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伤寒论》中的“阳浮而阴弱”?

“阳浮而阴弱”在《伤寒论》第12条中,具体内容可读原本。

我以为在理解这条内容之前,先要明白什么叫“太阳中风”。

什么叫“太阳中风”?其实就是一种外邪侵入了太阳。太阳在人体的部位,是人的头、项、背部。外邪侵入了这些部位,引起了人体的病症,称之为太阳病。所谓“风”,应该是一种阴性物质的阻塞。堵在外边,导致人体内阳气不能达于表,因而不断的积累增多,于是在人体内会产生发热的症状。

人体内的阳气称之为“阳”,阳气增多,会顶着外邪那种阴性物质向外发散。这种阴性物质会流出体外,因此说叫“阴弱”。这是一种人体的自愈的过程。如果外邪不厚实,内阳充足,完全是不用药物,只通过人体的自我调节,就可以达到汗出而愈的效果的。

当然,“阳浮而阴弱”的过程,也说明外邪是有一定的厚度的。所以作者后来说,“阳浮者,热自发”。这个热是人体本身的热,是由于外邪的堵塞引起来的排不出而积累的那部分热量。“阴弱者,汗自出”,这个阴不断的变弱,就表明内阳不虚的情况下,会不断的顶着外邪排出人体之外,这个过程因为阳气外出,会带出去一部分阴气,因此会有汗的现象发生。其实这就是人体一个自我出汗的过程,只不过因为外邪的堵塞的出现,导致了过程比较明晰罢了!

这个过程,表现在脉上,当然是脉浮缓了!阳气外发,顶外邪而出,脉管当然会浮,浮起来之后,因为有汗外出,当然会缓,脉搏一呼一吸之间跳4下,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浮脉就是轻取即得,重按会因为阳有外泄现象,不会很有力,而是无力的那种。

在人体的脉位上,寸脉表示人体的头部和项部、背部,所以寸脉会浮,跟尺脉关系不大。另一个,当是全浮起来,触手可及,这时候也就无所谓尺脉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