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骞被发配宁古塔,为何东北那么冷,因为当时正处在小冰河时期

清代文学家吴兆骞曾被发配至宁古塔,但在他的回忆中,宁古塔却寒冷得如同地狱一般,与现代宁古塔温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三百年前的地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吴兆骞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曾在文学界享有盛名,但关于他一生的命运,却着实令人感到唏嘘,因为他曾在宁古塔地区度过了人生最灰暗的十几年。吴兆骞之所以被发配至宁古塔,正是由于清初南闱科考作弊案的牵连,本是前途光明的他,最终只能沦落为阶下囚。

吴兆骞对宁古塔的印象记忆犹新,他在晚年回忆作品中,曾经对此有过描述。宁古塔虽然远近闻名,但其发展程度远不如江南一座小镇。宁古塔地域广阔,却遍地荒凉,远远望去只有枯黄的野草,城池也显得破败不堪,甚至其防御设施也仅是一些插在地上的木桩。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朝廷指定的宁古塔办公衙门,居然只是一间小小的茅草屋,它弱不禁风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便能将其吹倒。

同样被发配至宁古塔的方拱乾也曾在文稿中写道:“四时皆如冬。七月露,露冷而白,如米汁。流露之数日即霜,霜则百卉皆萎。八月雪,其常也。一雪地即冻,至来年三月方释。五六月如中华二三月。”可见宁古塔当时的气候十分反常,每年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春暖花开季,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冰天雪地的寒冷气候。 

吴兆骞与方拱乾都是文人,二人描述的场景是否存在夸张的因素,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吴兆骞儿子吴桭臣的回忆录内容,却似乎证明了父辈们记忆的真实性。吴桭臣写道:“其地寒苦。自春初至三月终,日夜大风,如雷鸣电激,尘埃蔽天,咫尺皆迷。七月中,有白鹅飞下,便不能复飞起。不数日即有浓霜。八月中,即下大雪。九月中,河尽冻。

十月地裂盈尺,雪才到地,即成坚冰,虽白日照灼不消。初至者必三袭裘,久居即重裘御寒也。至三月终,冻始解,草木尚未萌芽。”两代人对宁古塔的记载如此相近,让我们不得不相信文字的真实性,了解了古代宁古塔被称为“苦寒之地”的真实原因。

不过一个问题出现了,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附近,根据近年来的气象预报记录来看,该地数年来的最低气温也只有零下20-30摄氏度,而吴兆骞等一众文人描述的宁古塔温度,保守估计也在零下40-50摄氏度左右,二者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考古专家们对此做出了解答,原来当时正处于最可怕的“小冰河时期”。

小冰河期是全球变冷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气候灾难,时间可长达几百年。小冰河时期始于13世纪,并在17世纪达到巅峰,前后大约经过200年左右才逐渐减缓了活动趋势。在小冰河期肆虐的巅峰时期,北欧一带曾出现大面积粮食减产的情况,甚至有一半人口在饥荒中饿死。更可怕的是,寒潮在全球各地蔓延,俄罗斯及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受到波及,导致农作物大规模欠收,朝廷税收财政也陷入泥沼中难以自拔,最终被拖进战争的深渊。

据气象学家称,明朝末期是小冰河时期肆虐的巅峰时段,自明亡后的1660年—1680年以及1850年—1880年,也经历了中国北方及中部最冷的两个时期,此后小冰河期逐渐消逝,地球温度也在逐渐上升。1660年—1680年是吴兆骞与方拱乾被发配的时间,与小冰河时期阶段高度吻合。

众所周知,人体感受外部环境最舒适的温度为24摄氏度,温度稍高或稍低都不会让人感到不适,但温度突然升高或者降低几十摄氏度,则会令人产生极大的生理反应。吴兆骞是一位江南人士,从未感受过塞北寒风的凛冽,更不知道来自于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威力,因此初至宁古塔的他才会如此颇为惊讶,并对自己未来的境遇感到担忧。

如今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封建时代发配的“陈规陋俗”已经不复存在,小冰河时期也只能成为过去,因此我们也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毕竟与在宁古塔受罪的吴兆骞相比,我们似乎生活在美丽的天堂。

参考资料:《宁古塔往事》 赵立松著 黑龙江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