难中拯救出来,《智度论·释初品中·大慈大悲义》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也就是说,要富有慈爱心、同情心、悲悯心,特别是我们业医者,更要有大慈大悲之心。这才有利于自身养生,也有利于救死扶伤。

任何人,无论年龄老幼、地位高下、财帛多寡,如果心境龌龊,时时刻刻在算计别人,成年累月心中充满“羡慕嫉妒恨”,那无论吃什么保健品,无论学什么养生功,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与养心相配合的,孙光荣认为“缓”字相当重要,他给他的学生们提出“四缓”的要求:“言缓能和,行缓必安,论缓达正,事缓则圆。”

孙光荣的养生诀

孙光荣将他的养生经验编成容易记诵的养生诀,共10段。

⒈中医养生大道扬,阴阳平衡是总纲。顺应四时避邪毒,未病先防第一庄。

内外环境需中和,气血充盈且调畅。食养药养与术养,万法归宗合则安。

⒉养生重点心食性,易知难行贵修养。暴饮暴食必伤身,纵欲无度必遭殃。

适口饭菜七分饱,细嚼慢咽且喝汤。人到中年慎交合,酒怒惊忧莫同房。

⒊养生第一要养心,心态平和万事安。世间名位与财色,合法合理合情享。

过度贪求必招损,获取一分十倍偿。淡然面对浮与沉,量力而行身心安。

⒋睡好原比药食强,厚垫薄盖少衣装。枕头高度莫过肩,向右曲卧最安然。

睡前热水泡双足,子午必须睡得香。醒来喝杯白开水,掀被缓起慢下床。

⒌ 晨起坚持养生操,垂肩直立面朝阳。如狮睁目视蓝天,缓呼深吸胸腹张。

以头书凤双臂展,左右踢腿腰转圜。站踮蹲振各三百,九九自振百骸强。

⒍ 一日六漱是良方,晨起三餐与睡前。再加午间小睡后,刷牙漱口别嫌烦。

清洁口腔防蛀牙,口气清新精神爽。有助保持好身材,诸多疾病亦可防。

⒎ 合理膳食在三餐,早饱午好晚少量。最好过酉不进食,不饿无需再加餐。

三荤七素搭配好,隔夜饭菜不可尝。油炸烧烤应少食,偏食禁食难健康。

⒏善用双手自保健,自按自摩保安康。十指梳头防脱发,双掌摩腹六腑安。

搓热双掌再搓面,皱纹减少肤发光。提肛兜肾可壮阳,按摩涌泉体自强。

⒐衣饰言谈系养生,莫将小事视等闲。奇装异服遭歧义,装嫩卖萌易自伤。

发声要练丹田气,声嘶力竭心肺殇。开言之前静三秒,稳健从容心身安。

⒑养生方法深且广,易懂易学精却难。各人禀赋不一样,养生应用细端详。

适合之法要坚持,日久必有收获享。关键保有精气神,顺其自然保安康。

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食用,不同的杂粮药性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滋补作用,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样的体质该吃哪种杂粮。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对你有用!

1小米

小米能益肾和胃、除热补虚、安神健胃。小米所含丰富的色氨酸,可轻松被人吸收,色氨酸会促使分泌五羟色氨酸促睡血清素,是很好的安眠健胃食品。

2高粱

高粱能温中涩肠、止霍乱、利小便、健脾益中、补气清胃。高粱对小孩消化不良、大人脾胃气虚现象有显著的治疗功效,对体质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小孩子要少吃,一般一次不超过半两面。

3薏米

薏米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它可以促进我们的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预防便秘,此外还可以清楚我们身体产生的毒素。预防肠道疾病。经常吃薏米还可以抑制身体中的骨骼肌肉收缩,能够增强骨骼的发育。减少肌肉痉挛,还能够延缓骨骼衰老,让我们的骨骼变得更加健康。

4芡实

芡实能补脾益肾、收敛止泻、镇痛镇静、缓和腹泻、神经痛、风湿骨痛、腰膝关节痛等症状。芡实也能健脾胃、补脾生血,使人耳聪目明,美化肌肤,防老抗衰。

5荞麦

荞麦能益气力、开胃宽肠、清热解毒。荞麦在医学临床上被使用于防治高血压、脑中风、动脉硬化、肾炎等疾病。其中所含大亚油酸,可降低胆固醇与体内血脂。

6黄豆

黄豆能够健脾开中、润燥消水、宽中益气、清热散血;黄豆能预防改善乳癌、前列腺癌及改善妇女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等;保持血管软化、改善缺铁性贫血、神经衰弱。

7燕麦

燕麦能够补脾益肾、止血消肿、补虚强体。燕麦所含的亚油酸对糖尿病、便秘有很好的改善,并抑止胆固醇、调理病后体弱、预防心血管疾病、维持身体血糖稳定。

8茯苓

茯苓是一种名贵的真菌,有健脾祛湿、宁心安神的作用。茯苓可治脾湿、糖尿病、失眠多梦,常服有养颜防衰老的作用。

9核桃

核桃富含维生素E,能抗氧化、抗衰老。核桃所含的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核桃能健脑益智,经常吃能润血脉,黑须发,使皮肤细腻光滑。

10糯米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11西米

西米白净滑糯,营养颇丰。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体质虚弱、产后病后恢复期、消化不良、神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