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六字诀吐气发声三部曲
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并配以简单导引动作的气功健身方法 ,强调意念与舒缓圆活的动作、匀细柔长的吐气发声相结合,“寓意于气(呼吸),寓意于形”。“寓意于气”并非将意念完全关注在呼吸上,吐气时要微微用意。如口吐“嘘”字音时,虽未在意,却如明镜了然于胸,心中清楚自己正在发其声、吐其气 。本功法吐气为主,导引为辅,导引动作对吐气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肢体动作能否做到的松、柔、舒、缓,直接关系到吐气的效果。身心若不能完全放松,内气就无法通过,吐气便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练功者通过长期六字吐气和肢体动作的练习,从吐气出声到吐气轻声再到吐气无声,呼吸状态从风相到气相再到息相,使得呼吸吐纳与意相合,与心相通,从而影响不同脏腑的气血运行。本文按照功力深浅及吐气出声与否,将健身气功·六字诀习练过程分为吐气出声、吐气轻声、吐气无声三个阶段。
吐气出声
初学者于功法演练中,肢体动作达不到圆柔舒缓的要求,心意较散乱而无法宁静,五脏内气较淤滞,不容易沟通,吐气时一定要出声。对声音的要求是“深沉的、震动的、富于穿透力的”。吐气出声的特点是:声音震动于胸腔,气息受阻于胸膈。其作用:一是为了规范口型;二是此阶段若吐气无声,气息就会被胸腔、胸膈阻滞,容易造成憋气。而吐气出声,可通过震动胸腔、胸膈,使气流散发于胸部脏腑各处,既能促进脏腑内部运动,又由于气息的分散而不觉得憋闷;三是通过发声增强呼吸深度,提高肺活量。
健身气功·六字诀,除吐气发声时要求鼻吸口呼的逆腹式呼吸外,均采用鼻吸鼻呼的自然呼吸法。逆腹式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稍内凹,使腹腔容积变小,丹田内气由小腹提升到胸腔,同时外界清气由鼻吸入,内外之气在胸中交流、融合。吐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使腹腔容积变大,交换之后的浊气由口呼出,得到营养的内气则收归丹田。初学者发声吐气时无需刻意选择,不知不觉中便采用了逆腹式呼吸。这是因为:吐气时震动于胸腔的发声之力和腹壁自然隆起的力量都是向外的,自会觉得逆腹式比较舒适;若采用顺腹式呼吸,震动于胸腔的吐气发声之力是向外的,而腹肌收缩之力是向内的,人就会感觉别扭;每当我们精神紧张、心情郁闷或瞬间发力时,习惯作深呼吸,就是逆腹式呼吸。初学者练功时,自然呼吸基本处于风相状态,其特点是:胸部一起一伏,鼻翼微微翕动,呼吸略显浅短、急促,由此呼吸时引起空气流通使得气管及鼻孔有受阻的感觉,呼吸便会粗疏、不均,可以听到呼吸之声。
初练者吐气时用不同的口型使唇、舌、齿、牙、喉产生不同的形状和位置,对胸腔造成不同的内在压力,促进人体脏腑局部气血的流通。由于气息受阻于胸膈,对腹腔的影响较弱,做不到有序地调节相应脏腑内气运行,不能系统地参与疏通脏腑经络,却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一是通过六种口型的吐气发声,形成不同的气息流动线路及运动方式,对相应脏腑产生不同的影响,但由于声音震动于胸腔,妨碍了气息对脏腑的一部分作用。二是通过发声对胸腔各脏腑产生不同的震动,以刺激心肺等脏器。三是逆腹式呼吸不仅有利于先天气和后天气的交换,而且对于内脏器官具有类似按摩的作用,尤其对于改善肠胃功能有较大帮助。四是肢体动作的导引,具有滑利关节、舒筋活血的作用。因此,初学者通过吐气出声的练习,基本能够达到六字诀康复养生的功效。
现在六字诀的一些流派之所以认为临床应用发声比不发声收效快,可能也是因为临床试验对象多是六字诀初学者,发声肯定比不发声治病效果显著。健身气功·六字诀课题组试验中,观察“呼”字不同状态对练功人群平均肌力的影响,握力平均值出声组高于不出声组,也是因为测试对象大都是六字诀初学者,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吐气出声可能经历数年时间,需要慢慢感悟,方可逐渐过渡到吐气轻声阶段。
吐气轻声
随着功力的增长,领悟了习练要领,功法动作松缓圆柔,能够做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百会有微微提顶之意,心意恬淡安逸,吐气轻声。其特点是:吐气之声对胸腔的震动较微弱,气息受胸膈的阻力减小,有部分气息能够穿越胸膈,到达腹部。六种不同的气息,会对胸腹部造成不同的压力,以调整相应脏腑的气血,由于发声变轻,对胸腔的震动减弱,增强了气息对脏腑功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脏俯的内部运动及内气循经络运行的能力。
吐气轻声的呼吸状态是气相:呼吸时胸部起伏较小,气管、鼻孔的空气阻力减弱,几乎听不到呼吸之声,呼吸不结滞,但不够静细。随着功力的提高,练功中身心完全放松,尤其胸部开始有松空不被物束缚之感,小腹部丹田内气慢慢充实通畅,吐气轻声开始向无声过渡,或有时不经意间,进入匀细柔长的呼吸状态。
吐气无声
练功中完全符合沉肩肘坠、含胸拔背、虚领顶劲等全身内外放松的要求,彻悟了六字诀的真谛,功法演练达到了自动化,心虚静泰然,吐气无声。其特点是:胸腔不受震动,气息不再受胸膈的阻滞,“吐惟细细,纳惟绵绵,有意无意,绵绵若存”。 六种不同的气息,能够有序地调控相应脏腑的气血运行,系统地参与疏通脏腑经络,从而达到六字诀康复养生的目的。这也是本功法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 ,“进而达到调整相应脏腑气机平衡”的关键所在。所以“气息为六字诀吐气的关键,而不是声音”。
练功中脑无思虑,心无忧患,似乎有件长期悬而未决,始终纠缠于心的物事突然远离胸口,心胸如释重负般轻松自在。匀细柔长的呼吸贯穿于整套功法演练中,进入息相的呼吸状态:呼吸时胸部、鼻翼几乎不动,只感觉到腹部起伏,因此呼吸就会深长而柔缓。气管及鼻孔毫无阻力之感,呼吸就会细密、均匀,绵绵若存,心息相依,不闻呼吸之声,此时不调息而息自调。只有“息相”才是呼吸调和的状态,也是练功调息的要求和目的,部分呼吸之气可直达小腹,与丹田内气贯通交融。同时“配合圆缓的以肚脐为中心的升降开合动作。动作的开合与丹田内气的呼吸开合相应,能进一步调动人体内气的平衡”, 如此,维持身体机能所需要的氧气,一部分通过肺传输全身,另一部分通过丹田内气来完成,真正达到了六字诀通过呼吸吐纳,促使内外气息沟通交流,从而对人体内气与相应的脏腑功能产生影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