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几乎大家都读错音,不怪大家,因为老师们都教错了
古诗是我们祖国古代文学的一颗明珠,尽管过去了上千年,如今读起来依然非常优雅。
诗要朗朗上口,就要合辙押韵。
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很多汉字古代发音和现代不一样。因此,很多按照现代汉语发音读出来的古诗听起来并不押韵,然后就会给我们讲它们的古代发音。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斜这个字。我们知道,现代汉语里,斜的发音和“鞋”相同,但是放在故事里并不押韵。为什么呢?因为古代汉语里,斜的发音和“霞”相同。
比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等等,都是按照古代发音读起来,才会发现很押韵。
另外还有一首诗,我们也比较熟悉,其中也有发音押韵问题的,就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这首诗大家非常熟悉,很多毕业很久的人也依然能够背诵地很流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信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会给大家讲:这首诗读起来不押韵,是因为有一个字古代发音和现在不一样。这里的衰应该发“催”的音。来,同学们和我念~
然后大家一起开始念。
小生那时候就在想,这样一来,前两句的确押韵了,最后一句怎么不押韵呢????
直到上了高中的时候,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终于解答了我的疑问。原来,这首诗的确有字发音和古代不一样,但是问题不是出在衰这个字上,而是回这个字。
回字在古代发音和现在并不一样,应该是“怀”的发音。而衰字,完全不需要改动发音。
原来如此!
这样一来,《回乡偶书》整首诗就都押韵了。
后来学的古诗越来越多,发现几乎句尾是“回”字的古诗几乎都不押韵,如果用古代发音,就几乎都押韵了。
原来,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背诵《回乡偶书》,都背错了!
后来小生自己再回想这首诗的时候,还发现有另一个问题:对古诗比较熟悉的看官应该都知道,一般来说(是一般),除了第一句之外,所有单数句的句尾那个字的平仄都应该和韵脚相反。
拿《回乡偶书》为例,第三句末尾是识,平声,而韵脚“ai”是仄声,这并不合辙。
我思考了一下,想起来学过的一个成语,叫做“博闻强识”。如果大家高中语文还没有忘记的话应该知道,这里的识发音应该是“至”的音,仄声。我想,古代汉语里,识这个字应该就是这样的发音。
如果大家感兴趣,在别的诗词里就会发现,如果识这个字在句尾的话,按照我猜测的古代发音,应该就都合辙押韵了。
(声明:回字古代发音没问题,识字虽然小生没查文献,但应该也没问题)
当然了,在学术界,很多专家也是争论不休,认为我们生活在现代,就应该用现代的发音;也有人认为,我们就应该用古代的发音。
小生认为,不论是为了读着朗朗上口,还是降低背诵难度(我觉得不押韵的诗真的相对更难背诵),这样的字还是用古代发音比较好一些。而平时说话聊天,我们就用现代发音,这并不矛盾。
那么,大家觉得应不应该用古代发音呢?如果你的孩子背诵《回乡偶书》,你会为他指出老师的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