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章、毕胜和登州府的那些人——《水浒传》人物取名趣事(之一)
宋江
作为一部不朽的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小说里有许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东西。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小说人物的取名趣事。
《水浒传》人物的取名趣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类型:
一、反话正说型
这是《水浒传》小说中最为常见的人物取名方法,相关的人物最多,反讽的效果也最好。
其一、德章其人
小说第三十九回,宋江酒后在江州浔阳楼上题写了两首直抒胸臆的诗词,没想到却被别有用心的黄文炳诬陷为反诗,打入了死牢问斩。
宋江反诗案的主审法官,就是江州知府蔡德章。
这个蔡德章的来头很大,是当朝太师蔡京的第九个儿子。
因为江州是个钱粮浩大的富裕之地,人广物盈,油水颇丰,所以,蔡太师就特意让他这个儿子来这里做了个知府,人称“蔡九知府”。
其实,历史上的蔡京只有八个儿子,所以,《水浒传》小说中的这个蔡九知府,显然是小说编写者杜撰出来的人物。
那么,这个蔡九知府到任之后,是不是殚精竭虑地去当个好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这个蔡九知府到了江州任上之后,他考虑的不是百姓的民生,而是自己的油水;他交往的不是当地的贤人雅士,而是黄文炳之流的恶人。所以,小说对他的评价是简单的八个字,那就是“为官贪滥,作事骄奢”,真的是何德之有?
于是,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读蔡九知府那蔡德章的大名,也只能是会心一笑了。
蔡德章
其二、登州府的那些人
小说第四十九回,讲了解珍、解宝的一个冤案。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搞得很复杂。
话说登州城外的一座山上,经常有豺狼虎豹出来伤人。
于是,登州知府就下了道限时捕杀老虎的死命令。凡是当地的猎户和山前山后的里正人家,都有捕杀老虎的任务。如果不能在三天的期限内按时完成,那么,无论是谁都要受到官府的责罚。
解珍、解宝是当地有名的猎户,他们好不容易在第三天的晚上射中了一只老虎。可是,这只老虎中箭后却滚到了山下毛太公庄上的后园里。
于是,解珍、解宝就下山来毛太公庄上讨要老虎。
可是,毛太公不但把解珍、解宝射中的那只老虎据为己有,送到官府里交了差,而且,还诬陷解珍、解宝入室抢劫,买通官府,把他们兄弟俩打入了死牢。
毛太公这样做了还不够,还想在牢里私自结果了解珍、解宝的性命,以便斩草除根,一了百了。
帮助毛太公实施这一毒计的人主要有三个:一个是毛太公的儿子,叫做毛仲义;一个是毛太公的女婿,州里的六案孔目王正;还有一个就是登州牢里的节级,叫做包吉。
如果光从这三个人的名字来看,根本想不到他们的心肠竟然是如此的歹毒,完全可以说是“仲义”不义,“王正”不正,“包吉”不吉。
所以,他们这些人最后全都落了个死于非命的下场。
金圣叹对此有一句很在理的批语:“极贪鄙人却名义,极奸邪人却名正,极凶恶人却名吉,可叹可笑。”
芥子园本的眉批也批得一针见血:“毛太公真毛大虫,其子亦乳虎也,知府、节级皆是畜类,凡生事激变,皆坐此等人。”
于是,正因为毛太公这些畜类的险恶用心,才有了后来登州城里的大劫牢,三打祝家庄时的巧用计,以及梁山上登州系的新崛起。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登州的恶人,反倒是成全了解珍、解宝两兄弟。
否则,他们兄弟俩即便再优秀,也永远都只能是登州城外的猎户,在荒山野林里聊度余生。
解珍
其三、御前飞虎大将毕胜
小说第七十六回,写童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征讨梁山泊。
童贯的麾下有一员大将,叫做毕胜。从毕胜的名字来看,应该是寄寓着逢战必胜的美好愿望的。
那么,这个名叫毕胜的大将,在战场上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话说童贯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梁山泊,梁山就排出九宫八卦阵前来迎敌,只一仗就把童贯打得是星落云散,一下子就折了万余人马。
于是,酆美、毕胜两人就向童贯建议,可以采用长蛇之阵来同梁山决一死战。
童贯听了大喜,立马就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于是,三天之后,酆美、毕胜就带着所有人马,又向梁山泊杀奔而来。
可是,梁山这次用十面埋伏之计,又杀得童贯他们人仰马翻,十万大军竟然损失了三分之二。
童贯和毕胜两人吓得连济州城也不敢进,连夜带着残兵败将,直投东京而去了。
这样看来,这个御前飞虎大将也只是徒有个“毕胜”的虚名罢了。
那么,《水浒传》小说中这样反话正说的人物名字,还有哪些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