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咳,没有痰,到底该怎么选方?

良方导读:干咳无痰是很常见的症状,有的是慢性咽炎,有的是慢性气管、支气管炎,还有的有食道返流,甚至还有是过敏反应引起的,这些咳嗽选择不同的方剂效果不稳定。

如何选方,这篇体会或许对你能有启发。

笔者最近治疗几个咳嗽,一开始效果都不好,调整思路后明显见效,拿出来分享一下过程。

最近遇到的这些咳嗽表现都是先感觉咽、喉咙干,轻度咽痒,然后干咳,连续咳嗽,一点痰都没有,有时候咳到胸痛也没有痰,有的伴鼻塞流涕,有的没有流涕,不发热,不汗出,不恶寒,大小便都正常。

舌苔大多数是偏白厚苔。

自从新冠疫情以来,中医专家比较喜欢考虑湿、毒、瘀等病机。

这些病人光看舌苔的话,白厚苔确实是考虑湿邪,按理说应该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这些方剂。

但是从症状看,咽干、干咳无痰,明显是要考虑火热燥的问题,跟又湿没什么关系,与舌象表现是相互矛盾的。

最初,我考虑病在阳明,用了葛根汤银翘解毒丸,后面又加用了莲花清瘟胶囊,想着湿热的问题都解决了。

因为银翘解毒丸里面含有薄荷,吃下去喉咙凉凉的,但清凉过后,还是咽干、咽痒、干咳,治疗不成功。

后来又用了麻杏石甘汤+达原饮,效果也不好,症状反而加重。看起来,也不是表寒里热、不是湿热中阻。

最后我和其他中医同道交流,得出结论还是要突出燥邪来考虑。是太阴、阳明的问题,同时阳明本体不足,本身肾精亏虚。

一方面,要润燥,降阳明;

另一方面,要补阳明本体,土中精、津、液都不够。

再有风邪,偏痒咳,需要加上蝉蜕、全蝎这些祛风药。

于是改用:

清燥救肺汤

竹叶石膏汤

宁嗽汤(江尔逊)加味。

处方:

桑叶10克,生石膏15克,炙甘草6克,胡麻仁10克,枇杷叶20克,麦冬20克,生晒参10克,杏仁10克,阿胶15克(烊化),鱼腥草10克,竹叶10克(后下),姜半夏10克,粳米一把,乌梅10克,蝉蜕6克,全蝎3克,旋复花10克,白芍10克,苏叶6克(后下),浮萍3克。

这个组合效果很好。

一般用药3~5天有明显的效果,多数可治愈。

阿胶、生晒参这些贵重药不能省。

我开始没有用阿胶,改用生地30克代替阿胶,效果不太好,达不到立竿见影的疗效,改用阿胶之后效果非常惊艳,当天就好了8成。

全蝎也很贵,可以根据病情轻重来调整剂量,干咳不重的,用3~6克即可。如果咳嗽较严重频繁的,我的最大量是用到10克,但是超过规范用药了,大家还是谨慎吧。

清燥救肺汤,

是喻嘉言的方子,治疗温燥伤肺的,存在气阴两伤的病机,所以有人参、阿胶,是清宣润肺与养阴益气并进。

竹叶石膏汤,

是《伤寒论》的方子,治疗气阴不足引起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的。

宁嗽汤,

是江尔逊的,就用了它的核心药物:旋复花、白芍、甘草、杏仁、半夏。是治疗咽喉发痒咳嗽的一个有效方。


整个方剂

阳明的燥,一是要润,二是要降。

清热的同时不能伤津耗液,需要补充阳明本体,气津精液都要充足。同时要沟通太阴、阳明。用半夏,就不会上面燥下面湿。

这个方剂要兼顾的因素还挺多的。

清热:生石膏、鱼腥草;

敛降相火:乌梅;

润降:桑叶、枇杷叶、旋复花、杏仁、白芍、胡麻仁;

补阳明:生晒参、麦冬、阿胶;

补太阴:炙甘草、粳米、乌梅;

沟通太阴阳明:姜半夏;

祛风:蝉蜕、全蝎;

散寒:苏叶、浮萍。

不用麻黄,因为它容易伤津耗液。

后续

治疗后咳嗽停了,有的竟然咽干、喉咙干还在,这时候再用百合固金汤加阿胶,用2~3天才彻底康复。

按这种方案治,开始的厚苔,后面也转为薄苔,说明治疗对路子。

思考

目前的这种干咳,考虑燥咳为主的话,轻的还是可以用桑杏汤、桑菊饮来处理,如果效果不好或者症状偏重再转到本文介绍的思路。

如果症状加上发热,低热为主的话,方子可以不变,或者生石膏可以加点量。

这些症状如果处理不好的话,阳明这块不解决,下一步就是耗肾水,耗肾气甚至肾精了,也可以统称为“元气”,元气耗得差不多的话,人也就差不多了,这样肯定转为重症,引发多系统衰竭症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