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瓶梅》、《红楼梦》里要养着那些“帮闲”和“清客”?

作者:水云初静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门客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王”时期舜帝的儿子丹朱。到战国时期,“四大公子”更是豢养了大批门客,孟尝君手下的门客更是号称三千人之多。
《金瓶梅》里的“帮闲”和《红楼梦》里的“清客”就相当于门客这类人。

1

咱们先来说《金瓶梅》里的“帮闲”。
西门庆结拜的十兄弟其实都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帮闲”,其中应伯爵是头号人物。他和西门庆走的最近,几乎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程度。
应伯爵第一次出场,到西门庆家中,西门庆正和妻子吴月娘在念叨他,可巧就来了,说了一句:“哥在家,连日少看。”
西门庆就埋怨他好几天不见,说:“你们好人儿,这几日我心里不耐烦,不出来走跳,你们通不来傍个影儿。”伯爵便说“早知道哥哥要怪的”。
应伯爵,父亲做生意“落了本钱”,到他就成了“破落户”,名字谐音“应白嚼”,也就是应该白吃白喝西门庆的意思。大家都知道《红楼梦》里的人名多用谐音,其实中国的古典小说都有这个传统和特点,《金瓶梅》更是使用的出神入化。
西门庆的十兄弟全都是用的谐音:谢希大,希大是“喜大”;常峙节,“常时借”;白赉光,白白的光想着西门庆的“赏赉”;还有一个卜志道,还没结拜就死了,底下的故事自然不知道了。
说回应伯爵,伯爵的第一大本事就是到西门庆家蹭吃蹭喝。
他赶着饭点儿来到西门庆家,西门庆正因为小妾卓二姐的病心中不快,不想应伯爵不看眼色又来蹭饭,西门庆便不想招待他,于是问他:“你吃了饭不曾?”
如果是一般人听到主人这么说,肯定要答“已经吃过了”。但伯爵是来干什么的,就是来蹭饭的啊,蹭不上,岂不是白叫了“应白嚼”?
但又不好说“没吃”,就说:“哥,你试猜。”没想到西门庆偏说:“你敢是吃了?”
伯爵掩嘴道:“这等猜不着!”把西门庆逗笑了,说:“怪狗才!不吃便说不曾吃,有这等张致的!”于是吩咐:“看饭来,咱与二叔吃饭。”
伯爵蹭饭成功,但还不忘邀功:“我为什么不吃早饭,就急忙来找哥哥,那是因为有件稀奇事要同哥哥看去。”
于是两人携着手上街去看“打虎英雄”武松,于是以后和潘金莲展开了一场情色故事。
这是一场“小吃”,后面更有陪西门庆逛妓院,置办宴会,帮陪客人等大吃,甚至李瓶儿死后,西门庆伤心欲绝,不肯吃饭,也需要应伯爵来劝解陪吃。
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应伯爵就是寄生在西门庆身上的寄生虫,白吃白喝,毫无用处。其实不是的,应伯爵在西门庆身边也是有大作用的,否则以西门庆之精明,他不会只为了开心就白白养着一个大活人。不要忘了西门庆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商人的秉性是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要带来利润。
同样是结拜的兄弟,他请应伯爵、谢希大陪他喝酒,却暗示他们要甩开身边的祝实念和孙寡嘴。白赉光死乞白赖的来蹭饭,差点没被他直接赶出去,好容易几碟咸菜淡饭打发出去,还把气撒在没拦住白赉光的小厮身上。
应伯爵消息灵通,结交广泛,西门庆不但要靠他打听到的消息买卖货物,还需要通过他雇佣管理铺子、打理生意的经理人。
湖州客人卖丝线是伯爵得到消息传达给西门庆,西门庆才开始了把生意从生药铺扩大到多种经营。尽管应伯爵也从中得到了好处,但西门庆赚得了更大的利润。
李三、黄四作钱粮生意,跟西门庆借贷,还请西门庆帮忙讨官府的批文,也是应伯爵牵的线。
西门庆生意做大,需要的人手伙计越多,其中最主要的主管经理都是应伯爵介绍的。西门庆开缎子铺,获利分成三份,自己和乔大户各得三分,伙计们得三分,也是应伯爵当的保人。
可见应伯爵在西门庆身边也不止帮嫖、蹭吃、作插科打诨、博主人一笑的小丑,也是他生意场上重要的帮手,除了帮闲,有时候也能帮忙。
只是虽然西门庆有时候也需要应伯爵帮他处理一些事情,但应伯爵毕竟是以门客、帮闲的身份寄生在西门庆身上的。所以当西门庆死去,伯爵就无法再从他身上获得生存的营养,才在他尸骨未寒之时,转身就投靠了另一个寄主——张二官。
他让李三、黄四利用西门庆申请来的钱粮生意的批文,在张二官的投资下继续做生意。而且帮助张二官娶了西门庆的二房李娇儿,甚至还怂恿张二官娶潘金莲,只是张二官听说了潘金莲曾杀夫,便不要了。
这时的应伯爵已不是蹭吃蹭喝的小丑,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了。
读到这里,真的是不能不脊背发凉,真的是被《金瓶梅》刻画的这种人性之恶、小人之恶惊到了。

