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炼膜之论之法

易筋以炼膜为先,炼膜以炼气为主。然此膜人多不识,不可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附着骨外之物也。筋则联络肢骸,膜则包贴骸骨。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膜劲于肉。膜居肉之内、骨之外,包骨衬肉之物也。其状若此,行易筋之功者,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之一体,乃曰全功。

让我们看看先圣是怎样通过“膜论”来告诉我们如何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易筋法中的炼膜之精义的。


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共成一身也。如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血气者为大要也。且夫精气神为无形之物,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天之生物,亦各随阴阳之所至,而百物生,况于人生乎!又况于修炼拳术攻防之道,怎能不顺随“阴形之身的筋骨皮肉;阳气之无形的精气神”之性情呢?知此,乃得入门之径矣!


阐释:
此论的关键是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必先修炼有形之身,为无形之佐;培无形之道体,为有形之辅。此一练一培,有形无形,辅佐之别,乃内外双修之法式。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练有形而弃无形,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所炼,无形之气要得有形之身所养,才能相依而不相违,乃成金石不坏之体,方有气意拳懂劲的气形合一之用,及神拳神明的无形法身道体之用。只有气形无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者化而无“形”之用矣!


是故练筋,必须练膜,练膜必先炼气,然而练筋易而练膜难,练膜难而炼气更难也。先从极难极乱处立定脚跟,后向不动不摇处认斯真法。

阐释:
此论是说外炼抻筋拔骨的法式以练筋舒和者容易,而以此法修炼膜起膜张的的功夫就难了。那要如何的修炼呢?就要以内练的“桩功”之法,修练出内气在周身运行的功夫。再运用内气在自身之皮里肉外运行,修炼“临皮静”的功夫;在筋部运行,修炼“易筋”之舒长松静中和的功夫;在骨膜部位运行,修炼膜起、膜张的功夫;在意敛内气入骨致髓中,修炼“洗髓”的功夫,在复反皮毛,便得虚灵妙境的虚灵功夫。此就是易筋、洗髓的真传秘法。如以上述的功法,移植到攻防招法操练、套路操练中去精心修炼,便得自身的内在功夫,方可精于攻防技击功夫。

上述所论之炼膜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实用,习拳者千万不可以忽视之!上述虽然论述了易筋是先练有形的功夫,但须以无形的之精气神的功夫佐之,即内气运行到各部位,才能练而见功效,没有内劲运行的修炼皆是空架子,必定久练无功。

故易筋佐以内气炼膜的首要任务是:
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护其肾气,养其肝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闭其邪恶不正之气。勿伤于气,勿忧思悲怒以损其气。使气清而严,严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能起能张,则膜与筋齐坚固矣!

阐释:
上述皆言说的是“先炼有形之身的功夫,必佐以无形之功夫”的诸法之妙用。就是前面所论的要以内练的“桩功”之法,修练出内气在周身运行的功夫。再运用内气在自身之皮里肉外运行,修炼“临皮静”的功夫;在筋部运行,修炼“易筋”之舒长松静中和的功夫;在骨膜部位运行,修炼膜起、膜张的功夫;在意敛内气入骨致髓中,修炼“洗髓”的功夫,在复反皮毛,便得虚灵妙境的虚灵功夫。此就是易筋、洗髓的真传秘法。如以上述的功法,移植到攻防招法操练、套路操练中去精心修炼,便得自身的内在功夫,方可精于攻防技击功夫。这些内容。如果不如此而修炼,会是什么现象呢?再看前贤的论述,便可知晓了。

如练筋不练膜,而膜无所主;练膜不练筋,而膜无所依;练筋、练膜而不练气,则筋膜泥而不起;炼气而不练筋膜,则气痿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筋络。气不能流串,筋不得正气所养,则筋不能坚固,此所谓“气、形”参互其用,错综其道也。

阐释:
此段内气功法的炼膜之论,已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内外修炼的诸法原则订立矣!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不知此论之精旨妙义,入手便无根底,如何能明理、法密、攻防功夫上身呢?此论岂可忽视哉!

俟练至筋舒膜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夫,务使周身之膜皆能腾起,与筋齐坚,着于皮,固于内,始为子母各当。否则筋坚无助,譬如植物,无土培养,岂曰全功也哉!

