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来自蒋勋的古典之美
284.来自蒋勋的古典之美
文┃杜若东
最早知道蒋勋先生,是在一档《蒋勋说红楼梦》的音频节目中。后来才知道,蒋勋先生是一名台湾学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对于诗词、书法、美术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在文学、美学上多有建树,是当代非常有影响的台湾作家之一。
每每听或看蒋勋先生谈话,觉得他为人谦和恭谨,没有什么大架子,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不紧不慢娓娓道来,让人在无形中获得新知受到教益。仿佛就是那隔壁的邻家大叔,和善而从容,就坐在你的对面。
蒋勋的语言,说实话有些啰嗦,并不是十分精炼。既不是于丹书面化的精美,也不是易中天学问家的幽默。他讲解诗词,对于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读者来说,就是一大堆絮絮叨叨的大白话,有点扫兴。这似乎再一次证明了诗歌是不能翻译的。实际上,对于诗歌的这种说解方式,我也在叶嘉莹先生的讲座中听到。由于叶嘉莹先生是留洋学者,要对外国学生讲中国诗词,由于文化的差异,免不掉会更通俗直白一些。总体上说,蒋勋对民众推介文学美学,培养古典审美意识,提倡诗意寄居人生,我是十分值得肯定和赞扬的这种做法。
我们现在也常常提到复兴国学,弘扬民族文化。如果要落实到生活中,就得接地气,一点一滴来。正如一个宏伟的建筑,我们要先从筑好一砖一瓦做起,蒋勋就是这样一个文学和美学的建筑家。
中华文化向来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著称。面对汪洋恣肆、深邃浩渺的古代文化,我们心知这里有无数的奇珍异宝,但由于文字、背景、学养的局限,只能望夫子之门墙,不得其门径而入,徒生望洋兴叹之感,我们多么需要一个向导啊?!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绝放不下自己的面子走出象牙塔弄些普罗大众的东西,尽管他们写出的文章有一定的学术深度,但艰深的专业内容却将大众生生挡在门外。
蒋勋先生就是要做专家做不了,或者不屑做,甚或做不好的传统文化推广普及工作,他的出现填补了人们在工作之余的文化休闲需求。蒋勋自有一种骨子里的文化定力,他不急不躁,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带你走进古典文学的美学境界。他着力营造一种从容自在,云淡风轻,温厚淳真,静观细品的古典美,用生活化的语言去贴近作者的内心,去复原那曾经鲜活的情感,让读者体味爱恨别离,世态炎凉中的那份永恒,蒋勋做到了。
有人说蒋勋的作品中有很多知识方面的漏洞,觉得他有冒牌大师的意味。我看大可不必,只要不是明显的文史错误,得意忘言,我们由他进入美学的境界就好,不要上纲上线。他不是课堂上的讲师,他的书也不是教科书。那些瑕疵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士去一一指正吧。大众要的是美,何苦去自寻这个烦恼呢?想必,蒋勋是不会进入那些专业人士的法眼的。事实上,叫他们真的去照蒋勋的方式去讲讲看,台下昏昏欲睡的人会不少吧?没准还会得到两个臭鸡蛋。你做不好,人家做好了,别妒忌好吗?
听蒋勋讲讲传统文化,在喧嚣的生活中停下忙碌的步伐,让浮躁的内心安静下来,去感悟那份曾经久违了的古典之美。这种就美走出了泛黄的书页,在柴米油盐的俗世生活中历久弥香……懂文化,会说话,让人欢喜,这就是我眼里的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