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有关闲居的五律,通俗直白,一看就懂,读完令人心情畅快

生活中总是忙忙碌碌,有时为了生计四处奔走,有时为了工作废寝忘食。难得有一段闲居时间,却依然心中牵肠挂肚,甚至愁绪满怀。其实只要心情淡定,即使家徒四壁、两袖清风,依然可以过着闲适悠哉的生活。

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生活俭朴,心情舒畅,虽然经常起早摸晚地干活,但是闲居时却能放松心情,烦忧皆忘,令人羡慕。

唐代的贾岛曾赞赏他的朋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宋代的张炎闲居时,帘分昼影,窗聚春香,也是惬意非常。下面介绍两首有关闲居的五律,朴素直白,一看就懂,读完令人心情畅快。

闲居自述

唐代:顾况

荣辱不关身,谁为疏与亲。

有山堪结屋,无地可容尘。

白发偏添寿,黄花不笑贫。

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

顾况是中唐诗人,进士及第后当过校书郎,也担任过节度判官,可是由于性格耿直、直言快语,终于尝到了贬谪的滋味。诗人晚年隐居茅山,每日锻炼身体,享年94岁。诗人对于养生也颇有一套方法,除了饮食、锻炼,愉悦心情也是重要一环。

首联就直抒胸臆,“荣辱不关身,谁为疏与亲。”诗人看淡名利、忘记荣辱,更不区分亲疏贵贱,只要情投意合,就多走动;如果话不投机,平时就少来往。如此不仅少了很多应酬,而且无须巴结逢迎。正所谓,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人生短暂,所求何多。正如俗话所说,闹里挣钱,静处安身。诗人也淡泊地说,“有山堪结屋,无地可容尘。”可以在山林里建造茅屋,却无尘嚣的干扰。闹市虽好,让人心情烦躁;茅屋简陋,却没有忧愁。

人到晚年,不图名利,只求安康,“白发偏添寿,黄花不笑贫。”虽然双鬓花白,却身体棒、吃饭香;与鸥鹭结伴、和渔樵为伍,天人合一、安贫乐道。诗人养花修竹、洁身自好,每日粗茶淡饭,却胜似神仙生活。

尾联更令人赞赏,“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诗人每日畅饮自酿的甘醇,吟唱醉人的小曲,纵然陶渊明重生,也要默默惊奇。

生命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每日欢声笑语,不求喜事连连、但愿一生顺达。独处时可以心静如水,守着一盏柔暖的灯光沉静地读书。纵然孤独,却不感到寂寞;即使穷困,也依然充实。

幽事

南宋:陆游

老境俗缘减,闲居幽事多。

去沙通断涧,插援护新荷。

棋罢看山卧,钓归摇楫歌。

余年端有几,风月且婆娑。

陆游晚年闲居故里,他也和顾况一样经常锻炼身体。每天除了读书创作,还健步行走,八十多岁时依然身体结实。诗人离开朝堂之后,虽然依然牵挂社稷和百姓,但由于心有余力不足,只好看淡得失。

诗人曾学习中医,也会采集中药,还经常为百姓们无偿治病送药。放翁在家闲不住,所以开篇就直白地说,“老境俗缘减,闲居幽事多。”老了就与外界来往少了,闲居时却喜欢为杂事操心,作者用“俗缘、幽事”形成对比,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变化。

接下来就具体阐述自己做了哪些“幽事”,“去沙通断涧,插援护新荷。”溪涧断流了,他就热心地移走沉沙;新荷初生,诗人也及时地插上树枝作为依傍。类似的好事估计做了一箩筐,却无须报酬,更不会留名。

放翁也非常善于调节身心,累了就休息,“棋罢看山卧,钓归摇楫歌。”下棋、钓鱼可以修身养性,忘记烦恼,同时也是有益于大脑健康。诗人不求成佛,只愿心安;不怕艰辛,苦中作乐。

最后放翁不失豪迈地说,“余年端有几,风月且婆娑。”身体憔悴、余日不多,但只有多活一天,就要享受风月婆娑的美好,绝不会忧愁郁闷。

与年轻时比较起来,放翁不仅依然具有爱国情怀,而且非常懂得要活在当下。正所谓,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只要内心宁静淡然,到处都是风景如画,遍地都有创作素材。

读完这两首诗,也觉得心情畅快,闲居时可以学习前贤的淡泊,享受生活中的惬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盼岁月静好、赏一处花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