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瑶:当代中国新闻摄影何去何从

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在发展中固然展现出自身辉煌的一页,然而它并没占据所有的空间。我们应该看到,还有许多发展前景,在等待着当代中国新闻摄影的未来。当代中国,每件事的存在都是为了要在一张照片中永恒。

1842年,世界第一张新闻照片—“汉堡大火”问世,百年间新闻摄影作为最时尚的媒介展示着强大的影响力和超凡的魅力。然而,悄然之间危机降临。危机的成因是科技的发展,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网络影像的崛起。外部的挑战和业内某种困惑、悲观是不争的现实。
  

这只是事物现象的一个方面。决定一种媒介历史地位和命运的是它的要素,要素依然能合理存在,那么它所支撑的媒介就有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王瑶代表作《后911》选

新闻摄影生存和发展的要素
  

对新闻摄影来说,它生存和发展有哪些要素呢?
它必

须具备六大要素:传播主体、摄影器具、反映对象、展示载体、受众群体、社会功能。
传播主体包括个体或群体,即包含摄影记录者以及它所服务的机构。今天,摄影记录者可以是专业新闻记者,也可以是签约摄影师,甚至可以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业余记录者。
  

摄影器具是记录新闻的载体。自银版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器具发生了一次次的革命性的飞跃,但它的基本特质并没有因技术的改进而发生本质变化。
反映对象是一种客观外在,它是一种流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人、事、物和社会生活。
展示载体是新闻摄影作品传播的媒介,随着科技、社会与审美观念的演变,传播载体因时而变,从某种意义上,它反映并决定着新闻摄影的展现形式、时代风貌和兴衰趋向。
 

受众群体是新闻摄影的传播对象,它对新闻摄影的需求、读图能力和审美取向带有明显的文化和时代特征。在当代,受众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分众化倾向以及与传播主体角色兼备的趋势。
社会功能是对新闻摄影的一种政治和历史的界定,它因时代的变迁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正是以上六大要素,体现了新闻摄影作为一种媒介的基本构成。这六大要素,自新闻摄影诞生以来,就客观存在着;直至今天,它们仍然以不同的方式、形态和时代内涵作用于作为媒介的新闻摄影;并且无论时代如何演变发展,这六大要素尽管会发生诸多变异,但它将一直与新闻摄影这种媒介相伴而行。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它会没落吗?它会消亡吗?
如果审视和思考构成新闻摄影的六大要素,就会得出一个清晰而确定的结论—任何关于新闻摄影的悲观预测,都是缺乏客观依据的,都没有真正寻求到事物发展的本原。道理很简单,作为构成一种媒介的六大要素,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兴媒介的兴起而湮灭,因此,作为一种媒介的新闻摄影,自然就没有消亡的客观依据。正如法国学者于贝尔?达弥施所说:“电影没有取代摄影,正如摄影将永远无法取代绘画。”
  

甚至可以断言:新闻摄影不仅不会消亡,也不会没落。当今时代它受到诸多挑战,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仍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并能决定自身的命运。

中国新闻摄影的历史地位
  

那么,中国新闻摄影的历史地位和它的当代命运究竟如何?它是怎样演变的?它未来的发展趋向又是什么?
梳理当代中国、主要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闻摄影的历程,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些规律性的存在,这些规律及其作用与以上所论及的六大因素紧密相关。从实践本身来看,这个进程呈现出三大发展时期和六个方面基本特征。这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为:1.调整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初始—20世纪80年代末);2.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3.转型发展时期(21世纪初至今)。

王瑶代表作《后911》选

第一个时期为,改革开放初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时期,伴随着经济变革和对外开放扩大的是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和大变革。新闻摄影服务对象由单一为政治服务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新闻题材也由重大事件拓展到体现新闻热点的一般性社会事件,新闻焦点也由对事体本身的记录拓展和溶化到事件中的人,以及对人的内心世界、情感和心理的反映。
  

第二个时期为20世纪90年代。在这个时期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进入制度确立的阶段,文化观念呈现出多元趋向,社会生活日趋丰富。摄影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主观色彩强烈地体现甚至赋予在客观对象上,一些新的理念和思潮在实践中显现,个性化特征表现得更为强烈。新闻摄影的题材、内容更为广泛丰富,对作品的思想内涵更加关注。与此同时,平面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兴盛进一步促成新闻摄影的繁荣;而摄影器具的不断完善使得新闻摄影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第三个时期为新世纪至今,这个时期的下限要视某些要素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新闻摄影的影响决定它的终结点。这些要素主要是指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和多媒体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基本确立,世贸加入后的承诺兑现使得经济开放的效应逐步扩大到思想文化领域和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深刻地改变着摄影主体、摄影对象及社会生活。对外开放的扩大强化了国际化的趋势,文化观念发生着深层的蜕变,摄影思潮呈现着多元并行的趋向,对重大社会事件的新闻摄取更加具象、深入,个性化风格更为突出,摄影门类更为细化。

