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国时期十大谋士,郭嘉位居榜首,贾诩荀彧双双上榜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谋士如云,猛将云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剧轮番上演,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本篇文章,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十大谋士。
第十名 陈宫
陈宫,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的首席谋士,陈宫性情刚直烈壮,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皆连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起初为曹操的麾下,陈宫在曹操任东郡太守时出仕之,初平三年,曾通过外交手段,为曹操收取兖州,当时的兖州因为刺史刘岱跟青州黄巾军作战时战死而处于无主状态。陈宫还替曹操争取到了济北相鲍信的支持,让曹操得以担任兖州刺史,讨平盘据兖州一带的青州黄巾军。兴平元年,陈宫在曹操领兵征伐陶谦时留守东郡守备,但他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引吕布进入兖州为主,一时之间兖州数郡郡守皆响应起事,仅余鄄城、范城、东阿三座县城尚属曹操领地,虽然吕布曾数度击败曹操,然而最终仍不敌曹军,陈宫与吕布被迫逃往徐州投靠刘备,吕布死后,陈宫拒绝向曹操投降,被曹操挥泪斩首。
第九名 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东吴著名将领,为孙权策划了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公元一九七年,鲁肃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公元二零八年,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公元二一零年,鲁肃接替周瑜职务并力劝孙权让刘备督导荆州,从而减少东吴防线压力,公元二一五年,与关羽谈判,促成湘水之盟,公元二一七年去世,孙权亲自为其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黄龙元年,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对公卿们说:“过去鲁子敬曾经说道此处,可谓明于事势矣。”
第八名 陆逊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关羽趁着襄樊的兵力空虚之际,发动襄樊之战,驻军陆口的虎威将军吕蒙与孙权定下夺得南郡,擒获关羽的计划,时年秋八月,襄樊地区发生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关羽趁机率领水军进攻,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陆逊见破关羽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于是征讨关羽,命吕蒙与陆逊为前部同时分道攻取荆州。吕蒙率军攻打公安和江陵,陆逊则长驱直入,十一月,陆逊率军直下荆州公安、南郡,被孙权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之后陆逊又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孙权称帝后,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后因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愤忿而卒,追谥“昭。”
第七名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早年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后随刘备夺得汉中并被任命为蜀汉丞相,主持朝政,刘禅继位后封他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多次北伐曹魏。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著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文学作品,公元二三四年病逝于五丈原,追封为忠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第六名 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若论三国时期计谋最强的统帅,恐怕没几人是周瑜的对手,他二十多岁便统帅三军、指点江山,他的智谋可与曹操比肩,虽然他不是人主,但是能力绝不在曹操之下,他是东吴第一开国功臣,辅助孙坚奠定基业,帮助孙权抵挡外敌,在赤壁之战立下首功,大败曹军,威名天下盛传,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公元二一零年病逝于巴丘,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第五名 荀彧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荀彧在郭嘉死后成为曹操最重要的谋士,时常参与军国决策,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贡献很大,因其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敬称为“荀令君”,官至侍中兼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调离中枢,于寿春自杀身亡。享年五十岁,获谥为“敬”,魏咸熙二年被赠为太尉。
第四名 贾诩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东汉末三国初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投效李傕、张绣,他善用计谋,先在李傕、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是用他的奇计。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暗助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黄初四年,贾诩去世,谥曰肃侯。
第三名 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本来是一个有点恃才张狂的谋士,但是在曹操的压力下变得极度的韬晦,他凭借自身才华获得曹氏三代君主的垂青。因为才能卓著,野心隐藏的极深而被君主忌惮,始终没有被授予兵权,直至诸葛亮北伐魏国无人能敌时才被君主重用,经过多年忍辱负重的经营最终挫败诸葛亮的多次北伐,被诸葛亮称为天下第一守城大将。功成后即被魏主夺取兵权,但他又忍辱负重十多年,直至耗到曹氏宗亲再没有一个杰出人才,只剩下个缺乏心智的曹爽,才出手一击即中。公元二四九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权力,诛杀曹爽。公元二五一年,司马懿病逝,谥号宣文,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第二名 法正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名士法真之孙,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因其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法正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与诸葛亮共为蜀汉的肱骨之臣。公元二一九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被追谥为翼侯。章武二年,蜀、吴因关羽之死而爆发夷陵之战,蜀军战败,退回白帝城。诸葛亮感叹:“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第一名 郭嘉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郭嘉早期投奔袁绍,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极大贡献,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是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曹操之所以能在三国中最先鼎力而出,首先归功于郭嘉。在官渡大战前,曹操手底下的谋士几乎都不看好曹操,郭嘉分析了曹操必胜的十个点,和袁绍必败的十个点。吃了郭嘉的这剂定心丸,曹操果然旗开得胜。袁绍七十万大军被曹操十万大军打败,郭嘉死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大败之后,痛哭流涕地说了一句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可见在曹操的心里,郭嘉的能力绝对是超过程昱与荀彧的,因为赤壁之战时程昱与荀彧两人在场,却未能帮助曹操取胜。郭嘉的计谋在曹操阵营中可以说是一流的,就是可惜死得太早了,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声明:文字内容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