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秦行国|也说陈寅恪「伤心太液波翻句」
也说陈寅恪「伤心太液波翻句」
秦行国
昨日读了陈永正先生的《陈寅恪诗笺释商榷》,获益颇丰,深受启发,然觉得先生对陈寅恪《乙巳冬日读清史后妃传有感于珍妃事为赋一律》的解读,似乎有纰漏处,尤其是对诗的自注。今将拙解列出,未必正确,聊供一哂。
陈公(寅恪)原诗:
昔日曾传班氏贤,如今沧海已桑田。
伤心太液波翻句,回首甘陵党锢年。
家国旧情迷纸上,兴亡遗恨照灯前。
开元鹤发凋零尽,谁补西京外戚篇。
陈公自注:“玉谿生诗悼文宗杨贤妃云:'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云起轩词'闻说太液波翻’即用李句。”
胡文辉注:“由字面看,文廷式词似未必与李商隐诗有关,陈氏谓其用李商隐句,未知何据。刘铮则指出'太液波翻’见柳永,《醉蓬莱》词。”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八载,宋仁宗读到柳永《醉蓬莱慢》,有“见首有'渐’字,色若不悦,读至'辰游凤辇何处’,乃与御制真宗挽词暗合,上惨然。又读至'太液波翻’,曰:'何不言“波澄”?’乃掷之于地。永自此不复进用”。
陈永正注:“'太液’句,与真宗挽词暗合,太液为宫中之池,珍妃被溺宫井水中,故文廷式词用此,以挽珍妃。陈氏偶不察,误以为用李商隐句耳。”
文廷式词(后简称文词)“闻说太液波翻”如作字面点化看,还有可能来源这几处:一是,北宋晁端礼词《并蒂芙蓉》有:“太液波澄,向鉴中照影,芙蓉同蒂”,二是南宋吕同老词《水龙吟》有:“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而陈公在自注说“云起轩词'闻说太液波翻’即用李句”疑有误,李商隐诗(后简称李诗)“玉殿犹分下苑波”中的“下苑”为汉时宜春下苑,唐时称曲江,与诗题相应,地点与太液池有异,虽然都有“波”。另外如果更准确一点,文词中“更持红烛,赏花聊永今夕”(即“太液翻波”前一句)应是点化玉溪生“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句。
如作历史背景来看,陈公自注应有合理性。李诗“望断平时翠辇过”到“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今昔对比,“此借玄宗时曲江,以讽文宗时事”(沈德潜语),实际反映“甘露之变”后的唐朝已经奄奄一息的危局,而文词“闻说太液波翻,旧时驰道,一片青青麦”、词序“乱后京津乐籍大半南渡”也是表达出了国破家亡之思,晚清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以及甲午海战惨败,国家“命在旦夕”(文廷式语),且与其曾深交的珍妃“溺宫井水中”(陈永正语),其与李的处境极为相似,所以陈公自注说“云起轩词'闻说太液波翻’即用李句”有其合理的一面。
附文廷式《云起轩》词
念奴娇·乱后京津乐籍大半南渡,李伯元茂才于酒肆广征四十余人爲评骘残花之举,为赋此词。
江湖岁晚,正少陵忧思,两鬓斑白。谁向水晶帘子下,买笑千金轻掷。凄诉鵾弦,豪斟玉斝,黛掩伤心色。更持红烛,赏花聊永今夕。
闻说太液波翻,旧时驰道,一片青青麦。翠羽明璫漂泊尽,何况落红狼籍。传写师师,诗题好好,付与情人惜。老夫无语,卧看月下寒碧。
【本文作者】
秦行国,字之楚,号紫芝,93年生于湖北仙桃,现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在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