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大宴——“满汉全席”的汉席都有什么

咱们现代人说好吃的,总喜欢提一个词,叫【满汉全席】,我在本号早期的文章《说了这么多年“满汉全席”,你真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吗?》当中做过详细的介绍,其实满汉全席这东西是民国时期才出现的,但是【满席】和【汉席】倒是从清代就有了,其实所谓【满席】就是满人所喜欢的火锅、烧烤一类的风味菜,这在本号的早期文章《“满汉全席”里的“满席”是怎么回事?》当中也有介绍,咱们就都不再赘述了。不过,宫廷大宴里的【汉席】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要说一点,宫廷大宴和皇上吃饭是两回事,即便是皇上招待王公大臣或是百官,也自是皇上吃皇上的,百官吃百官的,连承办单位都不一样,皇上只吃御膳房的伙食,而百官所用的宴席则是由专门的单位“光禄寺”来负责烹饪。皇上吃饭,并不分满汉,吃的都是融合菜,他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且从宫廷《膳底档》的记载来看,皇上的口味也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口味,大致从清初到清末,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皇上的口味逐渐从满菜转向汉菜,乾隆就爱吃火锅、烧烤,到了光绪朝,档案里就以“丝溜片炒”这些我们熟悉的菜品居多了。

具体到宫廷大宴,光禄寺为百官预备的宴席里,就要有满汉之分了。满席一般都是规格比较高的宴席,我们看一般清宫的“三大节”,包括接见蒙古王公、招待凯旋归来的八旗将士等等场合,基本都是【满席】,这并非是说满菜高于汉菜,而是因为参加这类宴席的人员大半都是满蒙贵族,即便有些一二品的汉官,也属于少数,从口味上考虑,光禄寺当然就要附和大多数人的喜好。用【汉席】的场合,大多是以拉拢汉族士大夫为目的,比如招待新科状元、进士们的恩荣宴,比如款待顺天府乡试提名的举人们的鹿鸣宴,再比如经筵宴、临雍宴等等,都是为了彰显国家对于读书人的重视,以朝廷的最高礼仪鼓励天下人读书。

至于【汉席】吃什么?皇上请客吃饭,自然都是好酒好菜,光禄寺的汉席,有一、二、三等和上席、中席五类,各有各的用项。第一等席有鹅、鱼、鸡、鸭、猪等23碗,果食8碗,蒸食3碗,蔬食4碗;二等席有鱼、鸡、鸭、猪等20碗,果食、蒸食、蔬食与一等同;三等席有鱼、鸡、猪等15碗,果食、蒸食、蔬食同。上文所说的顺天府乡试举人们的鹿鸣宴,主要用的就是一、二等两种席面,作为宾客中的主角,这些金榜题名的举人会享受最高待遇,和主考官同享第一等席面,而同考官和监察御史等考务人员则只能享用二等席面。那么一般要是宴请礼部、太医院、鸿胪寺和光禄寺等各执事官,就用三等席面了。

上文所说的上席和中席,一般用于跟考试相关的宴席,比如上文提到的恩荣宴,以及为选拔武状元的武科举而设立的会武宴。这类宴席,主席大臣和读卷执事各官用上席,有高矮两桌,高桌有宝装一座,用面二斤八两,宝装花一攒,内馔九碗,果食五盘,蒸食七盘,蔬菜四碟,矮桌有猪肉、羊肉各一方,鱼一尾。中席有宝装一座,用面二斤,绢花三朵,其余和上席一致,这才是进士和鸣赞官等人享用的。

上述都是宫廷大宴中汉席所用的食材,不过说到每次用的菜品,我至今尚未查到档案记载。满席中的菜品主要就是火锅和烧烤,相对比较好推测,而且上文已经说过,往往是规格比较高的宴席,一些著名的大宴,也偶有食单露出,可以作为参考。不过汉菜的美味佳肴实在是太多了,每次所作的菜品又各有不同,随着时代的变化,烹饪技法上也会有一定的演进,但所用的食材基本以礼制的方式固定。

不过,光禄寺倒是专门备有“炸食房”,每次大宴的头一天,会专门备好,在大宴开始前,将这些炸食提前布置到现场,类似于我们现在订好了包间和菜品,在进入的时候,会看到凉菜提前已经上桌了。我想这些炸食,无非也是以肉食为主,大概就和我们今天吃火锅时用的“小酥肉”相似。总体来说,按照朝廷的礼制,只要是皇上请客吃饭,总是要以鸡、鸭、鱼、猪、蔬菜、果品进行招待的。

旧京民谚曾有云“翰林院的文章、太医院的药方、光禄寺的茶汤”,说这三个单位其实都是中看不中用,讽刺了宫廷大宴中汉席并不好吃。不过,我想这个话还要分两头来说,从档案记载来看,当时大宴所用的食材确实是那个时代的好东西了,即便在今天也不错,讽刺光禄寺的菜肴中看不中吃的人,一定不是普通百姓,可能按吃主儿的视角,不够精致,可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饕餮大宴了。讲美味,清宫的【汉席】可能略有不足,但要讲国宴的排场,也确算的上是国之壮丽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