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运用与不断升级,一方面增强了新闻摄影的快捷性、及时性,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摄影主体的范畴。而多媒体的兴起,在给传统新闻摄影带来严峻挑战和危机的同时,也带来某些变革和发展的新兴元素和机遇。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在此面临着结构转型和极大考验,处于大的格局调整和变革的关节点上。

这种结构转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新闻摄影的主体结构将产生分化和改变、职业与非职业、摄影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兼容;新闻摄影的题材上将更加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重大社会事件与新锐、时尚、大众等社会生活题材的比例结构此消彼长;在作品的呈现展示层面上,也将发生结构性转变,传统平面载体的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多媒体的多样式展现,从而体现“读图时代”受众的多元选择。

中国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
  

回顾分析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要及三个时期演变的实践进程,从理论上可归纳出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在反映内容上,当代中国新闻摄影所反映对象,由以政治为中心,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并且在拓展的同时不断深化,题材由面上向局部集聚,人作为事物和事件的主体地位被凸现和聚焦。题材和内容的拓展是当代中国新闻摄影鲜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既反映在平面媒体刊发中,反映在从业个体的创作中,也体现在各类国际和国内知名评奖活动中。
  

重大事件无疑是新闻摄影的首选,然而,那种看似普通平凡的生活,也蕴藏着可以开掘的新闻价值。邓维的“拆迁”实际上折射着时代的变迁;郑鸣的“破产”预示着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到来。

王瑶代表作《后911》选

不仅对一般事件,对重大社会事件,也有题材如何反映和拓展深化的问题。美国“9.11”事件是一个震惊世界、甚至是改变世界阶段性运行轨迹的重大事件。2002年到2003年我在美国进修,我对反映这个事件产生了强烈冲动。但是如何反映?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发掘灾难后带给美国社会的究竟是什么。

正如之后出版的“后9.11”画册题辞所言—“灾难无法忘却,生活仍要继续”。李少白先生和林路先生评述过我的这些作品,认为视觉较新,甚至有些“另类”,这正是我所探索的。我想要着力反映“9.11”在美国公众心理中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震惊后的情感与心理变轨,对商业社会物欲横流下扭曲的拜金追求和生活方式的反思,痛定思变中对传统道德和质朴人性的价值复归及心灵自赎。

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在纽约街头的人流中,在得克萨斯牛仔舞会中,在俱乐部情侣的对视中……如流水,如秋风,淡然而去,悄无声迹,却又实实在在完成了一个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心理颠覆。这样一个巨大的灾难,一个震惊世界的事件,它的本质、后果,不是“双塔”的毁灭,而是一个时代价值追求的某种终结,一种自我迷失的警示,一个对现实生活方式和人性归宿的反思,一个当代社会公众心理大厦的重塑。正是这样,在作者的聚焦中表达了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当代摄影评述,以现代的视角和语汇,把事物表象切入到内在,把重大事件转化到日常生活,把社会巨变延伸到公众心理。
  

二,在内容传播上,当代中国新闻摄影适逢百年不遇的发展契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平面媒体和各种传播媒介的兴起,为新闻摄影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拓展了它与受众的沟通渠道;而“读图时代”审美需求则推动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局面的形成。回顾这一时期,新闻摄影作品的创作生产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几何级的变化,创作队伍急剧增长,从而造就了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地位的凸显、长足的发展和空前的繁荣。

三,在思想内涵上,当代中国新闻摄影把视觉更集中地聚焦在人,尤其是在基层的普通民众上,着力刻画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诉求,揭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深层的时代内涵和大众意识,并且以一种极致的震撼力量,感召着受众,从而开辟出新闻摄影的一个新的境界。这种展示,更多地以新闻纪实方式体现,造成此类题材作品盛极一时的局面。这些作品中,新闻性更多地被思想性所取代,其间产生了少数时代经典之作。它们传递着摄影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体现了浓烈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民主意识。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社会现象,在哲学层面被追问、被思考、被揭示,从而为这一时期新闻摄影的空前繁荣提供了坚实而先进的思想基础。
  

四,从创作主体来看,更多经过职业教育摄影人的进入提高了摄影队伍的整体素养和专业水准。从总体格局上,眼下已经形成多元、多样、多群体创作风格并存的局面。一个创作繁荣的摄影时代,必然是个性化鲜明的时代;一个成熟的摄影人,必然是个性化鲜明的从业者。
  

