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一部分: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德是大德之意,依佛教习惯,写信给老前辈之尊称为某某大德,古代佛学从梵文翻译成中文的同义字,本来是有孔德,后来才将孔德改成大德;容则指内涵的包容作用,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道
惟道是从,是指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要求自己合于道的原则,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有违反道业,就如前一章讲到的“澹兮其若海”,永远包容一切,容纳细流,汇归于一,这是本章开头提出做人的大原则,也是说明修道人出世的态度,以及道是如何修法
第二部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古代所说的物,等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东西,指代某一种事物;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单就字形便可看出“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字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根本不是颠三倒四,昏头昏脑,它只是勉强来描述道,说道有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光明洒脱境界
象者,境界也,在毫无边际、活活泼泼的一片光明境里,就有这么一个境界;而且在这个光明的境界里,似乎确有这么一个东西,既非唯心,亦非唯物,而是心物一元的那个东西,修道人可以到达这种莫可名状,光明无际,也就是前一章所讲到的荒兮其未央哉的灵活自在,若虚若实的境界
窈是形容其深远,冥是形容其高大,精包含精灵、精华之意,是不可测量、不可捉摸的精神之精,真正到达窈兮冥兮的空灵境界,只要你眼神稍稍凝定几分钟,就等于常人几小时的睡眠,这是其中有精
第三部分: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是参天地的造化之机,不生不灭,永恒存在,如果实悟了大道之后,芸芸众生的种种习性、种种因缘,干差万别的生命状态,皆可一目了然,看得透彻,因为得了道,就能通达变化无穷的宇宙万有,就能照见无涯无际的生命现象,所以才能无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