2

再来说说红楼里的“清客”。
红楼里的清客主要是围绕在贾政身边的,相比于《金瓶梅》里的小丑式的“帮闲”,清客们要风雅的多——他们都是文人。
他们的名字也是谐音:詹光——沾光,单聘仁——善骗人,卜固修——不顾羞,胡厮来——胡乱厮来混,还有一个程日兴——成日里兴风作浪。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陪贾政聊聊诗词、品品书画、下下棋,总之就是迎合趋奉主人的兴趣喜好,来凑趣的,不过是把《金瓶梅》里插科打诨的段子说成了附庸风雅的话术。
宝玉要去上学,贾政训斥他,清客相公们赶紧说:“哥儿这一去,不过三二年就可显身扬名,蟾宫折桂了。”
这和应伯爵夸西门庆的儿子官哥“天生一个戴纱帽的胚胞儿”异曲同工,算不得高妙,是个人都会这种恭维话。
清客相公们作为帮闲文人的最佳表现在“大观园题对额”一回。
大观园建成,贾政带领宝玉及一帮清客相公游园,并兼拟各处的对联匾额。清客们一开始就领会到这是贾政要考试宝玉的才学,因此都立即明白了今天的任务——那就是贬低自己,称扬宝玉。
因此,每到一处清客们便先抢着说些庸俗粗浅的词句,虽然总是被贾政摇头否定,却激励了宝玉的才智,开阔了他的思路。
人就是这样,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事,通过别人的讨论、提醒、对比,往往会恍然大悟,解决问题会茅塞顿开,写诗作文则会文思泉涌。
于是清客们用自己的迂腐反衬、启发了宝玉的清奇,贾政高兴,宝玉兴奋,清客们任务圆满完成。三赢,完美!
试想,若不是这些人有真才实学傍身,该夸的没夸,不该说的说了,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或者点评的不对,再者别人说了,你却茫然不知所云,都不可能在这里滥竽充数待下去的。
还是那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不能排除相互利用这一层,贾府的清客们也和应伯爵一样绝不是只会为主人开心凑趣,而没有实际用途的。
刘姥姥逛完大观园,贾母便命惜春画一副大观园的画儿。惜春说自己没有那么高的画技,宝钗让宝玉拿出去问问那些会画的相公们。宝玉便说:“这话极是。詹子亮的工细楼台就极好,程日兴的美人是绝技,如今就问他们去。”
可见,这些清客相公们都是有真本事、大学问的。
关键时刻他们都是能派上用场的,若说帮惜春画画儿,还算是玩意儿,那么建大观园时就有詹光、程日兴等善画画的帮着山子野筹画。贾蔷去姑苏才买学戏的女孩子,是派单聘仁、卜顾修两个清客跟着去的,看来他们在戏曲方面有研究。
另外,薛蟠过生日那回还提到做古董生意的程日兴送了他四样“好大”的礼,说明程日兴依靠贾府不是因为财,而是因为借贾家的权势。
再者贾府要经常收礼送礼,还要时不时的向皇家进贡,礼物中肯定少不了古董之类,这就需要一个懂行的人鉴定,程日兴恰好是行家。
只不过贾府的清客虽然是有素养的文人,但仍脱不了帮闲门客的秉性,等贾府败落“树倒猢狲散”之时,这帮清客肯定也是墙倒众人推,会像应伯爵一样转而投靠更有权势的人家,甚至也会“挖贾府的墙角”以作为投靠别家的“投名状”。
电视剧87版就通过贾芸的口说那帮人又投靠了对贾府恩将仇报,落井下石的贾雨村。
也有续作称他们投靠了忠顺王府,总之清客们见风使舵,有奶就是娘,谁有权势跟谁走。
无论是《金瓶梅》中的破落户应伯爵等,还是满口诗书仁义的贾府清客,都是在社会夹缝中求生存的小人嘴脸,可叹也可怜,更可恨!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