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医道起源于神农氏等先贤著作的《神农本草经》,在《本经》中,经常是以一味药治疗一种病,不过一病有不同的症状,这些需要我们去区分。(比如疟疾和痢疾是两种病,其各自又可以细分不同的症状,有的疟疾有呕吐,有的表现为头疼,而痢疾有寒热之分、胀痛等不同的表现)。
后来的圣人则是使用药物针对症状来治疗,将几味药配合起来,制定成药方。所以说治病是先有药,后有方。药方制作完成后,还要审查药物的组合是否有问题,是否符合天地之道,如果药方与某个古方有相似的成分的地方,则可以取名为某方加减。
药方是使用同样是很谨慎的,绝对不是像庸医那样一上来就给病人使用六位地黄丸,和八味丸等温补药,强硬地让病人服用。至于辩证用药的法则,我们以一个病人为例,如果这个病人因为风、寒、痰、积食等邪气夹杂而患病。我们在治疗时,一定要思考在病人的体内风邪占了多大比例,寒邪占了多少比例,痰和积食又占了多大比例。我们需要根据这些比例来加减用药,占比大的病邪用药多一些,占比小的用药少一些。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种病邪所占的比例不同,我们也应该在疾病治疗的不同阶段合理地调整用药。如果一个药方不能兼顾所有的病邪,那么我们首先解决最严重的的问题。良医的药方中,一味药可以起到多种作用,没有一味药是乱用的,药物剂量的使用也是恰到好处。
医道的关键在于医生的自我思考和审查。如果服用自己的药物,病情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医者一定要自我审查,自我批评。同时要广泛寻找能够治病的药方,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自己的医学水平也能不断进步。如果不管什么病,总是用几种温补药来治病,病人痊愈则说是自己的功劳,如果不幸去世,则说病人本来就是治不好的,自己也没有办法。庸医这样的行为真的是害尽了天下苍生自己还不知道。
至于古圣先贤的经方,其名称、药物组成、药物配伍等都有着深刻的含义,需要医者去思考回味,庸医之辈自然不知其中妙义,以为用来了柴胡就是柴胡汤,用了大黄就是大承气汤,实在是胡说八道,随口瞎说。
庸医写的医案同样只是套用几句话,用几句阴阳的虚实,五行的生克来随意敷衍,用的药也是无效的温补药。文人们又最容易被庸医欺骗,文人接触过阴阳五行,所以一看到有阴阳五行这类的字眼,就很认可庸医的水平,对其深信不疑。庸医也自诩得到了医学捷径,自吹领会了医学前贤的思想,制定了几千首药方,以名医自称来骗人,实则对中医一窍不通。
庸医有这样的行为,不足为怪,因为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会如此。但那些闲居在家,自学中医而不是靠中医谋利的学者也像庸医一样,不学无术,把中医当儿戏,就十分荒谬。当自己的家人得病时,这些学者立即前往治病来表示自己的关切之情。他们首先用言语来恐吓病人,让病人一定要使用温补的药物来治疗,而病人往往因为服用温补药而丧命。等到病人死亡,这些学者就说服用这些药物未必一定能治好病。其实想一下,这些人往往都是一些达官贵人,往往瞧不起便宜有效的药,只会服用人参,鹿茸这类的贵重温补药。唉,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富贵人生病后反而死得更快,实在是令人悲悯。
几十年前学医的人还知道辨别药性,博览经方,如今的医者都走入了魔道!其根源是从赵献可,张景岳等人开始的,这些医家全然不知上古大医们制方的精髓,一个个的师心自用,著书传学,开宗立派,没有想到其危害影响到今天。我相信天有好生之德,这种乱象一定会马上改变的。
【注释】
①柴胡汤: 柴胡汤类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有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以及以大小柴胡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的其他方剂,药味和药量的不同,直接导致作用不同,攻守不同,其药方名称也不同,这里需要我们去学习思考。
②承气汤:承气汤类方同样出自《伤寒杂病论》,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承字有接受承受的含义,如承上启下一词,承气表示的是气的运动方向,由上至下的推动运行。
③赵养葵、张景岳:赵养葵和张景岳皆为明代温补派的医家,两者为当时的名医,擅长使用补法,导致后世中医乱用补法。徐灵胎先生在学术思想上与其二人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