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瑞士汽巴-嘉基(Ciba-Geigy)制药公司的研究员Nicholas B. Lydon的团队和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Brian J. Druker等人合作开发抗肿瘤药物,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来找寻BCR-ABL蛋白抑制剂,研究人员发现一种2-苯氨基嘧啶的衍生物展现出了成药的潜力。接着通过增加甲基和苯甲酰胺等基团的修饰,使其药性增加,最终获得了伊马替尼。1998年6月,伊马替尼进入了临床研究。在1-3期可喜的结果下,伊马替尼将5年生存期从30%提高到了89%,且在5年后,依旧有98%的患者取得了血液学上的完全缓解。为此,它也被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标准清单,被认为是医疗系统中“最为有效、最为安全,满足最重大需求”的基本药物之一。它是截至目前FDA历史上药物审核速度最快的一次,可谓是靶药界的一大传奇。2002年,在原有适应症的基础上,美国FDA又批准格列卫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扩大了适应症范围。图2 伊马替尼(格列卫)的发展历程
1.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药品使用说明书.2. 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监测在胃肠间质瘤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3. https://www.sohu.com/a/277284785_120001656.4. Nida Iqbal*, Naveed Iqbal. Imatinib: A Breakthrough of Targeted Therapy in Cancer. Chemother Res Pract. 2014: 357027.5. Hochhaus A, Larson RA, Guilhot F,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Imatinib Treatment for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N Engl J Med. 2017, 376(10):917-927.(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 冯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