阐释:
此段论述充分说明在初步形虚气运,周身筋膜皆能运气通畅时,就要加紧练功,练功时间相对延长,练功力度相对加大,属于传统的“熬功夫”阶段,致使周身彻底地“脱胎换骨”,而得柔弱无骨,骨响齐鸣的真功夫。之所以骨响齐鸣,就是周身的筋舒柔和坚韧、膜起膜张的表证。

在此时要特别的注意分别“内壮与外壮”的关系,这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根本之处所。既有内外之分别,就出现内功法、外功法的区别。内功法修炼的是无形的精气神意的功夫;外功法修练的是筋膜骨皮的功夫凡行内功,多借外形为辅,由内达外,内壮而外无不坚。外运行于内,而内导引者,内功法也,洗髓之功法;内导引于外,而外运行者,外功法也,易筋之功法。故内壮者言坚、言固;外壮者言融、言勇。内外功德圆满者,根底坚固,运用灵活能变善战,谓之德义之勇。这就是拳术谚语云:“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之说法的出处。

(0)

相关推荐

  • 气 氣 炁,内练一口啥?

    IT太极原创 07月31日 因为接下来准备讲丹田和筋膜了,到时候会用到"炁"的概念,所以提前先把它讲了,免得到时候混在一起讲显得庞杂纷乱. 气 氣 炁,现在都用气字来代替了,可实际 ...

  • 太极拳:抻筋拔骨,绕不开的入门之路

    "抻筋拔骨"在传统拳术中,是必须要修炼的"练形"之术,太极拳虽然注重神意气的修炼,"抻筋拔骨"的入门功夫却也不能忽略.练拳为什么要" ...

  • 马国兴先生阐释之《易筋经贯气诀》

    修炼拳术攻防之道,能得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所云清虚者,洗髓 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易筋之修乃外功之法:洗髓之修乃内功之法.外运行于内,而内导引者,内功 ...

  • 掸手盘法 活盘 脚下步形:三角步#传统武术 #武术 #热门

    掸手盘法 活盘 脚下步形:三角步#传统武术 #武术 #热门

  • 南少林秘拳功力法传统武术威力惊人

    一.前言 功力拳,南少林拳秘传的一种,属中国拳的南方派系,传说来自福建南少林寺,由南少林的崇功禅师综合各家拳功精髓所创.崇功禅师当年凭靠其深厚功力击败过许多高手,雄冠一时.后南少林被焚后,功力拳流入民 ...

  • 传统武术之麻筋拿法(关注我后续更精彩)

    手背麻筋拿法 手背麻筋有三,每穴拿法,运劲俱同. 虎口麻筋拿法 虎口麻筋拿法,与手背拿法相似,拿此穴时多左手擒住敌腕,右手拇指在其手背处,施劲向下深掐,同时由中食二指在其掌里迎拇指之掐劲,向上力挑,则 ...

  • #武术# #传统武术# #武术古法# 武...

    #武术# #传统武术# #武术古法# 武术本就博大精深,永远不要对自以为是的多说,因为对牛弹琴是没有意义的. 1.为什么说武术就像修行,因为每天都要把不好的言论和负能量做定时的清理,就像清理垃圾一样. ...

  • 传统武术点穴法之三十六穴

    <传统武术点穴法之致命三十六穴> 致命穴位三十六,代代武师刻颅首.熟悉穴位在何处,点中穴位命要休.得真技 者尚武德,除暴安良美名留. 一是头额前中线,二是两眉正中间.三是眉后两太阳,四是枕 ...

  • 传统武术点穴法之致命三十六穴(续)

    点穴法,其理极精,得真技者难.得此技者又相互密而不传,所以至今知其法者较少.夫此法者,与医学密切相关,其理深奥,非精心研究者,难通其术.人之所以能生存,其理在于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则身强体健.反之则死 ...

  • 传统武术之少林点穴法的三层功夫一

    盖点穴者,以救人治病为第一要者,如我被人所伤,知其所伤何穴,是穴属于何经,当从何穴施手法,或投以何种药物,而使之痊愈,斯是正宗,若从恃以制人者,斯左道耳,然无论关于制人或拯人者,须必有一番练习,始克致 ...

  • 传统武术戳脚步法的训练及运用

    拳谚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是言步法的重要性.步法犹如古战场上的战马,手.脚等犹如将士手中的兵器,若战马笨拙,即使手中兵器挥得再猛,也只是徒劳. 实战技击是以步法的移动来调 ...

  • 传统武术八段锦动态教学!武当曹家历代秘传之法!

    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主要体现在防患于未然,,这也是现代医学手段难以做到或欠缺的方面. 古代,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发现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在刚刚进入阶级社会的是受,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还没有被人们所意识 ...