五,从发展态势上看,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实践过程始终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的历史进程,这种客观存在对当代中国新闻摄影的外延和内在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和深刻的作用,迫使着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在理念、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并扩大开放度。这一时期,各种国际摄影交流活动增多,摄影领域内的国际评奖、培训、论坛等,为新闻摄影实践带来新鲜的摄影理念、艺术思潮,乃至于运行机制,从而推动了新闻摄影体制、机制、观念、内容、形式和手法上的创新,呈现出更加国际化的趋势。而这一时期的摄影评论,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特征。
  

国际化趋向中,当代中国摄影在借鉴汲取世界摄影优秀成果的同时,要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保持中国新闻摄影的品质和特色;二是努力争取在国际摄影活动中的话语权、甚至是主导权;三是能造就和形成世界级摄影大师。
  

六,从专业分类来看,当代中国新闻摄影业在发生着主动与被动交互的变革,当下不同媒介的竞争十分激烈,受众的分众化趋向更为明显,这些因素对新闻摄影的作用是难以回避的。为了生存与发展,为了赢得激烈的竞争,为了适应不同媒介的特殊需要,在市场和受众的商业需求中,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中国新闻摄影加速分类,细化、专门化、艺术化的特征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无奈。
  

除此之外,高科技发展与工业化流水生产线,乃至于各种视觉元素构成的电脑设计,体现在新闻摄影的传播过程中,它带有一定的新闻基因密码,却又表现为一种新型样式。也可以说,它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作品了。
  

这种分类的细化、专门化、艺术化也同时是一种提升和职业化。仅从中国体育新闻摄影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这种轨迹。中国记者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体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记者的分工更为细化,有些体育门类已成为某些记者的专业行当。一些照片在保持新闻性中,更多地侧重于艺术性,有些就堪称艺术精品。新闻摄影对艺术的追求,是一种职业素养的反映,也是自我提升的需求。而各类评奖中,评委们注重新闻价值同时,对作品艺术性青睐有加。而中国新兴的摄影作品拍卖,画廊兴起,展览举办,也使得这一趋势不断升温。
  

这种细化、专门化、艺术化的趋势是一种进步,不仅在摄影实践,就是摄影评论中,也可以看到,具有高水准的专业评论对摄影创作的作用。
  

以上六个方面,就是当代中国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当然,此外也还有其他一些特征,但并不一定属于“基本”范畴。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新闻摄影伴随着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作为主流舆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和文化支撑,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对它历史地位的评价。就专业角度看,它同样处于上升和发展态势,其间时有飞跃,形成了世界摄影发展进程中的“中国现象”,在世界摄影发展史上写下了多彩一页

王瑶代表作《60岁的舞蹈家重返舞台》

中国新闻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那么,当代中国新闻摄影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只能是根据之前的实践和目前的态势,对今后的趋势作一些预测性分析,而它是否科学、合理,有待于未来实践的检验。
  

一,由于经济全球化、媒介多样化、受众分众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各种社会因素、矛盾的作用,还有摄影主体的变化,新闻摄影在题材上和方法上可能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当然,主流仍会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事件,但表现将是多样的。即便如国际舆论所看重的战乱、灾难、饥荒、疫病等重大社会事件,虽然仍占有重要位置,但视角更为独特,理念更加新颖,手法更加多样。此外,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题材可能会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人文精神、大众性、底层化的趋向更加突出,新闻性可能有所淡化,而思想性可能进一步提升,对人类共性问题的思考和转型期矛盾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将可能成为新闻摄影最为关注的题材和内容。
  

二,影像的挑战使得新闻摄影有可能由静止定格趋向过程流动,同时,载体的多元可能使得摄影作品呈现出更多的样式。这是多媒体格局下的要求,它促使新闻摄影的理念、形式和方法进一步创新,可能会造就未来新闻摄影格局的大调整,甚至是局部的重新洗牌。我们绝不要以消极的态度看待多媒体及其对摄影的影响。
  

三,数字化技术提供的各类发布终端以及高智能摄影器具的普及应用,使得新闻摄影未来可能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更多的摄影受众将可能利用数字技术平台和器具向摄影主体转化。这对职业摄影既带来挑战和压力,也带来动力和活力,在这种形势下,从业者可能将面临着升级和淘汰的抉择,这将对未来中国的新闻摄影产生深刻影响。
  

以上三种趋势,可能会发生、可能不会发生。无论如何,中国新闻摄影必定有它的未来,不会消亡;而且,这种未来总体上应该是乐观的,而不是相反。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在发展中固然展现出自身辉煌的一页,然而它并没占据所有的空间。我们应该看到,还有许多发展前景,在等待着当代中国新闻摄影的未来。当代中国,每件事的存在都是为了要在一张照片中永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